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写给弟弟的一首词,全篇都是佳句,选入初中课本,流传千年

苏轼的词,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开始学习和背诵了,知道苏轼的简单背景,学了苏轼的名词名篇,但我们脑中还记得的是那首词,或者说是那一句。我想很多人应该记得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这句话一开始应用的时候,要么在情书中,要么在离别之后的信封之中,不管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种地方,总而言之,大家都喜欢这句话。

但将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译过来便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是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喜欢一句话,不是单纯喜欢,而是有同理心,是苏轼那个时代下的同理心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个繁杂且无序的时代。这种同理心是离别,是渴望重逢,是渴望离别后的重逢。现如今,这种渴望依然淡化了许多,淡化原因诸如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增加,情景交融的机会变少,很多时候都是人机交融,每天昏昏沉沉,不知所措,每天都不知道干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出许多人心声的同时,人们也非常乐意记住它,不管这句话有多少人知道,反正,我们要记住它,并且使用它。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的独特之处,流传千年,从古代流传到现代,从国内流传到国外,这首词,依然有很多人喜欢,海内外依然有许多人喜欢苏轼。

这首次开头就写明了这是写给弟弟子由的,同时也是苏轼内心的情感表述。词的开篇就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开头就写明了这首词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这一天,苏轼在密州时所写。到了这一年中秋,苏轼与家人共度中秋时,想到自己远隔千里的胞弟苏辙,不免心生思念。

再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人,一般出门在外时日过久,一人独自坐在窗前的桌子边,你望着窗户,看到窗户上的自己,灯光透过窗户上的自己微弱的照射在眼中,心中不免心酸一起,眼角泪水泛起,想想自己这一生,再望见远处天边高高挂起的月亮,此时的月亮,有圆又亮。就开始感叹,感叹自己与家人离别多年,感叹自己在外漂泊无定,感叹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就像苏轼一样望着月亮,想着思念的人,想着自己走过的路,坎坎坷坷,涌现在脑海,挥之不去,迟迟不能从这种思绪中走出来。

然而,苏轼写这首词时,与胞弟苏辙七年未见,见月兴起,心中难受思念一起涌之而来,以月为中心,抒写自己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怀,抒写对苏辙的思念,抒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抒写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更是写出了苏轼自己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情感,同时,另一面也抒写出苏轼自己乐观主义者的一面,积极去拥抱生活,而不是摒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明月展开抒写,勾勒出一副皓月当空,亲人远在千里,苏轼自己孤独、眼界高远的境界氛围。

皓月当空,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月亮也是孤独的,好在月亮还有星星陪伴,若说月亮是孤独的,那么星星则是陪伴孤独的朋友。月亮也有阴晴圆缺,所以,很多时候人们的美丽都寄托在月亮之上。月亮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当然,苏轼也会有这种寄托,将自己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之上,同时又感到世上不止是苏轼与胞弟苏辙的离别,还有许多苏轼看不到的更久、更远的离别,此时,寄托在月亮,也是希望世间多一点重逢,少一点离别。

亲人远在千里,远的一种表达可为距离的遥远,另一种表达则为心中距离的遥远。距离遥远带来的是担心、思念;心中距离的遥远则是复杂思绪、一种失落。

距离是时间上产生的遥远,也是空间上产生的隔阂,当空间上的纬度变长,时间纬度变久,复杂思绪会随着时空交错的久远之下变得更复杂,更加惆怅。

苏轼的孤独和高远的见识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真正追求的精神意义,面对内思外扰的情景之下,最不容易的就是自己劝说自己。然而苏轼,不止会劝说自己,而且还有宇宙人生哲理性的追求,而对宇宙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赤壁赋》)。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以渺小写出庞大的宇宙天地,以小见大,不正是苏轼那种洒脱的情感吗。

而此刻苏轼远见则最能体现在人们最喜欢的一句,也是词的最后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不只是苏轼对胞弟苏轼所写,而是为天地间所有的人而写,这就是一种心怀天下、关切人民的高尚品德,苏轼所表达的愿望是希望世上所有的亲人平安健康。但凭这个,苏轼的卓远见识与普通人直线拉长了距离,也同时顾及很多人的感受,表达很多人共有的思绪。

参考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荐诗】9月24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写的亲情还是爱情?为何诗词大会百人有91人答错
苏轼5年间写下3首中秋词,从最美好的中秋祝福到最凄凉的中秋感叹
中秋节 | 苏轼想念弟弟,写下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词,治愈后世947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