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楼台
userphoto

2022.09.22 江西

关注

       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三国风云时代,许昌作为三国的历史的主要发源地,这里遗留下了大量的三国历史遗迹,其中高台就像是众多遗迹中的明珠一样,点缀在许昌的大地之上,昭示着历史的风云变换。

古人为何爱筑台呢?筑高台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每一类建筑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它出现的意义。高台建筑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素来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片面的认识,其思想内涵对今天的建筑设计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古代高台建筑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由土累筑,土上架木;在土石基上,纯然用木构架;以砖石砌筑(部分为砖木混合,但以砖石为结构主体)”。

封建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选择在高台上举行隆重而盛大的仪式,如即位、立国、拜将、阅兵、会盟、凯旋等等。例如,燕之黄金台是燕王拜师招贤的以及秦末项羽为了操练兵马而建的戏马台等等。在台上举行仪式,不但能显示庄严、隆重的气氛,还能给人以崇高、伟大、让人敬仰的感觉。因此选择高台作为军政重大礼仪的场所,很好的体现了人类对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人们借助客观实体以满足自尊心的要求。

1、毓秀台

毓秀台位于汉魏许都皇城遗址西南隅,高15米,占地6000平方米(约9亩),始建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秋,是曹操为汉献帝刘协建造的祭天道场。汉献帝刘协春、秋两季登台祭祀天地,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受禅台

受禅台位于今许昌市西南18公里的繁城镇。此台是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之处,是汉魏政权更迭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原有三台,每个台占地约10亩,高出地面数丈。今仅存一台,方形,高约20米,长、宽约30米,古朴雄伟,蔚为壮观。

3、射鹿台

射鹿台遗址位于许昌县陈曹乡许田村。东汉末年,曹操陪献帝游猎于此,并建亭筑台以观盛况。“射鹿台”高约5米,占地1500平方米,台前原立有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滕之瑚书“射鹿台”碑一通。2001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思故台

思故台遗址位于许昌市区南关仓库路现思故台市场处,思故台又名“灌台”,传为西汉名将颍阴侯灌婴所筑。东汉末年,曹操屯兵颍阴城,每逢佳节,带将士登台同庆共乐,以消除将士对故土的怀念,遂更名为“思故台”

5、论城台

论城台遗址又称“曹操练兵台”,位于襄城县范湖乡台王村西。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350米,台高约15米。有运粮河自西北向东南呈“w”形流经台西南部。世传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在此筑城建台论事练兵。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望乡台

望乡台位于许昌城南四十里处,传是魏文帝曹丕所筑的望乡台。明嘉靖《许州志》载:“望乡台,在(临颍)县西二十五里,魏文帝曹丕筑。”该台今存遗址,高5米,围100米,存汉砖魏瓦。

为古代军人出征久戍不归,或旅人流落异地,怀念家乡时,筑土为台,登台眺望家乡,以解乡愁。文帝曹丕觉察到军队中这种强烈的念乡情绪,所以建造此台,让他们临战前登台遥拜一下故土,了却一桩心愿,使将士得到一丝慰藉,平衡一下心理

7、永始台

永始台据传位于三国时许都丞相府内,台上有一座楼阁,小巧玲珑,清幽典雅,是曹操世子曹丕习读的地方。曹丕与郭氏亦经常在楼阁内幽会,曹丕曾对郭氏说:“吾爱卿出自诚心,今生生死与共,永远如初,此台以为证。”由是,曹丕与郭氏初恋的这座楼台便被人们称之为“永始台”。

8、望田台

望田台据记载为曹操所筑,台高10丈,地方50余亩,站在高台之上,极目远眺,方圆数十里良田美景可尽收眼底,至今,“望田台”遗址尚存。目前,“望田台”呈龟背地形,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高度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曹操构筑“望田台”后,各地军屯、民屯迅速兴起。

9、议事台

曹操议事台遗址位于鄢陵县马栏镇议事台村西。议事台为黄土夯筑而成,呈椭圆形,高约5米,围300余米。《鄢陵县志》载:此台是曹操与谋臣议事之处。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议台村小学。

10、观台

观台位于今鄢陵县境内只乐乡六里处(今观台村),又称观兵台。在垦田之暇,曹操调军屯部队操阵演练,到观兵台前接受检阅。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是曹操的军工厂,是曹魏集团锻造兵器的地方。围绕观台,四周分布着大营小营,前营后营,以及带屯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的高台建筑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人向高空发展的建筑理念,并驳斥了那些认为中国建筑只能平趴在地上的言论,高台建筑自身,是古代人们在特定时期所能寻找到的最佳建筑形式,它担负了中国建筑承上启下的重任,为日后发扬广大的以斗栱为代表的木构架建筑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去进步。

11春秋楼

许昌春秋楼景区位于许昌中心,文庙前街中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东征,下邳之战俘获关羽及刘备甘、糜二位夫人,为保护皇嫂安全,关羽“土山三约”之后暂且归附曹操,来到许昌。曹操宠才爱将,遂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让关羽和二位皇嫂同住,关羽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楼,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春秋楼由此而得名。

现存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有雉门、钟鼓楼、春秋楼、刀印楼、关圣殿等,内院有问安亭、甘糜二后宫、挂印封金堂及附属建筑;西与文庙毗邻,总占地面积约30亩,是三国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景点。

关宅雉门

钟楼

鼓楼

关圣殿

关羽夜读春秋塑像

关圣殿壁画

印楼

刀楼

甘糜二后宫

问安阁

水榭

明代石照壁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在此史实基础上,《三国演义》作了不乏附会的详尽描写:为保护甘糜二皇嫂的安全,关羽在“土山三约”之后归附曹操。曹操赐给关羽府宅一处,让关羽与二皇嫂共住。关羽分一宅为两院。皇嫂居内院,关羽只身在外。院中有楼,为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之处,即春秋楼也。

12.多景楼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随着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短短十一个字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的流传,中华名楼——多景楼得以扬名天下。多景楼座落于具有“城市山林” 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北固山后峰。

多景楼的历史故事可追溯到金戈铁马的三国时期。点击音频,听《夜谈古今》主持人董婕为您讲述多景楼藏着的那些三国故事。

壮美景色:多景楼屹立北固山巅

北固山位于古城镇江北侧长江边,自古便有“此山镇京口,回出沧海湄”之说,北固山高58米,与合称为“三山”的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远望山岭逶迤突兀,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江滨。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萧衍登临北固山,被眼前壮丽的江山景色所感染,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故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最北的山峰,是北固山的主峰,又称北峰、别岭,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甘露寺、多景楼、北固楼、凌云亭、铁塔都建在后峰顶上,层层推进,十分壮观,形成了北固山“寺冠山”的景观特色。

风光无限美—北固山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和北固山形势之险要:“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传说美谈:多景楼享誉古今中外

北固山有很多传说故事。甘露寺座落在北固山后峰之巅多景楼旁,传说该寺创建于三国时期,古朴苍劲的寺额为张飞所书。多景楼相传是三国时期孙夫人的梳妆楼,刘备来东吴招亲时,吴国太曾在多景楼相亲,故将此楼称为相婿楼;孙权妹妹孙尚香出嫁前曾在此楼梳妆,故又称梳妆楼。

甘露流芳

孙刘联姻的千古美谈,使多景楼蜚声中外,享誉古今。不但是多景楼,北固山几乎所有的胜迹都与孙刘联姻有关。甘露寺是吴国太、孙权等人设宴招待刘备的地方;多景楼旁一座名叫狠石的似羊而无角的怪兽,相传刘备曾挥剑斩去兽头;北固山中峰西侧山下有两块名曰试剑石的巨石,中间都有劈开状,据传是刘备、孙权二人问卜成败挥剑所劈;山上的西北角有条倒悬的小路,挂在荆棘和野草之间,相传是孙刘赛马时的溜马涧。

祭江亭(北固亭)

多景楼东侧,临江石壁之巅,有一座石柱方亭,古称江山第一亭——北固亭。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最高点,上接蓝天,又名凌云亭。而最令人神思的还是与三国故事有关的名字——祭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尚香被哥哥孙权扣留在东吴,不能随刘备去四川,当她听说刘备兵败心死,心中更是痛苦,曾在凌云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来投江自尽。

诗词楹联:多景楼倾倒文人墨客

登上多景楼,面对滔滔长江,金山焦山在望,水色山光尽收眼底,真有凌空飞翔之感。“百年戌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宋代文坛大家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沈括、辛弃疾、曾巩、米芾、陆游、陈亮、刘过、裴煜、韦骧等都曾登楼赋诗,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翻检《全宋诗》及部分诗人别集,两宋共有51位诗人题咏多景楼。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十多次来到镇江,几乎每次都登临北固山多景楼,不仅赞曰:“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而且作诗赞道:“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一览吞数州,长江浩漫漫。”

辛弃疾在镇江任知府期间,多次登临北固山多景楼,面对浩瀚长江,抚今追昔,指点江山,抒发爱国情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遇乐》和《南乡子》两首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首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使镇江的北固山、多景楼增色,山因词名、楼因词名。

13.北固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对多景楼也是情有独钟:“欲收佳景此楼中,徙倚栏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人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墙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此诗描绘多景楼的景色可谓是入木三分。

米芾更是把多景楼提升到“天下江山第一楼” 的高度:“华严兜率梵天游,天下江山第一楼。坐想明庭万灵授,莫谈仙峤六鳌愁。版开猛气吞狂象,石记雄心触不周。谢客平生追壮观,岂知席上极沧洲。”他亲自为多景楼写下的“天下江山第一楼” 七个大字的匾额,现今还悬于多景楼上。

宋代以后,描绘多景楼的诗人词家依然众多,一些优美诗句词文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多景楼壮美的景色,传奇的故事和精美的诗词楹联相得益彰,极具景观、历史和文化特色,不愧为让人为之倾倒的中华古代名楼。

命运多舛,多景楼屡次被毁,后又屡毁屡建,明、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都曾进行重建。现在的多景楼巍峨挺拔,造型壮丽,结构精美,回廊四通,是2012年在原临江亭故址上移建的。此次移建,按宋代《营造法式》规制营造,楼高14米,采用“明二暗三”的仿宋式格式,全部采用柚木作大木,楠木作小木,构件制作精良,榫卯结构,不用一钉。

多景楼

14.铜雀台

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据文物保护部门介绍,近年来到此访古的游客不断增多,临漳县准备以曹魏时期三台原貌为版本,动工重建铜雀台等邺城三台。目前这一总投资7562万元的项目已经有关部门批准。按照规划,除了重建三台,还将建设三台文物展览馆、邺城模型和铜雀台文化公园。

       一个宝物陈列在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邺城博物馆里,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来这参观都是为了它,名字叫做螭首,由石头雕刻,前半部分为螭的头,螭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东海龙王有九子,螭就是这第九个龙子,在古代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博物馆里的螭首的主人就是一代枭雄曹操,来源于当时举世闻名的宫殿---铜雀台,据史书记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了五层楼,离地工二十七丈,按照汉纸换算,相当于现在的63米。有一个千古谜团困扰了考古专家多年未能揭开,那就是曹操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个宫殿?因为曹操本人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为什么建造这么豪华的宫殿呢?

  

  铜雀台建造于公元210年,而当时的曹操刚刚经历了208年的赤壁之战的惨败,按理说,曹操这时应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在这个时候浪费这个财力物力去修建这么一个奢华的宫殿。对于这个问题,考古专家虽然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在邺城的遗址中找到了一样东西。一个正面磨光的石刻,上面依稀可以赢拜惠义利等字样。东汉末年,俊杰辈出,刻碑之风盛行。看到这块石刻,专家很快就想到了和曹操有关的一个女人,蔡文姬。蔡文姬是著名的史学家蔡邕的女儿,长相出众。她是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真正登上过铜雀台的女子,然而蔡文姬跟曹操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正是曹操的老师。蔡文姬和曹操也就是师兄妹,青梅竹马。而当时的蔡文姬已成为人妇了,而且远嫁匈奴,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一双玉璧快马加鞭地赶往匈奴营地,一番交涉之后,蔡文姬归汉,曹操大喜,在铜雀台上设宴款待蔡文姬。

  

  这时候有人说,曹操建设铜雀台不就是贪图美色吗。当然不是了,其实这是曹操的一石二鸟之计。于私呢,曹操和蔡文姬两人关系亲密,虽然不知道蔡文姬怎么想,但是曹操肯定是对人家有点意思,甄宓娶不了,二乔得不到,总得找个红颜知己相伴左右;于公呢,曹操赤壁惨败,让他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蔡文姬的家世学识在当时的文人当中是十分有影响力的,依靠她,可以拉拢不少才俊人士。后来,曹操广发贤令,力耀天下人才,但凡有才学的人,都会被曹操邀请到铜雀台,在此吟诗作赋,抒发渴望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铜雀台也就成为了曹操文治声教、拉拢人才的重要基地。

  

  如此说来,曹操花这么多钱打造铜雀台就是为了给这些文人才子聚会吗,还不止。当时曹操不仅建造了铜雀台,还有金凤台、冰井台,三台就像一个宫殿一样,三台最早的建设是出于军事防御,全城的最高点,面向西面,因为如果邺城受到攻击,敌人最可能来自西边。

  

  说到这,铜雀台建造的真正秘密基本揭开了,不是坊间流传的曹操为了金屋藏娇,而是他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根据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回三国|曹操铜雀台阅兵
曹操的五大绯闻女友,第三害死一员大将,第一望尘莫及
【浙江】张听《品三国》指导老师:朱英英
三个字的误会,让曹操背了两千年的黑锅!
《铜雀台》邱心志这个“曹丕”不太冷
周润发《铜雀台》亲身上阵 刘亦菲持戟跳城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