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曾国藩告诉你,这3个毛病得改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神奇,那些看起来踏踏实实在做事的“忠厚老实之人”,反而最后很难有所成就,反而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却依靠自己的某些能力,最终取得不错成就。我们纵观历史之后,更加深刻领悟到“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的深刻含义。

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老实人”无法获得应该得到的成绩,反而一直只能碌碌无为呢?我想也许曾国藩的一些做法,已经在冥冥之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


01 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

我们熟悉曾国藩的人都知道,曾国藩从小就是一个最明显的“忠厚老实之人”,不仅做事特别老实,对人待物方面也是十分忠厚的,此外,感觉他还是一个比较傻的人,因为曾国藩考个举人考了七次,直到第七次才最终考中,这一点可以明显说明一点,曾国藩其实智商不算高。

正是这样一个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终于考上举人并且到北京做京官的老实人,去到北京之后的生活也是很让人担忧的。首先曾国藩去到北京之后,做事情总是喜欢为别人着想,想着自己的周围朋友利益,还要考虑皇帝利益,更主要的是考虑国家建设的利益。

有了这些想法,曾国藩可以说是在很多机会面前都错失了,最开始的时候同治皇帝对曾国藩十分欣赏,这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要是这个时候曾国藩好好把握,明显是可以得到迅速升官的,虽然他十年七迁与同治离不开,但是他其实还可以做一些更有实权的官员,比如湖南巡抚或者提督之类的,但是他一直考虑国家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以至于错失良机。

后来同治皇帝去世之后,咸丰皇帝上任,曾国藩以为自己可以大展宏图,从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因此他就上奏皇帝说了很多关于当朝大臣的各种坏毛病,希望咸丰能够从根源上进行整治,可是他的这个行为举动很快得罪了当朝所有官员,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不知变通,人要灵活一点,皇帝都不想治理好国家,你着急什么呢?

虽然有人这么建议,可曾国藩压根不听,不知变通,总是按照自己想法去做,这不很快曾国藩写一个奏折指出咸丰皇帝的各种缺点,希望咸丰皇帝改正,因此曾国藩彻底惹怒咸丰,此后咸丰根本不想重用曾国藩,还给他“穿小鞋”。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一时间曾国藩大好前途出现危机,朝中大臣不愿意跟他一起交流,还处处收拾他,皇帝也对他十分反感,他在北京的京官之路似乎要走到尽头。万念俱灰,曾国藩的父亲又去世了,他就选择回家守孝,想要逃避官场,结果这次逃避丝毫没用。

咸丰很快叫他在湖南地区帮助维持秩序,忠厚老实的曾国藩大肆严格处理各种问题,很快就把湖南收拾得服服帖帖,这种行为又得罪了湖南巡抚以及总督之类的大人物,大家处处针对他,以至于曾国藩训练湘军也没有办法,还差点被绿营兵直接弄死。

尴尬之余的曾国藩,感觉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后来“打掉牙齿和血吞”,换一个地方训练湘军,结果依旧得不到大家支持,处境十分艰难,甚至后来湘军取得成绩,咸丰还想过河拆桥,气得曾国藩回家好好休息了两年。

就是这段时间,曾国藩仔细思索,才发现一个问题“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为何这么说呢?


02 忠厚老实之人的3个毛病

曾国藩对自己以前的情况进行总结,发现自己的忠厚老实其实明显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以下3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自己因为过于忠厚老实,在同治在位的时候,总是为别人着想,以至于自己没能够把握住机遇成为更高级别的官员。他在思考的过程中,想到了汉高祖刘邦,这个家伙就并非老实之人,他一路恰似开挂一般的人生,完全在于自己“不要脸”,他不需要老实,只要有任何机会,都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成就自己,因此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为汉高祖。

曾国藩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加觉得自己从前存在很大问题,倘若自己做事情不要那么思前顾后,总为别人考虑,但凡抓住一个机遇,自己也不会落得如今落魄模样。

第二个问题就是自己鼠目寸光,眼睛从来不看未来。在当时京城做官期间,咸丰上任之时,曾国藩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只顾着眼前痛快得罪了满朝文武百官,甚至最终得罪了咸丰,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自己没有远见的最佳表现,一个人应该有远见卓识,为未来发展制定一个长远计划,方可获得成功,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最终不仅得不到这些东西,可能还会因此失去更多。我们平时生活就是如此,面对很多利益之时,我们不要仅仅顾着眼前,不去考虑未来,那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比如最近在灾难之中抬高物价想要发国难财的那些奸商,何尝不就是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未来的最佳行为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需要有一个底线,不能昧着良心去做事,那样只会给自己断了后路,一生遗憾。

第三个毛病就是不会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一下自己思维。曾国藩当初在遇到大臣好言相劝自己的时候,他依旧执迷不悟,没有适当变通自己,因此导致所有朝中官员对他都不满,让他后来仕途十分艰难。

后来曾国藩经过这次反思重新出山之后,就很懂得随机应变,在官场中该和大家吃饭的吃饭,该看戏的看戏,该礼尚往来的时候就礼尚往来,经过这么一番改变,曾国藩后期在官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去到哪里都有人招待,最终成为清朝晚期四大名臣之一,奠定了自己一生功绩。


03 结语

以上3个毛病就是忠厚老实之人难成大器的最主要原因,其实我们并不难理解,在如今社会当中依旧如此,每个人一生遇到的机遇并不多,在遇到机遇的时候,就应该竭尽全力去抓住,促使自己更好发展,倘若总是犹豫不决,最后错失良机,一生必然后悔莫及。

还有遇到问题要思考长远一些,尤其是经商之人,利益都是长时间的口碑积累所致的最后结果,一夜暴富的神话如今早已不存在,不要因为眼前利益忽略未来漫漫长路,导致遭受万人唾骂,甚至成为千古罪人,那样何必呢?

学会变通就更不用说了,有一句话叫“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就是对变通的最好理解,我们应该学会改变自己思维,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兴许就会有足够好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事情解决起来就会迅速方便很多。

人之一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总说忠厚老实之人是不错的,但是现实当中,一旦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实人”或者“好人”之后,你将面临的就是被拒绝的悲惨命运,前程被拒绝,恋爱被拒绝,只有迷茫陪伴你,试问想要成大器还有可能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忠厚老实的人,最后难成大器,只因有这3个毛病
曾国藩:忠厚老实之人,难成大器!因为身上有三个毛病
曾国藩:忠厚老实的人身上有这3个毛病,或致使他们难成大器
曾国潘:“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这三个毛病得改
QQ浏览器
忠厚老实之人,都难成大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