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眼金睛 快速识别药物过敏反应

 moco 临床用药

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可能是变应性反应或非变应性反应,药物变应性反应是由免疫介导的药物超敏反应(DHRs)。药物可以诱导多种类型的免疫反应,包括非过敏性 DHRs 在内,占药物不良反应的 15%。非过敏性 DHRs 与过敏相似,但是没有任何已经被证实的免疫机制。其突然发生,常常让人措手不及,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药物过敏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点击查看大图)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
1.
全身症状


(1)药物热:它常常是药物过敏最早的表现。一般持续高热,常达 39℃,甚至 40℃ 以上。发热虽高,患者的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应用各种退热措施效果不好,但如停用致敏药物,有时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若首次用药,发热可经 10 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若再次用药,则由于人体已经致敏,发热可迅速发生。

(2)过敏性休克:强烈而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喉头水肿以及荨麻疹、皮疹等症状。50% 的过敏性休克是由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青霉素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 5 min 内。

(3)血清病样症状:为Ⅲ型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各种形态的皮疹、全身瘙痒、面部及眼睑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严重的可出现肝、肾等损害,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典型的血清病样症状常在用药后 1~2 周发生;如果病人过去曾用过 这类药物,则症状可在 1~2 天甚至数分钟内发生。

(4)血细胞减少症:为Ⅱ型过敏反应,主要有药物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皮肤症状


(1)固定性药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是最常见且易于诊断的药疹。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紫癜、水疱、表皮松解及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需数月或数年色素完全消退。

(2)荨麻疹: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3)剥脱性皮炎:局部先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或伴发热,如及时停药和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在 1~2 天内消退。严重者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反复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2/3)或全部。其预后取决于病因、病变程度及治疗是否正确、及时。病情重者可死于严重并发症和原发病恶化。

(4)红斑狼疮样反应:又称红斑狼疮综合征,典型的皮肤损伤为椭圆形的中央呈紫色凹陷,边缘红色隆起。

抢救药品

应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如氧气、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等,以积极有效地应对过敏反应的发生。

消除过敏源/对症治疗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怀疑导致药物过敏的药物,及时消除过敏源,积极对症治疗。其他抗过敏药物还有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常用的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抗组胺药能同组胺竞争组胺受体,起到对抗组胺及其类似物质的作用,常用的有:异丙嗪、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等。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皮肤、黏膜的炎症和水肿。静脉使用钙剂时,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防止外漏,且忌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

对于有些生物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虽然病人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时,可采取脱敏疗法。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小剂量到大剂量,逐次增加药物用量直至常规剂量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脱敏治疗的过程中,仍有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此,进行脱敏疗法前,应充分告知病人可能发生的反应,取得同意并做好急救准备。治疗过程中,病人不得离开观察等候区或注射室,及时评估和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反应立即停药并处理。治疗结束后,应留病人在观察等候区或注射室继续观察 20~30 min,无不良反应时再离开。

附:必须进行药敏试验的药物

(点击查看大图)

参考资料

1.Demoly P,Adkinson NF,Brockow K,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drug allergy[J].Allergy,2014,69(4):420-427.

2.Bircher AJ,Scherer Hofmeier K.Drug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Inconsistency in the use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immediate and nonimmediate reaction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2,129(1):263-264.

3. 魏庆宇, 李全生. 药物过敏国际共识(2014 版)解读.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2015,36,7B(529):31-34.

4.《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编辑:张跃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还在关注“头孢皮试”吗?更重要的是这件事!
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
药物过敏可致命,90%人不知道的日常用药知识
7.8过敏反应指南专题
药物过敏的急救措施
如何发现自己药物过敏了?药物过敏咋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