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看!这6种做饭习惯正在危害一家人的健康……

相信平日里有很多人,一边吃着刚送来的外卖,一边担心着食品的卫生。为了健康卫生,一有机会一定要亲自下厨。每一棵菜、每一块肉、每一粒米、每一滴油都要精挑细选。因为大家会认为,这样做出的饭一定营养又健康。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飘香的厨房、翻炒的锅灶里,有些习惯竟隐藏着致病、致癌的风险。

★风险一:立刻关油烟机★

有人习惯炒完菜后,马上关掉油烟机,然而这个看似节约的习惯,却暗藏“杀机”。据数据显示:油烟机排除废气是需要时间的,炒完菜马上关掉油烟机,10分钟后,虽感觉上没有油烟味了,但其实厨房内PM2.5仍达“重度污染”,且长时间居高不下。专家指出,如果炒菜时火特别大,且菜烧焦的话,会引发有害物质PM2.5释放,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有诱发肺癌的可能。因此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风险二:锅冒烟了才放菜★

长辈们做饭,一般会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因为以前使用的多是粗榨油,含有容易冒烟的杂质。而现在用的食用油,一般都经过了精炼,去除了大量杂质。油开始冒烟的时候,油温已经很高了。油温过高,一方面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另一方面,更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高温油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列为 2A (可能性较高)类致癌物。

★ 风险三:一锅油反复用 ★

很多人不舍得倒掉炸东西用过的油,一锅油反复用。但其实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即使在控制好油温的情况下,也最多只能使用2-3次。使用多次的油,里面会有残留致癌物,例如苯并芘、醛类、杂环化合物等。另外,在食用油的选择方面,尽量少用动物性油脂,选用植物油。

风险四:总吃油炸食物

除了炒,另一种常用的烹调方式就是煎或炸了。高温油炸食品是明确的 2A 类致癌物。而像土豆、馒头这样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淀粉类食品,以及一些蔬菜,在煎炸、烧烤等高温(温度通常超过 120℃)烹调时,也更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不是说炸鸡煎肉烤串一点都不能吃了,但长期大量地吃,确实存在影响健康的隐患。

★ 风险五:做饭放盐过多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居民每天吃盐不应该超过 6 克。但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每天为 10.5 克。有 65% 的成年居民吃盐都超量了。过多的食用含盐高的食物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胃癌等风险。酱油中含盐量为15%-20%,鸡精中含盐10%,豆瓣酱、蚝油也都含有不少盐,如果用了这些调味品,就要减少用盐的量,否则极易造成钠超标。还有人喜欢炒菜放糖,然而甜味和咸味能互相抵消,易导致炒菜味道变淡,最终加入更多的盐。

风险六:油温高、不刷锅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中提到: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越多。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食物颜色越深,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也会较多。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或炒完菜不刷锅,锅表面会附着有食物残渣,再次加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不好的做菜习惯,都可能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我们最爱的家人。文中提到的都是炒菜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只要注意了,就可以降低癌症风险,何乐不为呢?做饭时,最好做到:多炖少煎、避免油烟、清淡少盐、谨记刷锅、健康用油。

如果你是家里的掌勺人,请避免以上几点不好的做菜习惯,如果是其他家人在做饭,那快转发文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们,也提醒自己,注意一下这些小细节。毕竟一家人的健康,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炒菜时做6件事 会增加患癌风险
油冒烟了才放菜?6个炒菜细节决定你吃得健不健康
好多癌症都是在厨房诱发的!现在知道还不晚~
容易致癌的 7 种做菜习惯,每个中国家庭都很常见
这些易致癌的做菜习惯 您家中了几个
炒菜时这5个坏习惯易生病!家里做饭的人,花1分钟认真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