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水| 苏绣 · 园林 · 苏州漫步


生在小桥流水人家

满口的吴侬软语

二千六百年的历史

遍身针眼

每一个针孔都是水乡的桥洞

山光水色 花鸟虫鱼

一不小心

就被那根线拉去

踩一双纤手上岸

上去就不再下来

走一段苏州评弹

天堂女子听得入迷

失了神

乱针刺一个

烟花三月的江南


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么一首现代短诗,题为《苏绣》。作者是北方人,却也能将这苏绣的传神之处描绘出来。



苏绣作品


苏州,这里历来“家家有绣棚,户户飞针线”;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首。2000多年来,在苏州,以刺绣为业,守护了一个个家庭的人不在少数。曾经读到过一位老妇人作为绣娘在一针一线的不断重复中,走了大半辈子的故事。


老妇人年轻的时候,每个月都去绣坊里领任务,带着沉甸甸的绣线和绣样回家,一丝一缕地穿针走线。每个月,也就是那几百块上千的工资,老妇人付出了半辈子的青春,也是靠着做刺绣养活了她的儿女们。后来老妇人的女儿也以刺绣为生,苏绣在她们一家延续着。



苏绣作品


说到这绣娘,记得陆文夫先生的《苏州漫步》中也有对绣娘的描述:


小巷子里,大门常开。在敞开的大门里,常常可以看到母女二人伏在一张绷架上,在安静地绣花。她们把一根极细的丝线劈成八根,用几百种针法绣出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绣出齐白石的活虾 ;绣出徐悲鸿的奔马;泼墨、水印、神态都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陆文夫

1928-2005,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代表作:《围墙》、《美食家》、《小说门外谈》等。 

陆文夫先生虽不是苏州人,但曾在苏州读书、工作,可以说陆文夫先生的根札在苏州。他的小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他不仅着力于苏州的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苏州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他的小说创作,准确传达了变化中的苏州的文化情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小说。


在苏州韵味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宏阔的历史的大背景存在。前景是吴越美食,是市井小巷,但因为深厚历史背景的存在,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在他作品轻松幽默的背后,有一种‘重’的力量。陆文夫先生写出了吴文化的骨。


似乎是说远了,说回苏绣,也是在《苏州漫步》之中,陆文夫先生说:


十六年前我也曾见过“苏绣”,见过苏州的“绣女”。科夜沉寂的小巷里,常见她们傍着微弱的灯光,从深夜绣到天明,赶到顾绣庄去换钱,然后排到米店门口,任人用粉笔在肩上编起号码,指一点平价米。 


今天,我们不仅能在小巷中,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看到“苏绣”;在国际的展览会上,还能看苏州姑娘那里表演刺绣。伦敦的居民曾经要求看一看刺绣姑娘的手,看看她的手上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绣出的花儿能迷惑住蝴蝶!谁知道唯一的秘密就是这双手的勤劳,就是我们的社会对勤劳双手的尊重。 




解放前,在苏州一座残破的古庙里,住着一个白发垢面、患着严重眼疾的乞妇,她就是有名的“绣女”沈静芬。她把青春全献给了“苏绣”,她会几百种巧妙的针法,她年轻时为闺阁千金描绣了无数的游龙飞凤,替顾绣庄赚来了大批利润。到头来落得个破庙容身,乞求度日。“苏绣”的技术跟着她被人践踏,像破庙一样在风雨中雕零! 



苏绣作品


如今,在一座小巧的园林里、花径上、在曲桥旁,人们又见到了刺绣工场的顾问沈静芬。她的头发还是斑白的,可是眼疾消失了,面色红润了,精神抖擞了,她正指导着一群活泼年轻的姑娘,种花、绘画、刺绣,把传统的技艺推向新的高峰;寄语信纸敦的居民,苏州姑娘手上的秘密,可以到这里寻找。 


苏绣,这一门深耕在普通家庭中的手艺,由母亲传至女儿、由老绣娘传至年轻姑娘,这一种传承使得苏绣文化更为深厚。苏绣,或许是一种情怀,源自一份浓厚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使得苏绣文化更为璀璨。


  


说来也巧,《苏州漫步》一文中,陆文夫先生除了提及苏绣之外,也提到了苏州园林。而众多苏州园林之中,陆文夫最爱的便是留园。


在所有的园林当中,我最爱“留园”。它像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入口处一条朴实的走廊,普通的庭院。林中部的池台亭榭便隐约可见。等到穿过“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凉台上时,只见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错,“可亭”的六角高耸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桥横卧在山涧上。远望迂回曲折,仿佛深不见底。到这里,便感到人在画中,但又不见画的全貌。 





登上爬山的游廊,走进“闻木樨香轩”,园中部的景物便全都呈现在眼前。东西是楼阁参差,古木奇石掩映着亭台水榭,南面是廊台,花墙,小巧的“明瑟楼”凌驾于一切建筑之上,楼前是满池清水,倒映着南面的全部景色,造成了园外的奇景。池塘当中,有一个小岛,叫“小蓬莱”,这里的桥、亭都和水面相平,登上“小蓬莱”好像站在湖心水底,而觉得四面皆山。








过了“小蓬莱”到达“曲溪楼”的底层时,中部的景物都已一览无余,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曲溪楼”旁还有许多砖框、漏窗,它象取景框一样,把园中的景色浓缩起来,使人处处凌虚,移步换影。抬头西望,深秋时,鲜红的枫叶漫铺在高下起伏的云墙上,叫人留恋不已,回味无穷。 








解放前的“留园”竟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马厩。树木砍伐,楼阁倒塌,到处是残垣败壁、碎石乱砖。今天的“留园”处处金碧浑煌,富丽万千。回头看“留园”的外面,只见虎丘道上,运河的两旁,到处耸立着高大的烟囱。解放后兴建起来的工厂,在日夜吐着浓烟,把安详的蓝天抹上浓重的笔墨。那里机器在轰鸣,金属在碰撞,生活在沸腾。从全城各处的小巷里,古老的花园里,日夜有经过充分休息的人,一路淡笔着走向那沸腾的地方。 


读陆文夫先生的这段文字,我想即便是你从没有来过留园,也能想象到这一路让人留恋不已的园林景色吧?


陆文夫先生笔下的文字都充满了浓浓的苏州情。他爱苏州刺绣,苏州美食,苏州园林,虽不是苏州人,但似乎却比苏州人更了解苏州。若你对此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陆文夫先生的这篇《苏州漫步》或者其他作品阅读。看看是陆先生了解苏州还是你更了解苏州~ 


当然,若你对留园景色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留园公众号,或者亲自来留园一探究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绣,从这女红中来......
木渎古松园(下)—苏州游(5)
摘自创幻论坛< 苏绣欣赏>
今日头条
'美食家'陆文夫和他的苏式文学
君到姑苏见 | 文人们笔下的苏州有多么醉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