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输液=快点好?对不起,可能让你无药可救!

今天早上,各位有没有被蓝天刷屏?

想想前几天的雾霾围城,看看气象预报,周末又有一场大雪即将到来,今天的蓝天实在是让人倍感珍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些日子,恶劣的天气导致各医院患者爆满,感冒、发烧、咳嗽、呼吸道感染……

前几天,健康北京也不幸中招,在医院就诊时,听到不少患者向医生提议——

“大夫,需不需要输液?”

“大夫,给我输点消炎药吧!”

“大夫,吃药没有输液好得快吧?”

在大多数人看来,输点抗生素,就是“快点好”、“少受罪”的疗效保证。殊不知,这其实都是滥用抗生素的危险行为!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每年全球因抗生素耐药性死亡人数已高达70万!如果不针对抗生素马上采取行动,2050年,这一数字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

“试想20年后,像剖腹产这样的常规外科手术,都因为没有有效的抗生素而造成细菌感染。我们又将回到一次感冒或一次伤口就可能致死的艰难时期,”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

抗生素,这项曾在二战时被誉为“最伟大的医药发明”,何以化身洪水猛兽?还有多少“滥用者”尚未察觉?

在“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到来之际,健康北京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周颖来带大家深入认识抗生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副主任周颖

这些无处不在的抗生素,就活在你的药箱!

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药物。当皮肤有伤口,或抵抗力下降时,人体就容易受到细菌侵犯,引发感染时,抗生素就能派上用场了。

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常见的抗生素输液类药物有青霉素注射液,链霉素注射液,头孢唑林注射液,头孢呋辛注射液,万古霉素注射液等等。在药盒上有标注适应症是“治疗感染”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

这些名字你是不是都不陌生?

很多人觉得一发炎或一感冒就要吃抗生素,实际上,很多炎症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而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也是无效的,就算是由细菌引起,也需要检查,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还有些人一生病,就觉得应该到医院去输个液,这样好得快,自己既不遭罪也不耽误事儿~但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生病了,输液真能“好得快”?

其实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其实静脉输液并不会缩短病程,反而出现不良反应风险更大。首先输液过程中,药物中很多微粒会进入到人体血管中,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药物中的微粒常会大过这个数值,药物中的微粒可能蓄积在心、肺、肝、肾等毛细血管中,长时间下来,可能招致血管栓塞、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疾病。

另外,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药物中的有毒物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造成损害。而且,输液虽然发挥药效更快,其不良反应也会比较大,比如输液过快,可能会引发心脏衰竭等后果。

而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以及肝脏,身体会有一个过滤,将有毒物质分解,使很多细菌被破坏,再输送到全身。

抗生素滥用=慢性自杀?

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等。

听力受损:部分抗生素在长期和大量使用时会导致听力受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慢性自杀: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很多感染疾病就无药可治,相当于慢性自杀。

抗生素滥用的危险因素,你身边有么?

抗生素滥用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些临床医生对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以及细菌的种群不甚了解,造成盲目应用;患者对药品缺乏常识,门诊治疗时经常点名要抗生素,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

另外,药店无须处方,患者可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也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的滥用不光发生在医疗环境中,在养殖业中,如果为了预防禽畜病瘟,养殖场会在鸡、鸭、猪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类药品,从而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

抵制滥用抗生素,我们在行动!

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启动了连续三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北京市各家医院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抗菌药物滥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4.97%,下降至2013年的9.29%,住院患者使用率从61.39%,降至43.78%。

另外,抗菌药物费用总药品的费用也大幅度降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药品费用。航空总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天坛医院等,都陆续取消了门诊输液。

以北大医院为例,从2012年5月,作为抵制抗生素类药物滥用先锋,北大医院新门诊大楼开业取消了门诊输液室,也就是门诊没有静脉抗菌药物的使用,真正需要输液的患者可以到急诊就诊或者收治住院,这样既有效的减少了静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不耽误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

目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控制满意,基本稳定在6%左右。遏制抗菌药品使用后,每年可节约5800万元的药品费用。

采写/编辑:lynn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终于宣布一个好消息: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国抗生素整治被指不对症 面临超级细菌威胁
抗生素正在毁掉下一代
张大春健康观念:过度使用抗生素,不是救命是在催命!
门诊限制输液政策梳理:门诊限制输液,你准备好了吗?
对抗超级细菌,噬菌体疗法真的是“救命稻草”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