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无法想象,修复故宫的一块地砖要付出多少艰辛

600年故宫,72万平方米面积,一砖一瓦,一禽一鸟都凝结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汗水和智慧,是举世罕有的文化的瑰宝集成。其中,地砖就是重要的一大门类,具有极大的文物研究价值。为了进一步保护原始地砖,并方便游客休息,故宫采购新增了1400把座椅。过去,游客习惯坐在地砖上、台阶上和靠在栏杆上,天长日久后这对文物都有损害。比较而言,现代机动车重达数吨,商务用的奥迪A6重量达2吨,越野款的奔驰G系列达到4吨左右。在这样的重量之下,无论是久经风霜的旧砖,还是幡然一新的新砖,是很难承受重物的压力的。在《大家小书:从紫禁城到故宫》(北京出版社)一书中,作者单士元就对故宫地砖的烧制进行了历史解读。其中就提到,故宫的一块地砖,无论是旧法制作,还是修缮翻新,都十分不易,耗费大量物料、人工。

曾经老北京有一个传说,说紫禁城的地砖都是用金子做的,因为古法制造一块砖大概720天,其成本相当于一两黄金的提炼成本,叫“金砖”不为过。据史料记载,“金砖”学名叫细料方砖。制造一块,需通过掘、运、晒、推、舂、磨、筛等7道工序得其土;再经三级水池的澄清、沉淀、过滤、晾干、踏踩等6道工序使其成泥;然后用手、托板、木框、石轮等工具固定形状;再放置在阴凉处阴干,每日轻轻翻动,8个月后成坯入窑,用不同的糠、草、柴等分别焙烧134日,再以窨水后出窑。每一块砖都需达到表面色泽均匀,无任何裂缝、斑渍和缺角,敲击声震而清越,才算合格。

如今,故宫北院区的瓦作透风砖雕工作室内,维修了几十年砖瓦的老师傅们正在修复各式各样的砖雕和脊兽的文物。例如一块一尺见方的栀子花砖雕,一般一个工人雕刻一块这样的成品需要1周左右时间。而这只是故宫里的一块普通的地砖。老师傅介绍,故宫修缮时,能用老的就不做新的,有些破损的建筑构件经过修复还要继续使用。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5)》披露:故宫现有地面铺装总面积38.43万平方米。近年来,故宫历经多次保护修缮工程,经多年变迁和更换,现存地面保留条石、青石、青砖等传统材料的铺装面积大约为22.32万平方米,占地面总面积的 54.11%,其中保存良好(A类)的占传统材料铺装的88.35%,保存较好(B类)的占 11.65%。41.49%铺地材料发生改变,出现了如砼、水泥方砖、沥青等非传统材料铺装地面,其真实性受到影响。

据考证,皇宫用砖与各王府、皇陵、北京城墙以至修建长城所用的砖,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北京城墙已于1958年拆除,从《明史》等书和已发现的旧砖戳记来看,这些砖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各省,而主要省份为山东、河北和江苏。嘉靖十一年御史郭弘化在奏本中提到“臣闻四川、湖广、贵州、江西、浙江、山西及真定诸府之采木者劳苦万状,应天、苏、松、常、镇五府方有造砖之役,民间耗费不赀,窑户逃亡过半”。由此可知直到明代中叶,江苏主要府县仍然为供应皇宫营建而烧砖。

明初营建凤阳和南京,已知供砖的府县有:淮安府:安东、海州、赣榆;扬州府:江都、仪真、泰兴、高邮州、兴化、海门、六合;镇江府:丹徒、丹阳、金坛;安庆府:怀安、桐城、潜山、太湖;宁国府:宣城;南昌府:南昌、新建、进贤、奉新、武宁;九江府:瑞昌;广信府:铅山、永丰;建昌府:南城;抚州府:临川;吉安府:庐陵、吉水、安福、万安、永宁;临江府:清江、新喻;袁州府:宜春;赣州府:赣县、会昌;衡州府:常宁。

营建紫禁城时除应用南方诸窑外,还在山东临清和顺天府的昌平州、通州、涿州、房山等县开窑烧砖。由于砖窑散在南北各省,运输到北京就成了大问题。但明代把运砖和漕运结合起来,官府规定,凡属运粮船必须搭运三十块砖,否则不准放行和通过关卡。这种砖在尺寸、质量、重量等规格上都有严格规定,每块重四十八斤,那么三十块约合1440斤。这对每条运粮船都是不大不小的负担。

明中叶以后,山东临清所产的砖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用材,称临清砖。清缪荃孙在《云自在龛随笔》中载:“考故明各宫殿,九层基质、墙垣俱用临清砖。”这种砖坚实细密,用黄河、运河冲激的细澄泥所烧制,适于磨砖对缝,而且不易剥蚀。另外,临清靠近运河,运输也比较方便。

这种大型城砖只能用于皇宫、城墙、王府、庙宇,平民是绝对禁止使用的。砖上打有产地戳记,有的还有某某陵寝、庙宇专用字样,这种用于祭祀建筑的砖不能用于宫殿。有可能出自宫廷的忌讳——活人所用的东西必须与死人所用区别开来;也可能出自刻期修建陵寝、庙宇而使砖石之类建材得到运输和使用上的保证。

铺地所用的方砖,早期系从苏州烧制,称为苏州砖。这种砖质细致,不仅耐磨,而且不易断裂,适于雕刻。中南海新华门八字影壁雕砖,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仍然未受风化剥离,说明这种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有的宫殿铺地方砖至今油光黑亮,一经擦拭整洁如新,那是经过桐油浸泡加工制成的。这些建筑材料都可以证明当时苏州制砖的水平。

《两宫鼎建记》载:“查得苏州方砖,在厂现贮者一万余个,似不敷用。合无预行彼处抚按,选委廉干府佐官员管理,务要坚莹透熟,广狭中度,其应用料值,夫匠工食、装运舡价,并于赃罚料银等项处办,且文申部以凭查考……”如得到方砖“间有色红泥粗不中旧式,该管理以侵渔重究”。

这里所说贮存方砖的“厂”就在北京鼓楼大街路东,方砖厂之名一直存在到今天。在方砖中还有一种大型呈暗红色的,是特意为皇陵烧制的“金砖”,约一米见方,我们今天在定陵地下宫殿所看到的就是这种,不仅体积大而且坚实异常,五百余年仍然无损。这固然与长期密闭的环境有关,但也说明当时造砖工艺的高水平。明代历朝皇帝都在登基后就经营自己的坟墓,这位万历皇帝在位四十七年,他曾亲自审察这座陵寝的设计和施工,所以定陵工程特别讲究。

除临清砖和苏州砖外,明中叶后北京附近也逐渐大量生产方砖,南方各窑由于运输原因,无法满足浩大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劳动匠役无法忍受残酷苦役,窑户逃亡过半,对皇宫营建就产生了重大威胁。因此逐渐形成一种“买办收购”的方式,即官督民办,由民间造窑烧砖,官府查验收购并征收税金,这样就促进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嘉靖朝以后不独制砖,即在采木方面也是如此。这是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写照。由于这个原因,北京附近的砖窑便纷纷发展起来,产地为通州、昌平、涿州、房山良乡等地,以通州张家湾所产质量较好,数量也较多。张家湾是北运河和通惠河交叉之地,这一带泥土经河水冲击,无须再经淘制,尤其是在通惠河尚未淤浅时,水运比较便利,由此形成砖窑发展的有利条件。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宫的地砖和普通砖有什么差别?
揭秘故宫的地砖为何比黄金还贵:一块砖要造两年,一对要卖八十万
故宫秘闻 | 紫禁城修建之谜
不可思议:为什么故宫的地砖比金子还贵
故宫地砖烧制一块要2年,一块价值80万,技艺已经失传
故宫的金砖,到底有多少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