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朝代衰败,怎么总是奸臣当道!

  当我们翻开史书,不知道大家,对于中国历史,有没有过“盛世时,千古明君,衰世时,奸臣当道”的感觉,每当一个王朝,呈现衰败之势时,中国奸臣就特别多。

  仿佛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是那些乱臣贼子惹的祸,因为他们的结党营私,欺君犯下,大好河山才变的永无宁日,是王朝衰败的罪魁祸首。

  唐时李林甫、北宋秦桧、明时袁崇焕、清时琦善等“奸臣”,无不被后世史官,浓墨重彩的写个大大的“奸”字,捆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世人唾弃!

  但是,当我们理直气壮的鄙弃这些奸臣的时候,却仿佛忘掉了,最该为王朝兴衰负责的皇帝们,忽视了古代中国是个高度皇权集中的国度。

  按现在的说法,权力与责任、义务同量,王朝给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理应对整个王朝负责,并是最高责任人,既然王朝有问题了,首先问责的应该是皇帝们。

  但是,史书往往不会这么写,他们顶多给予皇帝识人不准,轻易被蒙蔽眼睛的批评,难道做到背着皇帝干坏事,闹的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唯独皇帝蒙在鼓里,真是这么容易?骗谁呐!

  李林甫贪污腐败,难道唐玄宗真不知道,显然不是,只不过,由于李林甫很多引人唾弃的事情,都是秉承他的意志,给他背黑锅,出于对“忠犬”的安抚,李林甫谋点财富,算的了什么。

  当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王朝的辉煌成过眼云烟,史官按照传统,分配责任人,原本就背惯黑锅的李林甫,理所当然的继续为大唐的衰败背黑锅,成“口有蜜、腹有剑”的大奸臣。

  而为啥史书鲜有对皇帝们问责呐?说白一点,他们不敢,执笔写史的史官,他们虽然坚称自己是客观公正的写史,但是这仅仅是理想,事实则是,他们要为皇权服务,为以儒学为躯干的“理教’体系服务。

  而儒学早在汉武帝时期,为了换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地位,就已经跟皇权签订了”恶魔交易“,皇权保证儒学在封建社会中,思想层面的主导地位。

  而儒学反证皇权的合法性与至高性,以及不可侵犯性,最大限度的神化专制王权,从那时起,儒学已经完全跟皇权是命运共同体了,皇权牛,儒学兴,皇权败,儒学衰。

  为此儒学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皇权的威严,因神是完美的,天子是替天行道,肯定不会犯错,所以在面对历朝历代的兴衰问题上,以儒学为代表的社会“理教’体系,批判的时候,往往都会在皇权面前急刹车,他们不敢做,也不愿意去做。

  在这样的基调下,我们中国的史书,每当衰世,特别是在由盛转衰的节点上,往往都会有意识的塑造,强化一些人,来给皇帝们背黑锅,证明都是他们的错!

  具体实施中,史官们往往会以“理教’体系的价值观,画一条红线,把所写时期的官员,分为忠奸两派,对忠的不遗余力的称赞,对奸的想方设法的憎恶,不留中间派(摇摆不定,更是坏蛋)。

  然后,以忠奸两派的激烈冲突,为历史发展脉络的叙写,而为了凸显朝代的衰败,责任在奸臣,奸臣往往又是在各方面,碾压着忠臣,当然皇帝肯定是毫不知情的受害者。

  所以当我们翻开史书,往往一个朝代的盛衰转折的时候,总是“奸臣“当道!(袁载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秦朝会灭亡?暴政并非事实,真实原因后人不敢写
儒家在古代崛起时的韧性和耐心,从不争朝夕,不用它就不能长久
历史上有两个王朝很少有人注意,课本上都不怎么提,人物却很出名
中国史书为什么要给奸臣写传?
原来是他在幕后帮李世民篡改历史
不享乐不暴虐,不昏庸不杀人,作为皇帝无缺点,唯一爱好是溜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