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精荟》:五味子的功效与应用

五味子为木兰科藤本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五味俱全,故此得名。日华子言:“五味皮甘肉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名五味子”;汪昂言:“五味俱备,酸咸为多”。入药有南五味与北五味之分,北五味质量为佳。常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用。

一、五味子的功效:

五味子味酸,性温。味厚气轻,阴中微阳。归肺、肾、心经。功效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黄元御言其为“虚劳之要药”。

现代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用药法象》:“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本草备要》:“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消水肿,解酒毒。

《长沙药解》:“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

《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

李东垣言:“五味子主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二、五味的配伍应用:

1.用于久咳虚喘。五味子能收敛,性温而润,上敛肺气,下滋肾阴,故适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不足之喘咳,有止咳平喘之效。如治肺虚久咳,常配伍人参、桔梗、苏梗等。如治肾虚喘促,可配伍六味地黄丸,即都气丸。如治肺寒咳嗽,常配伍辛温宣散之药,如配伍细辛,即五味细辛汤。若兼痰饮咳喘,常配伍干姜、细辛、半夏等温肺化饮之药,即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伤寒论》中,凡遇咳者,皆用五味子与干姜配伍,实内藏至理。邹润安言:“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故咳虽肺病,而其源实于脾,惟脾家所散上归之精不清,则肺家通调水道之令不肃,后人治咳但知润肺消痰,不知润肺则肺愈不清,消痰则转能伤脾,而痰之留于肺者究莫消也。干姜温脾肺是治咳之来路,来路清则咳之源绝矣;五味使肺气下归于肾是治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合两药而言,则为一开一阖,故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四逆散之兼咳者皆用之,不嫌其表里无别也。

胡希恕言:“五味子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但其酸敛力大。干姜、细辛则辛温走散太过,与五味配伍治咳喘再好不过,即能祛饮,又防辛散太过,饮去满即消。

张锡纯用五味子时,参考与辛散药配伍之意,皆捣碎入药,言“以其仁之味辛与皮之酸味相济,自不至酸敛过甚,服之作胀满也”。此法可做参考,然并非张氏独有发明,《本草备要》中便有“俱槌碎核”之语。

2.用于津伤口渴,自汗盗汗。五味子能生津,又能敛汗,故适用于口渴多汗之证。如配伍人参、麦冬,可治热伤气阴,心悸脉虚、口渴多汗,即生脉饮

凡心气不足,气不敛阴之证,皆可以生脉散为底方,灵活应用。若兼胸阳不振者,可与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桂枝汤合用,阴阳双补,相生相制,实为妙法。

若阴虚盗汗或阳虚自汗,常配伍柏子仁、人参、牡蛎等益气收敛药。五味子还擅长治消渴病,如配伍黄芪、山药、天花粉、鸡内金等,即玉液汤

孙思邈言:“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可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生用。”

3.用于遗精、滑精,久泻不止。五味子有补肾涩精,收敛止泻功效。仲景八味丸中,若加之可增补肾之力。若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常配伍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即四神丸。实治脾肾阳虚之良方。

黄元御言:“五味酸收涩固,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脱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备焉。”可谓论之精详。

4.用于心悸、失眠、多梦。五味子有宁心安神作用,今有五味子颗粒中成药,单味加工而成,调节神经衰弱,养心安眠,疗效明显。若配伍生地、麦冬、丹参、枣仁等,则可治心肾阴血亏损所致的虚烦心悸、失眠多梦之证,即天王补心丹

此外,五味子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如护肝片组方中,即有五味子的应用。

5.《伤寒论》中五味子用法:

仲景用五味子多与干姜、细辛配伍,即温中化饮,又敛其辛散,如小青龙汤、苓桂五味甘草汤等方。若饮郁化热,可再加生石膏、大黄等,如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若无表证,可但温中化饮,如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等方。如饮郁化热,呈上热下寒者,可温化寒饮同时清上热,如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三、五味子用法用量:

五味子即入煎剂,又入丸散。入煎剂,常用几克至十余克,滋补常熟用,镇咳常生用

汪昂言:“北产紫黑者良(北五味佳),入滋补药蜜浸蒸,入劳嗽药生用,俱槌碎核(捣碎用)。”

四、五味子的应用注意:

五味子酸涩收敛,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均不宜用

《用药法象》:“但有外邪者,不可骤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良。

《本草备要》:“嗽初起、脉数、有实火者忌用。

沉吟思绪

悠悠殇殇

半壶浊酒

古道愁肠

——中医实战笔记20.6.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精荟》:敛肺滋肾:五味子
细辛《神农本草经》师承笔记
好药丨益肾宁心五味子
本草从新 卷五草部 蔓草类五味子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八0)五味子
姜、辛、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