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家良

刘家良,香港导演,广东新会人,在广州长大。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嫡传弟子林世荣的徒弟。身兼导演、武术指导、演员三职,可以说是香港影视界最德高望重同时武功最高的影星。

刘家良九岁开始随父习正宗洪拳,也钻研不同门派功夫,武学根底渊博而深厚。1948年举家移居香港,1950年随父投身电影界,起初当临时演员、武师、替身。最早参演的影片是《关东小侠大战女镖师》,后与父亲一起出演了数十部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电影。1963年与唐佳合作,为胡鹏执导的《南龙北凤》做武术指导。后二人又为长城公司张鑫炎执导的《云海玉弓缘》设计武术动作,名声鹊起。

 

刘家良-个人资料

    
刘家良

姓名:刘家良
性别:男
名族:汉族
生于:1934年7月28日
身高:175cm
体重:63kg
籍贯:广东中山
祖籍:山东烟台

刘家良-简介

    
刘家良

刘家良,香港著名武术宗师、电影武术指导、演员、导演,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再传弟子,深得黄氏武学真传,德高望重,武艺高超。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刘家良倔强清高,见不得只要好看不管套路的打斗,创立刘家班,成为香港最重要的班底之一。

他从影后所走的是李小龙之后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华南文化与传统的根,出演过《七剑》、《疯猴》、《十八般武艺》、《长辈》、《五郎八卦棍》、《醉猴(醉马骝)》、《醉拳II》、《蝎子战士》《少林三十六房》等。

刘家良是南派功夫洪家拳嫡系传人,在讲求硬桥硬马的正统功夫片电影人中,他是当仁不让的一代宗师。但是,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他却总是扮演反面角色。比如在1976年他导演的功夫片经典作品《陆阿采与黄飞鸿》中,刘家良便亲自扮演了一个武功高强的大反派。刘家良把传统武术看得很重,他的电影也总是着重反映传统武术实打实的魅力,因此对于徐克等人的新派武侠片,刘家良始终抱有微词。

刘家良-生平

    
刘家良

刘家良,香港著名武术宗师、电影武术指导导演,祖籍广东人,1934年出生,在广州长大。他出身武术世家,七岁开始随父亲学武,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50年刘家良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

1963年,与唐佳合作,在《南龙北凤》一片中初当武术指导。成名作则是65年长城公司的《云海玉弓缘》。其后,他与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聘为武术指导,首先参与徐增宏的《江湖奇侠》,继与张彻合作《边城三侠》《金燕子》等。自此便和唐佳一起长期担任张彻影片的武术指导。其后在张彻执导的《方世玉与洪熙官》一片中担任武术指导,展开正宗国术的路线。

1975年重投邵氏,执导首部作品《神打》,他凭此片一炮而红,更奠定地动作片导演之地位。自75年起,刘家良在邵氏公司正式当导演,开拍多部电影。其中《少林三十六房》(男主角是他义弟刘家辉,他的亲弟弟刘家荣也在片中出演配角)以描述少林僧人练武之过程,当时在电影界及武术界影响极深。1980年开拍及演出的《长辈》,女角惠英红凭此片在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女主角一奖。刘家良所走的都是李小龙之后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亦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

八九十年代,刘家良执导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武打片,如《南北少林》、《五郎八卦棍》、《醉拳2》等;当中的《醉拳2》,以明快的节奏,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达到了当时动作片的一个高峰,其它武术指导纷纷仿效。他的一班武师同行合称"刘家班",与成龙的"成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堪称一时亮。他与义弟刘家辉是“刘家班”的顶梁柱。

刘师傅更凭此片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刘家良一直坚持正宗国术∕真实武打的风格,强烈地表现华南文化与传统的根,更是他人难以取代。02年,刘家良为邵氏电影公司开拍进军内陆的第一部电影《醉马骝》(国产名《醉猴》,主演是吴京)。1984年迎取比他纪少很多(少三十岁),曾是演员,後来考取了大律师资格的翁静晶。

刘家良与弟弟刘家荣都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但他不太看重弟弟的能力,反而比较偏向义弟刘家辉,从《少林三十六房》便可看出端倪,后来刘家荣自立门户,与王晶合作,开创了香港功夫喜剧的先河。兄弟两都成为了香港功夫电影的一代宗师。

出演电影:七剑、疯猴、长辈、陆阿采与黄飞鸿、掌门人、十八般武艺、五郎八卦棍、烈血风云、霹雳十杰、凶猫、叠影追凶、醉猴(醉马骝)、醉拳II、蝎子战士、横财三千万。

刘家良-主要作品

    
七剑Seven Swords (2005)
 

演员作品

七剑Seven Swords (2005)
Red Trousers: The Life of the Hong Kong Stuntmen (2003)
醉马骝 Drunken Monkey (2003)
醉拳3 Jui kuen III (2000)
醉拳2 Drunken Fist II (1994)
蝎子战士 Operation Scorpio (1992)
初到贵境 New Killers in Town (1990)
瘦虎肥龙 Skinny Tiger and Fatty Dragon (1990)
横财三千万 Thirty Million Rush, The (1985)
十八般武艺 Shih ba pan wu yi (1982)
长辈 Cheung booi (1981)

 

导演作品 

醉马骝 Drunken Monkey (2003)
醉拳3 Jui kuen III (2000)
醉拳2 Drunken Fist II (1994)
瘦虎肥龙 Skinny Tiger and Fatty Dragon (1990)
老虎出差2 Lao hu chu geng 2 (1990)
最佳拍档V兵马俑风云 Aces Go Places V: The Terracotta Hit (1989)
老虎出更 Tiger Goes on the Beat (1988)
小生梦惊魂 Xiao sheng meng jing hun (1987)
南北少林 Arahan (1986)
五郎八卦棍 Wu lang ba gua gun (1983)
十八般武艺 Shih ba pan wu yi (1982)
长辈 Cheung booi (1981)
武馆 Martial Club (1981)
少林三十六房 Shao Lin san shih liu fang (1979)
神打

编剧作品

五郎八卦棍 Wu lang ba gua gun (1983)

刘家良-个人荣誉

    
刘家良

2005年以七旬之躯参演徐克的《七剑》,并担纲动作指导,再获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刘家良是一代功夫片大师,他的作品展示不同门派武功,动作设计硬桥硬马,实而不华,并且弘扬武德,强调刻苦练功为成长必经阶段。他先后栽培了刘家辉刘家荣汪禹小侯惠英红等功夫片演员。

《中华丈夫》获1979年第二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功夫动作片奖。1986年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南北少林》Martial Arts of Shaolin获1988年意大利第四十三届都灵国际体育电影节大奖。1994年指导《醉拳Ⅱ》The Drunken Master Ⅱ获第三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奖、第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

刘家良-传奇故事

    
刘家良与妻子

蔡澜曾评价李翰祥的自传,是参考这位大导演一生的好资料。“但自传总是夸耀自己,另一面是看不到的”。这话当然有理,而且也适用于甄别当年邵氏另一位大导演张彻的回忆录。

在张彻笔下,李翰祥和刘家良都是有权谋的人。尤其是刘家良,对他伤害颇大。“家良曾屡次脱离我和邵氏去外面发展,但那时独立制片规模简陋,发展皆不如理想,几次离而复返,我从不计较。后来家良心切导演,越来越不可遏止,他明白若不以我为敌,很难摆脱‘张家班’的影响,而独树一帜。于是他一回香港,便处处摆出和我对抗的架势。他放出的关于我压制他,还曾扣住刘家辉不放等言论,其实都对我很不公平。这些年我始终不向人表白,更不反击,但公道自在人心……”(摘自《张彻回忆录》)

此外,张彻还援引关键人物的态度印证刘家良的“失道寡助”。比如刘家良的徒弟、张彻的干儿傅声曾公开说“如果师傅和干爹不合,一定帮干爹”。还有,邵逸夫曾当面向张彻慨叹“刘家良不是长期合作对象”。

本来这种事见仁见智,无所谓对错,但若尽听一面之词,恐怕对当事双方都欠公允。玩过政治的张彻说别人有权谋自然有他的道理,只是刘家良身为一介武夫,纵有野心,也不过是“学会文武艺、货卖识货家”的草莽心理。他来邵氏之前,便已是多家电影公司争相拉拢的“抢手货”,而一边为邵氏做武指,一边为去外面打工的“行径”,岂独刘家良一人?当年袁和平徐二牛亦是如此。更何况,刘家良自从1975年升任导演至1985年邵氏停产,十年间一直为邵老板效力,不仅再无二心,更以邵氏孤老忠臣自居,一度拒绝向邵氏叛将邹文怀及嘉禾公司示好——面对刘家良的这份忠心,邵逸夫所言之“不是长期合作对象”,若非自己瞎眼失察,便是当年安抚张彻的敷衍之语。至于傅声的“帮干爹不帮师傅”,恐怕也只能证明这位“功夫小子”亲疏有别的感情态度而已。

刘家良曾是张彻的御用武指,亦为《方世玉与洪熙官》、《洪拳与咏春》、《少林五祖》、《洪拳小子》

刘家良-人物评价

    
刘家良

刘师父乃南派功夫洪拳嫡系正传,同时又长期坐镇香港,致力于拍摄硬桥硬马的功夫片,功夫电影“南帝”之名,自不当旁落。

刘师父的动作设计及导演生涯,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动作风格,亦有较大不同。第一个时期是张彻时期。自1966年在《边城三侠》中和张彻合作以后,刘家良在张彻“新写实主义”的武侠与动作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功夫理想,先后合作了《独臂刀》、《金燕子》、《十三太堡》、《马永贞》、《刺马》等名片,与当时另一位红武指唐佳一起,被誉为是张彻的御用武指。他这个时期的动作风格还没有成型,主要是按照张彻的要求去实际执行,像《马永贞》等很能发挥男性阳刚气质的动作类型片,都显得硬朗有余而流畅不足。

也许是觉得张彻的影片虽然打得很实在,但还无法实现刘家良心中传神再现南派拳术精华的理想,又或者是觉得同一风格电影拍多了有些止步不前,反正他在1974年和张彻合作完《马可波罗》之后就开始自己独立执导影片,从第一部影片《神打》开始,一直到1985年拍完《霹雳十杰》后离开邵氏片长,这一时期氏刘家良功夫电影的黄金时段,最具刘氏特色的功夫片都出产在这一时期。总的说来,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既具有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实打特色,又充满新鲜有趣的创造力和随处可见的俏皮幽默情节,和成龙洪金宝同时期的喜剧功夫片不同,刘师父那个时期的作品仍然具有一种质朴同时又自然的正气。

离开邵氏后的刘家良作品,风格追求多样化,也拍了不少时装动作片,但总的说来还是以表现清末民初时期的功夫片比较有风格,例如《醉拳2》和《醉猴》。刘师父的家学渊源,注定了他在表现近代背景下的功夫戏时最得心应手,因为洪拳乃至整个南拳体系,也是到清代后期才逐渐清晰完整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飞鸿第四代传人刘家良亲自栽培郑少秋曾志伟
洪拳大师刘家良为什么说李小龙这么年轻就死,也是好的!
他是辈分最高的功夫大师,但却几乎没人知道名字
香港功夫电影六十年(一)
直到刘家良去世,李连杰成龙都没有原谅他
一代宗师刘家良和哪些大佬有江湖恩怨?成龙李连杰流传最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