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连旧影(9)——教育、体育、医疗篇
2019-09-25 18:04

一百年前,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

189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 实行军事统治。

1896年, 清军重新接收金州和旅顺。

1898年,沙俄取代日本侵占大连。1899年,在今大连地区设关东省,又称关东州。同年7 月,沙俄将青泥洼改为达里尼特市。

1904年 2月,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9月,战败的俄军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为日本殖民地。

沙俄侵占旅大时期,关东州租借地(含违约 扩展部分)面积3200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大连地区后又扩展至总面积3426平方里。

大连圣德寻常高等小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办的六年制附设高等科小学,1927年4月成立。校址在今沙河口区东北路(该楼建于1929年10月20日),现为东北路小学。

大连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第一所六年制附设高等小学校。1907年3月建立,1915年9月改称大连高等小学校。

1906年成立的旅顺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

大连早苗高等小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二年制高等科兼补习科小学,1929年4月正式成立授课,初借用伏见台寻常小学校和圣德寻常高等小学校舍,同年9月迁入新校舍。校址在今西岗区五四路82号(该楼建于1933年),现为大连教育学院。

大连西岗子公学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两级小学,1922年4月成立,校址在今西岗区北京街,现为大连市第一中学。

大连伏见台寻常小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第一所六年制日本人小学校,1907年3月建立,初称寻常高等小学校、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是专门招收日本儿童的初等学校。1915年9月改称大连高等小学校,1918年7月改为是名。校址为今西岗区欢胜街3号,现为大连实验小学。

大连沙河口第二小学校。

大连朝日寻常小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日本人六年制小学,1915年4月成立,校址在今中山区保定街2号(该楼建于1915年,初为二层,后加建一层),现为大连轻工学院招待所。

1913年起日本殖民当局将农村地区的初级小学堂和蒙学堂(启蒙)统称为普通学堂,图为亮甲店普通学堂校舍和部分师生。

旅顺鸭鸬嘴普通学堂的师生。

大连第一中学: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五年制日本人中学,1917年3月建立,初名大连中学校,借用大连高等小学校校舍授课,1918年新校舍投入使用,1923年12月改为是名。校址在今西岗区欧胜街7号,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北楼。

大连第二中学: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五年制日本人中学,1924年4月成立,初为四年制,后改为五年制。校址在今西岗区五四路26号,解放后曾是大连大学医专门学校,现拆除改建为“春天花园”小区。

大连西岗子公学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两级小学,1922年4月成立,校址在今西岗区北京街,现为大连市第一中学。

大连商业学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中等专业学校,1923年4月建校,初为三年制,后改为四年制,附设有学制一年的专修科。校址在今西岗区北京街,现为大连第一中学。

大连高等商业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私立高等专科学校,1936年11月建成。校址在今西岗区保健街42号,现为大连市第36中学。

大连协和实业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对中国学生进行商科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1940年开设夜间专修科,学制一年,1943年改称大连协和实业公学校,学制四年。校址在今沙河口区振工街。

大连神明高等女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日本人五年制中学,1914年3月建立,最初承接私立大连高等女学院学生84名。校址在今中山区解放街10号(1917年5月7日竣工),解放后曾被中共大连市委用作为办公楼,现已拆除改建居民小区。

大连弥生高等女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日本人中学。始建于1919年2月,原名大连市立实科高等女学校,1922年改学制以普通科为主,附设实科,1926年6月改为关东州公立高等女学校,1928年4月改为是名。校址在今中山区福寿街,大连解放后曾被用作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校舍。

金州女子高等公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普通女子中学。1939年4月设立,是当时大连地区唯一接收中国女学生的中学。校址在今金州区城内。

旅顺高等女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暑期官立五年制中学,1910年4月设立,附设有一年制补习科。校址位于今旅顺口区文化街28号。

旅顺高等公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中学和师范学校。1932年4月设立,分为中学部(五年制)、师范部(四年制),附设公学堂(完全小学)。是当时大连地区唯一招收中国子弟的男子普通中学。校址位于今旅顺口区新市街。

旅顺师范学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中国人师范学堂。1916年设立,是当时大连地区唯一的培养中国学生的师范学校。1932年4月作为师范部并入新设立的旅顺高等公学校。

旅顺高等公学校师范部的开学仪式。

旅顺中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日本人五年制中学,1910年5月设立,是大连地区第一所日本人中学。校址在今旅顺口区斯大林街30号(该楼建于1909年12月)。

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工科高等专科学校,1922年5月,在南满洲工业学校的基础上设立。学制三年,设建筑工学和机械工学两个学科,有建筑、土木、农业土木、矿山、应用化学、电气、通信和机械共八个专业。校址在今西岗区中山路158号(该楼1913年9月竣工),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满铁大连铁道学院,位于今中山区鲁迅路38号。该楼建于1913年,时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本社别馆”,解放后为沈阳铁路局大连卫生学校,现已拆除重建。

旅顺工科大学: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六年制大学。1926年4月在原旅顺工科学堂的基础上成立,初隶关东州,后隶属于日本驻伪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设有本科工学部和大学预科以及预备科。工学部(三年制)设机械、电气、冶金和采矿专业,采取学科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学生可自由选择学;大学预科(三年制)为升入本科工学部讲授必需的高等基础课程;预备科(一年制)系专为中国设置,修业及格可直接进入大学预科。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停办。校址在今旅顺口区新市街。

图为1924年4月的旅顺工科大学主楼,现为海军驻旅顺某部医院。

1924年由日本关东厅和满铁出资成立“在满日本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编纂“关东州”和满铁附属地学校的统一用书。

公学堂(中国人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的日籍地理教师公然宣讲“满洲”不是中国的领土。

图为被肆意篡改的“日俄历史”和“满洲史”教科书。

1943年6月公布、1944年实施的《关东州人教育令》,把日语称为“国语”;把日本历史称为“国史”,毫不掩饰其进行殖民“同化”教育的本质。

每日必修的主要科目是日语,这是当时公学堂(中国人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进行殖民奴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1938年南金书院的日语练习会。

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中国人两级小学,初为私立。最早称“南金书院”,始建于1773年,1815年改称“明伦堂”,1869年重建,复称“南金书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停课,1904年12月由金州士绅集资重建,称“南金书院民立小学堂”。1906年,殖民当局将其改为官立公学堂,称是名,分初小、高小两级。

日籍教师在“训导”时,严格要求中国学生静听。

1938年10月10日,在旅顺磨盘山修建关东神宫时,中日学生参加“勤劳奉仕”活动的情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育进入“战时体制化时期”,对学生进行“大东亚圣战教育”成为殖民教育的当务之急。图为满铁大连铁道学院的学生青年队组成仪式(1940年2月5日)。

在瓦房店小学校寄宿的日本小学生。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学习环境比日本本土还要优越。

参加军事训练的日本青年学生。

1905年第一批来大连任教的日本小学教员。

南金书院民立小学堂是大连地区最早的公学堂,1904年12月由金州绅士集资在因中日甲午战争而停课的南金书院重建。1906年日本殖民当局将其改为官立公学堂,分初小、高小两级。公学堂是中国子弟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

1906年10月,南金书院民立小学堂更名为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

1921年大连中华青年会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大连中华青年会会立小学校,该校的创立打破了日本殖民当局垄断办学的局面,开了中国人在大连自主办学的先河。图为1924年11月1日该校部分师生的合影。

大连中华青年会会立小学校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图为该校学生在表演歌舞剧《月明之夜》。

图为大连伏见台公学堂课堂授课时的情景。

大连伏见台公学堂: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立的中国人两级小学,1906年6月创办,校址在今西岗区广和街。

1922年中国人自主创办的中华三一学校成立,1924年共产党人李震瀛(后排左二)曾在此任教,该校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之一。

1927年在大连举办的东北地区首次国际足球比赛,大连中青(由大连中华青年会1921年组建的业余足球队)与隆华(1925年由中国人组建,接受中国厂商资助的业余足球队)联合组成大连中华队,与日本国家队(早稻田大学)对垒,图为比赛前场面。

刘长春(1909-1983):辽宁大连小平岛人,自幼好动,小学时即显露出短跑才能。1927年入东北大学,193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1932年,拒绝伪满洲国的派遣,接受张学良的资助,以中华民国唯一代表的身份于同年7月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短跑比赛。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中华民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创造出10秒7的国内纪录,并保持了25年之久。1936年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42年起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东北中心大学等。建国后,任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授。先后担任过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图为刘长春在赛场上的英姿。

成立于1935年的大连运友足球队,1938年首次参加秋季足球联盟循环赛,获乙组冠军。

1920年大连中华青年会武术部成立。1921年举办第一期武术训练班,1923年起在西公园(劳动公园)开办露天武术授课班,图为该部教职员工及学生合影。

1921年3月10日,大连第一支有组织有影响的正规足球队——中华青年会足球队成立。图为全体队员合影。

大连运动场:位于今西岗区五四路,始建于1926年5月,1928年3月27日竣工。设有看台、内、外场地、游泳池等设施,看台可容纳观众2.5万人,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1935年在北看台上建棚顶。现为大连市人民体育场,游泳池已拆除。

旅顺运动场位于旅顺植物园南侧,是沙俄统治时期人工填海建造的。日本统治时期曾多次扩建该运动场。

1923年大连赛马俱乐部成立,初设市内奥町(今中山区民生街),1924年迁至越臣町(今中山区玉光街)。此照片摄于1933年,门前张贴着为庆祝赛马俱乐部成立10周年而举办赛马活动的广告。

西公园内的(劳动公园)大连赛马俱乐部乘马部。

赛马场内的比赛场面。

1924年高尔夫球由欧美传入大连后不久,满铁便在今星海公园以北建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场,并成立了高尔夫球俱乐部,供日本人和西洋人健身休闲。

现星海湾一带,依山傍水的秀丽之所,被满铁占为会社宿舍和高尔夫球场。

大连游泳馆,日本人娱乐健身的场所。

大连中央公园(今劳动公园)内的棒球场(今火车头体育场)。

大连北公园(今北海公园)内的网球场也是日本人健身活动的固定场所。

为补偿军费、支撑战争,1940年日本统治者在大连举办“国防献金大相扑”活动。

大连病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综合性医院。1907年4月建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1926年扩建,1929年4月起改为财团法人独立经营。院址初在今中山区胜利桥北,1926年迁入位于今解放街6号的新址(该楼于1925年12月建成)。新院建筑面积近五万平方米,楼舍设计风格独特,采光良好,在当时被誉为“东洋第一”。该院附设有沙河口分院、同寿病院、金州分院及护士养成所、助产妇讲习所。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停办。现为沈阳铁路局大连医院。图为1926年落成的大连病院新楼北面。

图为1926年新落成的大连病院主楼全景。

同寿医院是满铁大连医院的三所分院之一。

瓦房店满铁医院。

旅顺红十字医院是1907年日本关东都督府在原沙俄红十字医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的。

大连妇人病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专科医院。1905年建立,1908年迁入八幡町(今中山区自卫街),隶关东都督府。主要对从事娼妓、艺妓、舞女、女招待等特殊行业的妇女进行健康诊查和治疗,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停办。

大连圣爱病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教会医院。1906年成立,初称基督教惠慈病院,1915年3月改称大连惠慈病院,1930年改称是名。附设有西山分院(今沙河口区黄河路西段,专门收治精神病人,现为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所在)。经费来源为日本关东局及社会恩赐惠慈资金。院址位于播磨町(今中山区延安路),1945年日本战败后停办。

大连关东卫生局,即关东保健馆,成立于1935年。位于今西岗区中山路136号,该楼建于1938年,曾被用作大连市儿童医院,现已拆除。

1908年日本殖民当局在今寺儿沟地区建立海港检疫所。1913年又投资扩建增加设备。图为大连检疫所。

1908年大连宏济善堂将小岗子医院(大连华商公议会建于1907年)作为其附属医院,设病床30张。

大连疗病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专科医院,1910年建立,由关东州厅管辖。主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收容和治疗。院址初在向阳台(现智仁街)后迁至傅家庄。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停办。

博爱医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中国人私营综合性医院。由台湾人、医学博士孟天成于1917年创办。由于经营得法,规模不断扩大,1942年扩建后医院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有病床440张,医护人员122人,并在甘井子和奥町(今中山广场附近)设分院二所。院址在今大连西岗区宏济街4。日本战败投降后被无偿捐给大连市人民政府。现为大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原楼已拆除)。图为1942年扩建后的博爱医院正门。

普爱医院: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中国人私营医院。陈英于1925年创办,院址初设在浪速町(今中山区天津街),后迁至位于今中山区民生街处一新建欧式5层楼房内,院内设施均仿照西欧模式,在当时中国人开设的医院中较为先进,故而闻名于东北医界。

孟天成(1882-1966),字学孔,台湾台南人,早年就读于台湾总督府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11年来大连任职于满铁大连病院。1912年任关东都督府警察医院嘱托,1913年任大连红十字救护所所长。后入奉天(今沈阳)南满医学堂学习,1916年毕业。1917年在大连开设博爱医院。1937年获南满医学堂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人民呼声报》上发表声明,将博爱医院及附设分院、宿舍、药品、资料等全部财产捐献给大连市人民政府。后被任命为大连市公安总局医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215医院院长等职。

陈英(1893-?),号逸丞,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大连普爱医院创始人、院长。早年寄居台湾,1922年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医学专门学校。同年7月被大连博爱医院聘为副院长,同年10月任日本红十字会大连支部嘱托。1924年与孟天成合资经营博爱医院,任儿科主任。1925年独资创办大连普爱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顺新说(六十九)关东法院|伊藤博文|关东法院|地方法院|安重根|旅顺新说|高等法院
《大连会》的大连市史年表
天津学校沿革
日占青岛时期的五所日本小学
国中之国:“关东州”——日本如何殖民统治中国大连?
【历史珍闻】“纸灰档案”首次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