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概要设计说明书

1 简介

1.1 目的

这部分要描述文档的目的。应该指明读者。

1.2 范围

1.2.1 软件名称

对软件命名

1.2.2 软件功能

解释软件产品将完成或不完成的功能(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参考相关文档)

1.2.3 软件应用

描述软件的应用领域(可直接描述也可以参考其他软件文档)

2 第0层设计描述

2.1 软件系统上下文定义

本节描述待开发软件系统与外部实体的关系,可以使用系统结构图来描述系统结构和交互关系。

外部实体属性描述只限于软件设计和描述相关的属性。考虑到描述的完整性,可参考相关软件实体文档,如OS程序员手册。

2.2 设计思路(可选)

2.2.1 设计可选方案

对本软件系统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确定所采用的方案。

2.2.2 设计约束

1. 遵循标准

描述本软件所遵循的标准、规范

2. 硬件限制

描述本软件系统实现的硬件限制

3. 技术限制

描述本软件的技术限制

2.2.3 其他

描述其他有关的设计考虑

3 第一层设计描述

3.1 系统结构

如果本文档是针对增强开发/小特性的设计,继承了原有的系统结构,那么应拷贝原有的系统结构说明,如系统结构图和相应的文字说明,然后在一层设计中明显标识出新增功能在原有系统结构中的位置(属于原来哪一个模块的新增功能,与原有各模块之间有什么交互)。在后续的业务流程说明、模块分解描述、依赖性描述和接口描述中,如果与本次增强开发/小特性无关的,可以不再重复描述,如果有关联的,应该拷贝原有的设计说明,在此基础上再说明更改的内容。

3.1.1 系统结构描述

这里要描述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可以使用结构图、层次分解图或包图来描述,并应说明系统结构划分的原则(例如,基于标准、协议所规定的体系结构,来自于分析模型的结果,或者基于原有体系结构的结果)。对于使用分析模型的体系结构,应说明分析类的职责及相互关系。

3.1.2 业务流程说明

描述系统架构模块/分析类之间的动态交互,来说明用例模型中的典型用例场景,以体现系统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建议采用Sequence图、Collaboration图等来描述。

3.2 分解描述

本节描述系统中的子系统和模块。

3.2.1 模块/子系统1描述

不要直接写“模块/子系统1”,用简短的词语命名模块/子系统。

按照以下格式描述:

1. 简介

2. 功能列表

3.2.2 数据设计

本节描述系统中的数据结构。

外部数据实体不必描述。

1. 数据实体1描述

按照以下格式描述:

标识:

类型:

目的:

3.3 依赖性描述

本节描述系统中的子系统,数据结构,模块,进程等设计实体间的关系。

依赖关系描述可以使用文字,结构图,(交互)事务图。

3.4 接口描述

本节描述软件系统中设计实体(如子系统,模块,进程)的接口.

I接口描述可以使用接口文件,参数表。

对于外部实体只有同被描述软件相关的接口才需描述。

接口可以是函数调用、事件、消息、信号等。

3.4.1 模块/子系统1的接口描述

对每个接口按照以下格式描述:

名称:(接口名称)

说明:(对接口的简短说明)

定义:(接口原型定义,说明接口类型及相关参数)

4 第二层设计描述

L1中定义的每个模块的进一步设计在下面的章节进行描述。对层次比较多的模块,可以增加设计层次,最终要说明对应于最小分解模块的具体设计类(包括其public属性和public方法)。

对每个模块重复使用下述的格式。

4.1 模块1名称

不要直接写 “模块1名称”,用简短的词语命名模块。

如果本文档是针对增强开发/小特性的设计,继承了原有的二层模块结构,那么应拷贝原有的模块结构说明,如包图/类图和相应的文字说明,然后在二层设计中明显标识出新增功能在原有模块结构中的位置(属于原来哪一个子模块/设计类的新增功能,与原有各子模块/设计类之间有什么交互)。在后续的功能实现说明和设计类定义中,如果与本次增强开发/小特性无关的,可以不描述,如果有关联的,应该拷贝原有的设计说明,在此基础上再说明更改的内容。 对更改的设计类应该给出类的完整定义,再标识出更改的属性和方法。

4.1.1 模块设计描述

描述模块分解,例如每个子模块的功能定义。定义出具体的设计类,用类图来描述其相互关系,并说明所采用的设计模式。

对每个类重复使用下述的格式进行描述。

1.类名

按下面的格式对每个设计类进行说明。

1)CI标识

说明该类的配置项标识(用于需求跟踪,配置项的命名方式在CMP中已定义。一般为:产品名_模块名_类名,如果在类的命名中未包括前面两部分)。

2)简介

简单介绍该类的功能。

3)类定义(Optional)

如果该类在前面没有定义,使用类图、伪代码描述该类的类定义,需说明该类的所有public属性和public方法。

4.1.2 功能实现说明

使用Sequence图、Collaboration图等来说明这些设计类之间如何交互,实现本模块的典型功能。

5 数据库设计(可选)

本节列出所有的数据存储类的实体(表、存储过程、触发器等),详细描述实体的内容和并列出全部属性。对每个属性,详细描述其数据库、数据大小、特定约束。实体的所有约束及实体间的关系也要注明。

5.1 实体定义

5.1.1 分解描述

阐述设计思路及约束规则。

详细定义每个关键数据表、视图中的各个字段属性、存储要求、完整性约束、功能、注意事项,静态数据表可考虑定义初始配置记录。

5.1.2 内部依赖性描述

使用E-R图描述实体间的关联依赖关系,分析对存取空间、性能、完整性的要求。

5.2 行为定义

5.2.1 分解描述

根据功能或其他方式对存储过程/触发器进行归类,便于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并说明每类存储过程/触发器主要功能。

详细定义每个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功能、输入输出参数、返回值、返回的记录集、依赖的数据表和存储过程,以及一些特殊要求(比如需要启用事务等)。

5.2.2 外部依赖性描述

描述与其它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5.2.3 内部依赖性描述

描述存储过程间、存储过程和数据表/视图间依赖关系。

6 组件视图

6.1 系统运行组件

使用Component图、deployment图来描述系统的运行组件(EXE文件、DLL等),及其网络部署情况。

6.2 文件组织形式

描述源代码文件的目录结构(文件夹中各个目录下应存放什么文件)。

7 进程视图

本节描述将系统分解为轻量级进程(单个控制线程)和重量级进程(成组的轻量级进程)的过程。本节按照各个通信或交互的进程组来加以组织。说明进程之间的主要通信模式,例如消息传递、中断和会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概要设计报告
对架构设计的想法 -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确认:需求规格说明书
件的系统架构设计应该达到怎样的深度? --IT知道网(http://www.itwis.c...
结构设计检查表
概说概要设计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