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哲学21条
userphoto

2023.04.17 中国香港

关注

作者:赵赫 奥马哈价值投资股票班第九期优秀学员
来源:新生说(ID:xinshengshuowx)

奥马哈价值投资股票班目前共分为四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就是研读值得反复阅读和推敲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本文为股票班第九期第一阶段优秀学员赵赫的研读心得,供大家启迪和借鉴。

01

学习价投的原因与收获

由于过往我自己的投资成绩一塌糊涂,追涨杀跌,每日盯盘,频繁交易,亏了死扛,赚了不想走,凭感觉下单……直到这波熊市来,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挺能挺住的,可以静待回本,无非时间长一些,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有了系统学习投资的想法。

我学到了这些:

1. 知识点。包括大的投资框架:基本原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安全边际。这都是宋老师自己总结并且已经成功应用的经验,值得自己套用和反复思考,并化为自己的操作手册。

2. 知识点对于工作、投资、生活的指导。举例来说,巴菲特认为股票止盈的三种情况:股价明显高估、公司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和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昨天公司某个项目的讨论中,我在讲述环节发表了关于项目中止条件的观点:项目本身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公司制度要求必须中止;有更好的投资标的;有买家给出了令我方满意的报价,同时要考虑项目中止的影响和实际操作问题。

3. 如何高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前提,是对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宋老师就已经把如何高效阅读、1+3+6的学习原则、分级阅读、专题阅读等进行了分享,这些都确实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4. 一条清晰的路。价值投资在实操层面已经被宋老师拆解,变成了可以落地的学习,作为普通人,可以拾阶而上。希望在完成四阶段的学习后,余下的时间可以随着这个奥马哈俱乐部的老师、同学们一点点专题补充,共同成长。

02

我的学习笔记(部分)

一、投资目标

1、能够长期取得每年领先指数10%的收益率。

2、与一般水平相比,我们在熊市里会比在牛市里做得更好。

3、当市场整体大幅上涨时,只要能跟上指数涨幅,我就非常满意了。

二、投资分类

我们的投资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低估的股票、套利类投资和控制类投资。

1、低估类投资。我们买入的每只股票价值都远远高于价格,都存在相当大的安全边际。每只都有安全边际,分散买入几只,就形成了一个既有足够安全保障,又有上涨潜力的投资组合。

(1)收益来源:投资低估股票,获利途径来自一般意义上的股价上涨。

(2)业绩表现。低估类的涨跌受大盘影响很大,就算便宜,也一样会下跌。当市场暴跌时,低估类的跌幅可能不亚于道指。长期来看,我相信低估类会跑赢道指。

(3)仓位配置。这些年来,在我们的投资中,低估的股票是占比最大的一类,这类投资赚的钱比其他两类都多。我们一般以较大仓位(总资产的5%到10%)持有5、6只低估的股票,以较小的仓位持有其他10或15只低估的股票。

(4)风险因子。在此类投资中,我们对公司决策没话语权,也掌握不了估值修复所需时间。此类投资有时候很快能获利,很多时候要用几年时间。

2、套利类投资。套利投资机会出现在出售、并购、清算、要约收购等公司活动。

(1)收益来源。很大程度上,无论道指涨跌如何,套利投资每年都能带来相当稳定的收益。不考虑借钱对收益的放大作用,套利类的收益率一般在10%-20%之间。此类股票有具体的时间表,我们可以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事先知道在多长时间内可以获得多少回报,可能出现什么意外,打乱原有计划。

(2)业绩表现。在某一年,如果我们把投资组合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套利,这年大市下跌,我们的相对业绩会很好;这年大市上涨,我们的相对业绩会很差。

(3)仓位配置。多年以来,套利是我们第二大投资类别。我们总是同时进行10到15个套利操作。

(4)流动性因子。我们一般不借钱,借钱的话,都是用于套利。借来的钱不能超过合伙基金净值的25%。

(5)风险因子。在套利类投资中,投资结果取决于公司行为,而不是股票买卖双方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在每一笔套利投资中,风险不是经济形势会恶化,也不是股市下跌,而可能出现意外事件,打乱原有计划,公司不按原计划行事。

3、控制类投资。在此类投资中,我们或是控制控股权或者是大股东,对公司决策有话语权。业绩表现。衡量此类投资肯定要看几年时间。此类投资同样受大盘影响相对较小。在火热的大牛市中,与买入大盘股相比,控制类投资似乎很难赚钱。

4、三种投资的转换问题。每类投资的占比是按计划来的,但实际分配要见机行事,主要视投资机会情况而定。有时候,一只股票我们是当做低估类买入的,但是考虑可能把它发展成控制类。控制类投资,如果我们还没买到足够的货,这只股票就涨起来了,我们就在涨起来的价格卖掉,成功完成一笔低估类投资。

三、投资策略

1、主要精力放在寻找严重低估的股票上。随着股市下跌,投资低估股票的机会越来越多。

2、市场分析。如果整个市场回归到低估状态,我们可能会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低估类中,可能还会借一部分钱来买低估的股票。反之,如果市场继续大幅走高,我们的策略是,将低估类不断获利了结,并增加套利类投资组合的比重。

3、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尽量在投资组合中专门安排一部分资金,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大市的证券。股市越涨,这部分投资占比越高。

四、投资业绩

(一)业绩表现

1、业绩差异表明,短期内运气很重要,特别是何时投资资金。

2、一年的时间太短,绝对不足以用于评价投资表现。我自己更愿意把五年的表现作为评判标准,最好是在五年里经过牛市和熊市相对收益的考验。

3、我一直告诉合伙人,我们会在下跌或平盘的市场中跑赢,但在上涨的市场中可能落后,我预期如此,也希望如此。在强劲上涨的行情中,我们应该很难跟上大盘。

(二)业绩基准

我一直把道指作为我们的平衡标准。长期来看,算上股息和市值增长,道指的年复合收益率可能在5%到7%之间。

我的个人观点是要检验投资表现,至少要看三年时间,最能检验出真实水平的是期末道指点位与期初很接近,看在此期间投资表现如何。

理由:1、参照道指的好处是,它众所周知、历史悠久,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一般投资者的表现。

2、战胜道指没那么容易,别说跑赢,美国大多数基金连跟上道指都很难。

3、我们的大多数合伙人,如果不把资金投到我们的合伙账户中,可供选择的投资方式可能就是买基金,获得与道指类似的收益率,因此,我认为把道指作为我们的业绩衡量标准很合理。

五、股市收益率高增长

1、只有三种方式,股票可以保持一年10%或10%以上的增长。一是利率下降,保持在历史低位。二是投资者,而不是雇员、政府或其他主体,在经济中所占份额高于历史已有水平。还有就是经济的增速开始快于正常情况。

六、收益分配

1、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分享利润,根据年初资金市值,先从利润中分给合伙人6%,其余利润按照各自出资占比,普通合伙人获得四分之一,所有有限合伙人获得四分之三。如利润未达到6%,需用将来的利润弥补,而不以既往的利润重述(追溯)。

七、资金规模对业绩的影响

资金规模增长有利有弊。

1、就被动型投资而言,我们不打算通过大量持股来影响公司决策,资金规模增长会降低我们的收益率。

2、对于我们更大的一部分投资来说,资金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包括大部分套利类和一些低估类。

3、就控制类投资而言,资金规模增加绝对是有利的。

被动型投资获利减少,控制类投资获利增加,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我无法明确回答,因为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市场中。

八、巴菲特如何看待保守

1、对于保守的态度。从投资组合的保守程度可以看出巴菲特倾向性明显。

2、衡量标准。投资组合和一般人的不一样,完全不能证明我们是否比一般人更保守。是否保守,必须看投资方法如何,投资业绩如何。要客观评判我们投资的保守程度,就应该看我们在市场下跌时业绩如何,最好是看我们在市场大跌时的表现。

3、如何实现保守。在很多笔投资的过程中,只要你的前提正确、事实正确、逻辑正确,你最后就是对的。只有凭借知识和理智,才能实现真正的保守。

九、好生意、好公司

1、如果要在股价令人满意但有问题的公司与股价有问题但令人满意的公司之间做选择,我们宁愿选择后者,当然真正会引起我们兴趣的,是那种公司令人满意,同时股价也令人满意的标的。

2、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公司比以一个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公司划算。

3、当然,如果出价过高,买入一些具有良好经济特性的公司也可能成为一笔糟糕的投资。

一流生意、二流生意、三流生意

(一)出色的公司

查理和我要寻找的公司是:业务我们能理解;由持续发展的潜质;有可信赖有能力的管理层;一个诱人的标价。我们倾向于买下整个公司,或者当管理层是我们的合伙伙伴时,至少买下80%的股份。如果控股收购的方式不可行,我们也很乐意在证券市场上简单地买入那些出色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

1、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能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资,以维持其高回报率。

2、我们要寻找的生意,是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如果它的成长迅速,更好。但是即使没有成长,那样的生意也是值得的。

3、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投资获得很好的回报。因此,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比如成为低成本提供者,像盖可保险或好事多超市,或者拥有像可口可乐、吉利、美国运通这样享誉世界的强大品牌,才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的根本。

4、我们对“持续性”的评判标准,使我们排除了许多处在发展迅速,且变化不断行业里的公司。尽管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的破坏”对社会发展很有利,但它排除了投资的确定性。一道需要不断重复开挖的护城河,最终根本就等于没有护城河。

(二)良好的公司

一个良好但不出色公司的例子:这家公司为它的消费者创造利益;它同样拥有一项持久的竞争优势;但是,这项生意如果要增长,需要将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入。

(三)糟糕的公司

比较糟糕的生意时那种收入增长虽然迅速,但需要巨大投资来维持增长,过后又赚不到多少,甚至没钱赚的生意。比如航空业。

十、风险

(一)定义

1、我们将风险定义与一般字典里的一样,系指损失或受伤的可能性。

2、学术界却喜欢将投资的风险给予不同的定义,坚持把它当作是股票价格相对波动的程度,也就是个别投资相较于全体投资波动的浮动。

(二)对待风险的态度

1、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三)风险评估

1、我们认为投资人应该真正评估风险,是他们从一项投资在其预计持有的期间内所收到的税后收入加总(也包含出售股份所得),是否能够让他保有原来投资时拥有的购买力,再加上合理的利率,虽然这样的风险无法做到像工程般的精确,但它至少可以做到足以做出有效判断的程度,在做评估时主要的因素有下列几点:

1)这家公司长期竞争能力可以衡量的程度。

2)这家公司管理阶层发挥公司潜能以及有效运用资金可以衡量的程度。

3)这家公司管理阶层将企业获得的利益确实回报给股东而非中饱私囊可以衡量的程度。

4)买进这家企业的价格。

5)投资人的净购买力所得,须考虑扣除税负与通货膨胀等部分。

我们不做什么

一、查理和我避开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业务,无论他们的产品可能多么激动人心。在伯克希尔我们将坚持从事其未来数十年的利润前途似乎可合理预测的行业。

二、我绝不会依赖陌生人的善举。“大到不能倒”不会是伯克希尔的退路。反之,我们可以想象的现金需求与自身的流动性相比微不足道。

三、我往往让自己的众多分支自主经营,我们不会实行任何程度的监督和监视。我们宁愿承受一些糟糕决策造成的有形代价,也不愿遭受由于僵化的官僚作风而决策过于迟缓或者根本没有决策带来的大量无形代价。

四、我们希望增加员工和分支机构的数量,但绝不允许伯克希尔成为一个充满各种委员会、预算报告和多级管理层的某种巨头。反而我们计划以一批单独管理的中型和大型企业的方式运营,这些企业的大多数决策都在运营层做出。查理和我将把自己的角色限于募集资本、控制企业风险、挑选经理人和制定他们的薪酬。

五、我们没有尝试去讨好华尔街。基于媒体或分析师评论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不是我们喜欢的类型,反而我们希望合作伙伴是因为希望对自身理解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并认同这个企业所遵循的政策而加入伯克希尔。

03

学习笔记——投资哲学

1、我最关心的是:我能从我能看懂的机会里赚钱,能把我最能做对的判断做对。

2、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你第一次就成功了,那就不要费力再去试别的了。

3、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在自己了解且相信的事业之上,而不是将资金分散到自己不懂且没有信心的一大堆公司上,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一定有其限度,就我本身而言,很难同时有两三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让我感到完全的放心。

4、股价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悲观的情绪,有时是全面性的,有时则仅限于部分产业或是公司,我们很期望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喜欢悲观,而是如此可以得到便宜的价格买进更多好的公司,乐观是理性投资人最大的敌人。

5、并不代表不受欢迎或注意的股票或者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反向操作有可能与从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6、大多数的人宁死也不愿意去思考!

7、在伯克希尔,我们相信查理的格言,只管告诉我坏消息,因为好消息绝对会不胫而走,而这也是我们希望旗下事业经理人向我们报告时所采取的态度。

8、笨蛋总是为不合理的事找理由,而聪明人则避而远之。

9、我们的成绩到底好不好,要看整体股市表现而定。

10、我个人不敢保证绩效。

11、能够预测下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建造方舟。

12、当一个问题发生时,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商业中,行动的最佳时机是马上行动。

13、投资时,市场的悲观是你的朋友,乐观则是敌人。

14、价格是你所支付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

15、过去的一年让承保人再次认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承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诺由谁做出。

16、高效是低成本的关键。

17、在我了解你之前,我还更喜欢你些。

18、快速的结算过程是保持市场完整性的关键。

19、任何大型金融机构的CEO必须同样是首席风险执行官。如果我们在衍生品中有损失,那就是我的错。

20、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夸你多棒。事实上,赞扬经常是增长的敌人。因为它束缚你的思维,让你的大脑开放性下降,不会对早先形成的结论进行反思。谨防那些让人溢美的投资举措,伟大的举动通常都会让人觉得枯燥无聊。

21、我们都坚信,拿你已经拥有的和真正需要的东西去冒险博你并不需要的东西,那简直是发疯。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二)
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1967年(上、中、下) 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1967年(上) 按:这一年是巴菲特投资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从格雷厄姆转向费雪/芒格。另外,关于投资...
巴菲特致合伙人信1964
解读:巴菲特致合伙人信系列 – 1961
解读196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RanRan: 致合伙人信(1965 年 1 月 18 日) BUFFETT PARTNERSHI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