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个蛎子尝尝鲜(海趣1-3)

旅顺口

老虎滩

赶海的老婆腚朝天

打个蛎子尝尝鲜!

这是我小时候在海边经常听到的“歌谣”。潮水一退,裸露出的礁石便散发出一阵阵鲜味儿,这鲜味是从小鱼小虾小蟹子和海菜丛里冒出来的,但细细品味,最鲜的鲜气是从牡蛎身上飘溢而出。牡蛎别名生蚝,大连人叫海蛎子。由于爱吃海蛎子,甚至称自己说话的声调都是“海蛎子味儿”。

只要退潮,一群群赶海的女人就手持钢制的小刨钩,在礁石上蹶着屁股敲打海蛎子。她们个个都是赶海的高手,刨钩尖每一下都准确地敲进海蛎子壳的缝隙中,再用力一撬,就露出白花花的蛎肉来,鲜美的味道就更冲鼻子了。她们赶紧从腰里掏出一个金黄色的玉米饼子,咬一口饼子,吸一口蛎肉,嘴一咂,那种玉米的香气和海蛎子的鲜味融在一起,真就美死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贫困,饭桌上的咸萝卜瓜子就是常规菜,为此渔家的孩子就用小脑袋顶起锅盖,掰一块玉米饼子,跑到海边的礁石上打海蛎子就着吃。吃得一个个小肚子滚圆,腿胳膊有劲儿,眼珠子铮亮,从不感冒。

城里有钱家的孩子往往学着渔家的穷小子,也跑到海边打个蛎子尝尝鲜,但他们手里拿着的是馒头或面包。可就怪了,海边的蛎子除了就玉米饼子,与别的食物就不对路,而且越是高级的细粮,反而像起化学反应似的,蛎子不但不鲜,却发酸了。于是,城里的孩子们就用雪白的馒头和松软的面包,换渔家孩子手里的粗粮饼子。用粗粮饼子就海蛎子吃,真就是美味,吃得挺有滋味,回到城里后,再也不哼哼呀呀地头痛咳嗽感冒了。

不过,长在礁石上的小蛎子非常坚固,没有高超的打蛎子技巧,蛎钩子往往敲在礁石上。尤其是孩子,没有经验,抡着蛎钩子胡乱地敲打,震得小手发麻,有时将蛎壳打得粉碎,蛎肉和尖锐的碎壳混在一起吃进嘴里,嘴唇和舌尖割破了,弄得小嘴巴“血糊流拉”的。

这时赶海的女人就响亮地哈哈大笑,小馋嘴巴子,吃海蛎壳子!……

不过,礁石下面的水湾里还有大个头的海蛎子,这些蛎子不长在礁石上,所以能随着浪涛滚动,名曰滚蛎子。滚蛎了肉相当肥厚,但味道却差远了。可是城里的笨蛋们不识货,只要看个头大就眼红,都纷纷掏钱抢着买,但回家煮汤却没鲜味儿。没办法,只能用油炸蛎黄吃。不过,城里人其实比渔村里人聪明,他们有科学知识,说是海蛎子含一种什么元素,男人吃了对女人有爱劲儿。渔村里的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在礁石上冻得嘴唇发紫,却从不感冒上医院,原来是海蛎子有宝贝元素呀!

渔村的孩子对大海蛎子不如小海蛎子味道鲜,特感奇怪,有时就问老渔人,为什么同样都是海蛎子,个大的没有个小的味道鲜呢?老渔人就笑道,老天爷就是这么安排的,大的傻,小的精。

孩子们听不懂,却哈哈地笑着,又跑到礁石上去刨小海蛎子吃了。

如今,礁石上很难看到鲜味四溢的小海蛎子了。倘若有小海蛎子露头,整个礁石立即被砸得遍体鳞伤。不过,一些渔村人去城里饭店吃饭时,却惊讶地说,别看海味被打光了,可现在菜味更鲜了。

老渔人却斥责说,你懂个屁,那是人造的味精,化学的味儿,再鲜也没营养!

2傻乎乎的黑鱼

黑鱼长着一副很有学问的形象:大瞪着的眼睛和大圆眼圈,就像架着一副克利克斯近视眼镜。它大概真就觉得自己是个学者,不能混同于一般鱼虾,所以总是浮在海里的中上层,极稳沉地游着,而且还总是瞪着大眼睛,见到什么都要研究研究。

当我“噗通”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所有的鱼都吓得四处逃命,只有傻乎乎的黑鱼呆头呆脑地浮在那里,等着你去捉拿。为此我经常在水下乐得想笑,弄得鼻孔里呛水。你绝对不能想象,大难临头之时,黑鱼竟然如此从容而沉稳,你的鱼枪尖几乎就要触到它的鳞片上,它还是岿然不动,简直就是视死如归。更难理解的是,一条黑鱼被击中了,痛苦地在鱼枪杆上扭动。另一条黑鱼却好奇而傻呵呵地游过来,研究它的同伴怎么会出现这种高难动作,于是我就左右开弓,枪枪不空。在辽东半岛的海边,你就是最笨的笨蛋,在水下也能打到黑鱼。

老渔人年老体弱,他们不扎猛子,而是坐在礁石上或小船上钓黑鱼,那就更容易了,只要找准了黑鱼经常觅食的位置,绝对就会财源滚滚。首先将鱼钩沉到海底,再缓缓往上提几码,让鱼钩在水层中间老练地晃悠。黑鱼见异物,纷纷围上来研究,一对对大近视眼几乎撞到鱼钩上。当一条上钩的黑鱼被钓走,其余的黑鱼并不惊惶失措地逃散,而是大惑不解地继续围在那里,它们不明白伙伴怎么会原地不动地飞升上去,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于是鱼钩再度垂下来时,众黑鱼又好奇地围拢上去亲吻鱼钩,结果是又一条黑鱼腾空拜拜了。它们继续大惑不解,更以为这是奇妙。没办法,只好一条又一条地被“研究”上去。渔人都有这个经验,只要在一个地方钩到一条黑鱼,紧接着就会一条又一条,前赴后继地咬钩。这些傻乎乎的家伙就像在下面排队等着你来俘获。有时渔人性急,突然提钩,往往也会“挂”上一条黑鱼。

黑鱼虽黑,但煮出来的鱼汤却是雪白,喝一口鲜气四溢的黑鱼汤,保准能鲜你一个斤斗!

3狡猾的牙鲆鱼

牙鲆鱼在我们辽东半岛叫“牙偏鱼”,因为从形象看,它长得嘴歪牙斜挺滑稽。然而这种鱼是做生鱼片的最佳原料,也就是说生吃比熟吃味道更鲜。所以,我们海碰子在水下见到它,眼睛都为之一亮。

但牙鲆鱼非常狡猾,决不像黑鱼那样呆傻,也不像武士蟹那样张狂。这家伙像树叶一样扁平的身子,每时每刻都紧贴着水下底层沙土,几乎和沙土溶为一体,即使这样,它还不放心,不断巧妙地扇动周身的鳍翅,涌起的细沙就会天衣无缝地遮盖住它。这种保护应该说是相当绝妙了,但它还是胆战心惊,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一束光线的晃动,一个黑影的闪现,一点声音的传导,都能使牙鲆鱼万分惊慌,并且随时准备逃跑。它逃跑的速度疾如闪电,甚至比闪电还快;明明是在礁石的这一头,刷––––就在礁石的那一头;一样的姿势一样的形象,使你怀疑它本来就在礁石的那一头。

问题是牙鲆鱼无论怎样伪装和掩盖,却总是自作聪明地将两个小眼睛露在沙土外面窥视。聪明反被聪明误码,这就使它倒了大霉。在水下,你只要发现灰蒙蒙的沙子上有两个小亮点儿,就知道那里潜伏着一条牙鲆鱼。没有经验的海碰子看到牙鲆鱼的眼睛,就用鱼叉直刺牙鲆鱼,这往往会落空,因为狡猾的牙鲆鱼逃跑速度太快了,你明明刺它的脑袋,但叉尖到达时,却是在鱼的尾巴后面。当然,人总比鱼狡猾,我们很快就总结失败的原因,再见到牙鲆鱼时,就将鱼叉瞄准鱼头前面半尺远猛刺下去,牙鲆鱼见到鱼叉的闪光,猛地往前一冲,却正好撞到鱼叉上。

牙鲆鱼吃起来也方便,它中间整整齐齐一排骨刺,用快刀剥开,便上下揭起两张肥厚的肉片,甚好摆弄。那肉片鲜亮而富有弹性,再切成小薄片,放在醋酱蒜泥辣芥香油等佐料里一杀,鲜香味倏然爆出。更妙的是,越吃越香,吃得都喘不过气来还想吃。更奇妙的是,无论你吃多少,肚子却一点也不觉得胀。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农村大集上购买这几种“冷冻鱼”要慎重
渔讲堂丨这几个海钓牙鲆鱼的技巧,简单!易学!还实用!!
你以为春季只适合钓鲫鱼吗?其实现在也是钓嘎鱼的黄金季节。眼下嘎鱼非常肥美,钓上几条让家人尝尝鲜是必须...
漠斑牙鲆鱼的养殖技术
如何钓黑鱼
银滩老渔民教你赶海 一学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