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兴梅花名胜考
userphoto

2022.07.09 江西

关注

      江苏省宜兴市, 汉时称阳羡, 六朝至隋称义兴,属昆陵郡, 宋改名宜兴, 清雍正时分为宜兴、 荆溪二县, 民国间又合为宜兴县。 宜兴地处江苏省南部, 与浙江长兴、 安徽广德接壤。 唐以来宜兴属常州府, 近年改属无锡市。 境内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 东濒太湖, 溪流湖泊纵横,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 水量充沛,比较适宜梅树的生长, 在古代梅花的种植上占有一席之地, 产生了一些观赏栽培的名胜风景, 其中最为著名的颐山陆希声的梅花坞与县南的石亭古梅。

一、 陆希声颐山梅花坞

       陆希声, 吴县人, 为当地著姓。 五世祖陆元方, 唐武后朝宰相。 四世祖陆景融官至工部尚书、 东京留守。 希声博学, 通《易》 、 《春秋》 、 《老子》 , 论著甚多, 兼善书法。 僖宗朝尝为右拾遗, 数上书言事。 昭宗闻其名, 召为给事中, 拜户部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不久以太子少师罢。 僖宗朝后期, 陆希声深感社会危机四伏, 遂筑室隐居阳羡(今江苏宜兴)君山之阳, 号君阳遁叟, 著《君阳遁叟山居记》 。 所说君山, 即荆南山,俗称铜官山。 而陆氏当时实际隐居湖湫, 今宜兴市湖口镇, 在君山即铜官山东南, 即所谓“君山之阳” 。 陆氏隐居地, 自为其名, “名其山日颐山, 溪日蒙溪, 将以颐养蒙昧也” (《君阳遁叟山居记》 , 《唐文粹》 卷七五, 四库本)。 陆氏所名之颐山, 古称在县东南(实际在县南)三十五里, 即今宜湖袱镇北偏。 据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记载, “自著《君阳山记》 一卷, 叙其景物、 亭馆略有二十余处如辋川, 即为兵火所焚毁矣。 后为相, 既罢, 迫凤翔李茂贞兵, 避难死道上, 盖不能终有其居也” (叶梦得《避暑录话》 卷上, 四库本)。 史能之《咸淳昆陵志》 也称陆氏于一带山水细节, “穷幽极深, 间得其胜, 辄命以名, 如鸿盘、 云磴、 伏龟台、 腾螭石、 讲易座、 观妙庵之类, 凡二十有七, 皆以绝句纪之” (史能之《咸淳昆陵志》 卷二七, 台湾中国方志丛书本)。 今存《阳羡杂咏十九首》 , 所咏另有桃花谷、 松岭、李径、 茗坡等名目, 其中有“梅花坞” 一景: “冻蕊凝香色艳新, 小山深坞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 羞共千花一样春。 ” (《全唐诗》 卷六八九, 四库本)可见是一处山坞地形, 内植梅花。 此诗值得注意, 通常都认为是北宋孤山隐士林逋的咏梅开创了梅花与隐士之间的紧密相连, 从而赋予梅花以高雅幽逸的品格意蕴, 但在林逋之前, 身处唐末乱世的陆希声在这首诗中已明确地把梅花作为自己隐逸生活的点缀, 通过梅花凌寒独放, 超越群芳的品格寄托自己山林隐逸的志趣。 虽然只是单篇短章, 不像林逋那样“孤山八咏” 连篇累牍, 但其中隐逸品格之象征立意却极其鲜明, 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在咏梅史上, 在梅花的审美文化史上是值得书写的一笔。

      遗憾的是, 陆希声的梅花坞乃至于整个颐山风景、 亭馆好景不长。 从前引叶梦得的叙述可知, 陆氏所居不久即毁于兵火。 北宋中期宜兴人蒋之奇(1031-1 104)(题希声宅》 : “二十四亭芜没尽, 溪边犹有故时桥。 ” (《咸淳昆陵志》 卷二七)可见此时仍有少量遗迹残存, 南宋以来文人凭吊题咏之作虽代不乏人, 但实际遗迹已是无足可据, 历代府县地方志也只在“颐山” 、 “陆相山房” 等条目下转录故籍记载, 聊存一名而已。

  

  

  

  

  

  

  

  

  

  

  

  

二、 石亭古梅

       关于石亭, 宋元时有关记载便有分歧。 史能之《咸淳昆陵志》 卷二七: “西石亭在县东南十五里, 地产藓梅, 枝干奇古, 即苏文忠所谓'幽香(引者按: 香应为人)收艾纳’ 是也。 陈克有'石亭梅花落如积’ 之句。 ”元初周密《癸辛杂识》 (四库本)续集卷下: “宜兴县之西, 地名石庭, 其地十余里皆古梅, 苔藓苍翠, 宛如虬龙, 皆数百年物也。 有小梅仅半寸许, 丛生苔间, 然着花极晚。 询之土人, 云梅之早者皆嫩树, 故得春最早,树老则得春渐迟, 亦犹人之气血衰旺, 老少之异也,此说前所未闻。 梅间有小溪流水, 横贯交午。 桥下多小石, 圆净可爱, 时有产花鸟及人物者, 近世以来则有骑而笠者, 盖天地之气亦随时而赋形, 尤可异也。 ”

       首先是地名, 有西石亭与石庭之不同, 而此前宋人诗文咏记之作中多称石亭, 后人言及也多称石亭, 可见所谓石庭或为音近而讹。 其次是方位, 前者称在东南, 后者称县之西。 宋人提及石亭方位最为明确的是周必大《泛舟录》 , 周氏乾道三年(1167)游宜兴城南诸山, 由香山西行访静乐寺, 上铜棺山, 登山之顶峰使岭, “俯视县郭, 仅成聚落, 隔湖及众瀹, 一一可指, 眼界廓然。 雨后下岭尤险, 几不能容足。 过西石亭, 梅树满林, 邑人游赏处也。 至山门始出大路, 暮夜抵郭内。 ” (周必大《文忠集》 卷一六八, 四库本)周氏此行由香山西行, 登铜棺山, 傍晚返归县城。 铜棺山, 后作铜官山, 据《咸淳昆陵志》 卷一五记载, “君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旧名荆南山, 高三百三十仞, 麓周八十五里……俗号铜棺山” , “香山在县南三十五里” 。 日色向暮, 由铜棺山返城之路不会再折向东南, 而石亭正在由铜棺山到县城的沿路。 因此, 《咸淳昆陵志》 所说“东南十五里” 当为“西南十五里” 之误, 而周密所说在县之西, 也只是大概言之。 从周必大的记载可知,西石亭的名称应更为正式, 所谓石亭乃简称而已。 是否当时县东南有对应之东石亭的地名, 也未可知, 所谓“东南十五里” 或因此混淆而误传。

      石亭梅花之盛由来已久。 北宋苏庠(1065—1147)《菩萨蛮・宜兴作》 : “北风振野云平屋, 寒溪淅淅流冰谷。 ……何必苦言归, 石亭春满枝。 ” (《全宋词》 第658页, 中华1965年本)此词虽未明言梅花, 但从所写寒溪冰谷之氛围, 可知所说“春满枝” , 当指春色第一的梅花。 时代稍晚些的陈克(108l一?)《阳羡春歌》 是第一首明确写及石亭梅花的文学作品, 诗中罗列了一系列阳羡春日风物名胜, 开篇第一项即是: “石亭梅花落如积。 ” (《全宋诗》 卷一四)。 此诗《全唐诗》 作李郢诗, 不足信)其《好事近》 词“寻遍石亭春, 黯黯暮山明灭。 竹外小溪深处, 倚一枝寒月 。 ” (《全宋词》 第829页。《荆溪外纪》 卷一二该词有题作《石亭探梅》 )与苏庠《菩萨蛮》 一样, 应同属石亭咏梅之作。 由此可见早在北宋后期, 石亭梅花已颇为繁盛。

       南宋时石亭梅花盛况当有所发展, 前引周必大《泛舟录》 称石亭为邑人赏梅之地, 同时邻县溧阳人李处全(i13l—1189)(水调歌头・前篇既出……》 有“犹记石亭攀折, 浑似扬州观赏” (《全宋词》 第1730页)之句, 外方人士已闻名前来游赏, 可见石亭已成了远近知名的赏梅胜地。

      元代以来, 石亭梅花依然盛名不衰。 元末王冕题画《梅先生传》 一文中把石亭与“清江、 成都、 罗浮、 庾岭、 孤山” (王冕《竹斋集》 续集, 四库本)相提并称, 视为赏梅的名胜代表。 同时顾德辉(?一1369)(元日》 诗:“空余腊月 酒, 拟访石亭梅。 ” (《佩文韵府》 卷十之一“石亭梅” , 四库本)元末明初邑人马治《石亭梅》 : “步出南郭门, 缭绕石亭路。 世难寒梅花, 虽新亦异故。 连云二十亩, 照眼数百树。 萧条荆棘映, 惨淡苔莓护。 ”(沈敕《荆溪外纪》 卷四, 四库存目丛书本)明初高启《题倪云林所画义兴山水图》 : “石庭梅欲发, 须放酒船行。 ” (高启《高青丘集》 卷四, 上海古籍1985年版)王晏《雪中怀石亭》 : “石亭梅花旧时雪, 醉赏欢吟两清绝。 ” (《荆溪外纪》 卷七)可见延至元、 明之际, 宜兴石庭古梅仍是一方风景名胜, 而且规模犹为可观。

       明代中叶以来, 随着当地社会人口和经济、 文化的发展, 石亭一带的山水风景和人居状况较之宋元有了不少变化。 明嘉靖间邑人吴仕退休归乡, 于石亭构置田户, 筑室营居。 吴仕, 字克学, 号颐山, 正德二年(1507)南京举人第一, 正德九年(1515)进士, 曾任四川布政司参政, 也属乡邦贤达, 他在此择幽营景, 死后葬在石亭, 而子孙续为经营, 使石亭山水之幽胜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唐顺之《吴氏石亭埠新阡记》 :“石亭埠在郭南五里, 盖阳羡一小山耳, 而发其奇者,自颐山吴公始。 阳羡诸山多峭拔, 而是山独蹲伏蜿蜒, 以其伏也, 而峭拔者乃若环而揖焉。 诸山皆竞秀,而是山独若不见其秀者, 然登是山, 则诸山之秀可尽揽而有之, 如人之谦而尊, 又如人之深藏不自炫露,而萃众文以文其身也。 公游焉以为奇, 于是出之灌莽豺狐之窟, 而筑之室以居, 因其泉而曲之以为池, 闲则与客即而觞焉。 自是石亭之胜, 闻于邑中, 而地理家亦以是为吉也。 ” (唐顺之《荆川集》 卷八, 四库本)王世贞《石亭山居记》 : “益置厅宇, 治丙舍, 为凉榭暖舍、 庖日浴室之属。 杂莳名卉, 翼以松柏篁竹, 相土之宜以滋果瓜, 旁亩益拓, 粳秫参之, 潴流以为鱼防, 辟场以为鸡豚栖, 日吾宫于是, 饮食于是, 其羡犹可以沃宾客也。 暇则扶藜杖, 蹑蜡屐, 而登所谓石亭者, 则铜官、 离墨, 荆汉、 二沈, 上下之胜一望而既之。 ” (王世《弁州四部稿》 续稿卷六O, 四库本》 这两段文字, 详细地展示了吴氏经营石亭别墅的情形。

       清代石亭梅花生长情况进一步有所变化。 明末吴仕曾孙、 南明东阁大学士吴炳殉难广西, 入清后吴家处境不安, 吴氏别墅大都改为寺院, 嘉庆《重刊宜兴县旧志》 即记载两处: “水月庵, 在县南六里, 石亭埠东,俗名北庵,本参政吴仕别业,名石亭山房,沈启南、文征仲、王元美、唐荆川每过荆溪,辄寓于此。仕曾孙炳殉难粤西后,改为僧舍。“古香庵,近水月庵,即吴忠节炳古香亭址,后为庵。”(《重刊宜兴县旧志》卷末)而所谓吴氏重建之石亭人清后也废。顺治十七年(1660)邑人丁良聘“倡建茶亭,以为行人憩息之所”,乾隆五十九年被焚,良聘玄孙重建,名日复古亭(《重刊宜兴县旧志》卷九)。尽管经历这些世事沧桑,当地梅花却仍多遗存。康熙十二年(1673)前后,宜兴陈维崧、 徐喈凤, 史唯圆、 万树、 曹亮武结社唱和, 石亭赏梅是重要的活动。 从他们的唱和词中, 可见当时石亭仍有不少古梅: “几树老株参差古。 暗园村霜皮铁干, 寒香无数。 ” (史唯圆《贺新郎・积雨乍晴同竹逸、其年郊外访万红友不遇, 因探古梅于石亭, 和其年韵》 , 《全清词(顺康卷)》 第7册第3864页)寺院僧人称是宋梅之遗: “问花谁是主, 僧是还非, 僧说梅花自宋遗。 ” (徐喈风《看花回・石亭探梅》 , 《全清词(顺康卷)》第5册第3060页)而其姿态也如宋时古梅“苔枝铁干”(徐喈凤《贺新郎・同云臣、 其年访红友不遇, 因过石亭看古梅》 , 《全清词(顺康卷)》 第5册第3084页)。 至乾隆、嘉庆年间, 石亭梅花仍存不少。 邑人朱受(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有《雪后石亭探梅》 诗: “雪压山径深, 天寒翠微暝。 言寻众香国, 遂造清凉境。 连蜷三百树, 一一妙香领。 参差见苍松, 高低秀孤岭。 ” (唐仲冕、 宁栎山《(嘉庆)重刊荆溪县志》 卷四, 中国方志丛书本)苍松与寒梅梅映衬。 这是吴仕经营石亭山房以来的基本特色。 而道光以后的宜兴、 荆溪县志, 如顾名、 吴德旋《(道光)重刊续纂宜荆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本), 施惠、钱志澄修, 吴景墙等纂《(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陈善谟、 祖福广修, 周志靖纂《(光宣)宜荆续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本)有关石亭, 都作为古迹记载, 除转录旧志外, 没有再提供新的内容, 所载艺文作品中也未见有题咏描写, 想必此时石亭梅花已经逐步衰落不名。 《(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 卷首地图在这一带除石亭埠外, 还标有梅园这一新地名。 

       综上所述, 石亭的梅花风景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大。 赵蕃《既别晦庵, 复成二诗呈之, 近欲同游善权不果, 临行录其湖北道中诗一轴》 其一:“石亭千树梅。 ” (赵蕃《淳熙稿》 卷七, 四库本)周密称“其地十余里皆古梅” , 可见规模不小。 明代中叶以来规模有所减小, 主要集中在吴氏石亭山房即清代县志所说的石亭埠、 今天的宜兴城镇梅园村一带。 尽管梅林不再连绵成片, 但整个梅园周围乃至于整个宜兴城南, 梅花的分布都是较为普遍的。 康熙六年(1667)陈维岱《游枫隐寺记》 : “出城南十余里, 人山夹路皆松涛竹翳, 又闻涧响潺潺不绝, 山愈深径愈曲,径山而转, 梅花杂发, 每当春日邑之人莫不挈酒棱过而访之, 盖数十年于兹矣。 ” (《(嘉庆)重刊宜兴县志》 卷四)这里说的枫隐寺在梅园南。 陈维崧《贺新郎・登南岳寺大悲阁》 : “倒灌寺门香雪海, 又岩梅, 万树参差发。 ” (《全清词(顺康卷)》 第7册第4243页)南岳寺在铜官山北麓, 梅园的西北方向。 这些地方都曾有大片梅林的分布, 所以宋人说的连绵十余里是完全可能的。

       二是绵延时间长。 石亭梅花从北宋后期到清代乾隆、 嘉庆时期, 前后历时有七个多世纪, 盛况基本绵延不绝, 至少今梅园村附近石亭埠一带的梅景是如此, 这在古代梅花风景名胜中是比较罕见的。

       三、 古梅多。 由于历史悠久, 古梅数量也就较为突出。 虽然很难肯定, 明清时期所见古树即是宋人所遗, 但至少有两个阶段的梅树生长应该是未经中断的。 一是两宋至元初, 即便是从北宋后期开始, 到南宋后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南宋中期蔡勘《荆溪即事》 诗中已开始称“石亭梅老” (《全宋诗》 卷二五八八), 周密称所见当地皆古梅, “宛如虬龙, 皆数百年物” , 可见至少传自北宋。 明中叶吴氏经营石亭山房,有可能种植了大量梅树。 康熙问陈维崧等人唱和之石亭古梅, 僧人称传自宋代, 但保守地说, 也应是吴氏所植, 从吴氏经营到乾嘉之世也有两三百年的时间, 树龄也就可想而知。

       四、 苔梅多。 宜兴东濒太湖, 南为天日山脉, 地气卑湿, 林麓幽深, 适宜苔藓生长发育。 周密《武林旧事》 (四库本)卷七记载宋高宗赵构说: “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 花极香。 一种出越上, 苔如绿丝, 长尺余。 ” 周密《浩然斋雅谈》 卷中重复了这一认识: “苔亦多不同, 阳羡石庭者如松花, 越中项里者如绿发。 ” 张公洞去石亭不远, 两地所生苔梅完全一样, 都以苔藓厚重为特色, 与绍兴一带的苔丝飘垂不同, 分别代表了当时苔梅的两种类型。 这是当时宜兴梅花最为引入注目之处。 而石亭梅花以古树虬干, 加以浓苔积藓, 更是非同一般。 这一特色从康熙间陈维崧等阳羡词人石亭梅花唱和词中仍得到了反映, 可见是当地梅花一个稳定的地方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五十一卷 孝义 四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184
为何叫宜兴的前世今生,易名7次,何其跌宕!作为宜兴人,必须知道!
无锡惠山区楹联(58) 长安黄养辉(4)
《石刻史料新编》目录(九)
稀见地方志提要4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