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粱种植技术要点

近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 1200-1500 万亩,平均亩产低于 300 公斤。高粱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粒用高粱、糖用高粱和帚用高粱、饲用高粱四种。株高变化范围63 ~ 450 cm之间。根据茎秆的高低可将栽培种分为目前我国栽培的粒用高粱杂交种,株高多为2m左右的中高秆类型,饲用甜高粱杂交种多为3m以上的高秆类型。在高粱的整个生育期间,根据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发育的状况,可分为苗期、拔节期、挑旗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主要生育时期。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44—50℃。高粱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出苗至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拔节至抽穗期为高粱生育的旺盛时期,适宜温度为25—30℃。高粱对土壤PH适应范围为5.5~8.5,最适PH为6.2~8.0。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不仅能抗土壤干旱,也能耐大气干旱。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苗期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期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子”,是高粱需水临界期;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是高粱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高粱种植忌连作,连作一是造成严重减产,二是病虫害发生严重,高粱植株生长高大,根系发达,入土深,吸肥力强。一生中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合理的轮作方式是高粱增产的关键,最好前茬是豆科作物。

精细整地

秋季耕翻,深耕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更后要连续进行耕地、镇压整地作业。

种子处理

1、选种、晒种

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发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2、浸种催芽

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晾干后播种,起到提高出苗率与防治病害的作用。

3、药剂拌种

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适时播种

1、播种期

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

2、播种的深度

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延长。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对出苗同样不利。

3、温湿度

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壤土为15—17%,粘土为19—20%。发芽要求土壤的最低含水量,壤土为12—13%,粘土为14—15%,沙土为7—8%。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群众的经验是“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播量

一般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每亩播量以1.5公斤左右为宜

播种方法

播种法分点播及条播两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把种子均匀播于植沟内然后覆土厚约3公分。条播行间距为50~60cm。无论是点播还是条播都可以机械种植。

合理密植

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粱杂交种,一般适宜密度为5500~8000株/亩,常规品种为5000~6000株/亩。高杆甜高粱、帚用高粱为4400~5000株/亩。

施肥规律

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氮(3.25±1.37)kg、磷(1.68±0.48)kg、钾(4.54±1.14)kg。三者的比例为1:0.52:1.37。

1、重施底肥

高粱种植需重施底肥,亩用35%专用复合肥30-35公斤加有机肥1500-2000公斤

2、轻施提苗肥

成活后施一次人畜粪水加少量尿素作提苗肥。拔节肥,亩用5公斤尿素加1000公斤人畜粪水;

3、巧施孕穗肥

追肥亩用尿素10-15公斤加1000公斤人畜粪水;在高梁灌浆期可适量用尿素加清粪水施用作穗粒肥。一般只进行一次追肥,根据高粱生长发育规律,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更好。追肥时期与数量还应看天、看地、看苗而定。追肥后应及时浇水。

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田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1、间苗、定苗

出苗后3—4片叶时进行间苗,5—6叶时定苗,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是促进幼苗健壮苗、早发的有效措施之一。

2、中耕

苗期中耕2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中耕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消除杂草,减轻杂草危害,拨节后中耕培土促根早生快发,增强抗风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3、除草剂

高粱对许多化学除草剂敏感,应用时注意选择,适量使用阿特拉津效果较好。忌盲目使用除草剂,禁用敌敌畏和敌百虫。

(二)中期管理

拔节至抽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追肥是主要的田间管理措施,掌握高肥地块促控兼备,肥力差的地块一促到底。

(三)后期管理

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子粒产量为生育中心,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等。

主要病虫害

高粱的主要虫害有芒蝇、土蚕、玉米螟、大螟、蚜虫、粟穗螟、桃蛀螟等,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炭疽病、纹枯病、褐斑病等。其中以蚜虫和高粱黑穗病最为严重,应重点防治。

适时收割

高粱灌浆后期,80%的高粱籽粒由白色转为红褐色时可以采,。收割后及时脱粒晒干,否则影响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粱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高粱病虫害如何防治)
种植绿豆高产高效措施
柴胡高产栽培技术
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
胡萝卜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秋季胡萝卜种植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