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多年来中国的水电之路 「完结篇」



2000年以来至今

2000年1月,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区的开发,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民中国伟大的战略大计从此拉开了序幕。

西部,这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在比较薄弱的区域,覆盖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积达到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21年第7次人口普查人口达到3.82亿,占全国的27.1%,其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早在“三线建设”时期,曾经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在西部落地,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各种原因,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大,极其不平衡,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均衡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在西部大开发宏达战略中,“西电东送”作为标志性工程在西部大地上纷纷开展起来。最终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冀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的能源网络布局。这其中包含很多其他能源领域的工程,如火电,本文只会摘取水电相关的工程来做介绍,围绕清洁能源这个美好愿望宣传下去,宗旨在于希望未来社会不再有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电力项目,尽管输出的电再美妙,也难以消除污染背后的持续危害。


长江,滋养了几千年中国人的世界第三大河,承载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印记,一个世纪大工程横空出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峡工程。

早在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批准建设三峡电站,1994年破土动工,削平了18座山峰,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上,切开一道深度176米凹槽型航道,并迫使一条小路穿过坝区左岸的群山。建设中们在岩体中布置了17万根锚杆和2000多条锚索,每根60多米的锚索没法机械化操作,只能靠80多人从5公里外的车间扛到工地,再抬到50米高的脚手架,然后一寸一寸推进打好的孔洞。并迫使一条小路穿过坝区左岸的群山。经过9年的艰难建设,在新世纪的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从设想筹建到落成,一路争议相伴,最终突破层层困难,建造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全貌
三峡船闸建在三峡大坝左边的群山中,是世界上规模空前、规模最大的二车道、双线五级船闸。大坝水库正常水位高于海平面175米,船闸最低水位高于海平面62米,水位下降113米。三峡船闸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线路,相当于一条双车道公路,一条线路向上,一条线路向下。其中南线为通航段,北线是发电段。两条线路在长江南岸和北岸相距约40公里,且平行于江岸分布。每一排锁都有5个闸室和6个人字闸门;相邻的闸室高度相差为22.6米,其中5个闸室呈楼梯状排列。

三峡船闸
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的船闸之一,其单级闸室最大工作头45.2米,最大通航流量5.67万立方米/秒。船闸人字门是真正的“世界第一门”,单扇门宽20.2米、高38.5米、厚3米。它既要承受巨大的闸门压力和闸室水流冲击力,又要保证人在开启后不出现脱轨、侧翻等危险情况,人字门的骨头相当于两个篮球场的大小,重达850吨以上。

三峡工程全长280米,网宽3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峡工程,可同时容纳六艘3000吨的船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承建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右岸泄洪建筑物工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混凝土结构闸门之一。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2021年累计发电1036.49亿千瓦时,再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首次打破了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创造的年发电量记录,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17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685.8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氮氧化物2.02万吨。

三峡大坝
200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溪洛渡水电站,随后2005年底三峡总公司在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正式开工,2013年7月首批机组发电,2014年6月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及导流建筑物等组成,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最大坝高285.5米,共安装18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是世界首座千万千瓦级高拱坝电站,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三个梯级,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二的巨型水电站。

溪洛渡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50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1.5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16亿吨。与乌东德、白鹤滩、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梯级电站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溪洛渡水电站全貌
2015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核准开工,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大幕。在炎热的金沙江河谷,大坝修筑、地下厂房开挖马不停蹄。

2019年12月16日,地下厂房进入重大建设阶段——机组最重要组件、重达2100吨的首台转子成功吊装。随后,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转子陆续吊装到位。2020年5月,270米高的大坝全线浇筑到顶。2020年6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部机组投产后将成为南方电网供电范围内调管的最大水电站,有效缓解当前广东电力供需趋紧局面,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清洁低碳电力供应比例,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保障。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3050万吨、二氧化硫10.4万吨的排放,不仅可以缓解受电地区能源短缺局面,还能大幅减轻环境污染。

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电站共安装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已投产单机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

乌东德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道,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

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17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去年6月28日安全准点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今年5月20日机组总装工作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已投运机组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过265亿千瓦时,后续机组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白鹤滩水电站的电能将分别通过“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两座±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送,为江苏、浙江两省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有效提高该区域的清洁能源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能够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目前,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水电机组已达到110台,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基本建成,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白鹤滩水电站全景
白鹤滩水电站被称为是中国制造的巨型水电站。水电站里有16台中国制造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它们是水电站的核心设备。大坝建成后,江水会被拦截,从山体两侧的进水口导向地下厂房,这16台机组就安装在这两个地下厂房里,在这里水流带动机组运行。当1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时,一天的发电量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三峡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5号机组
白鹤滩水电站投入使用后,每年平均发电量约为624.43亿千瓦时,一天的发电量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00万吨,减排约6500万吨二氧化碳、60万吨二氧化硫,相当于少建近6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

新世纪以来,水电站那真是下饺子般一座座浮上来,数量之惊人,工程之巨大,这也是国家蓬勃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如今,我们作为见证者,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建成投产,一次次惊爆我们的双眼,“基建狂魔”时刻振奋人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难免感慨现在所处的时代,期待更多伟大的工程在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拼搏下传承发扬下去,让祖国更加灿烂辉煌。


来源:「E小水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通过启动验收
白鹤滩水电站第十三台机组顺利投产
中国能源体系的建设——水电篇
我国正在建设的这项超级工程 创造多个世界第一!
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仅次于三峡 世界第二 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每年发电624亿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