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求注101--110
userphoto

2022.11.21 江西

关注

101.阮宣杖头, 毕卓瓮下。

[注释]《世说·任诞》 : “阮宣子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 至酒店, 便独酣畅。 虽当世贵盛, 不肯诣也。 ”《晋书·阮籍传附》 : “(阮) 修字宣子。 好《易》 《老》 ,善清言。 尝有论鬼神有无者, 皆以人死者有鬼, 修独以为无, 曰: '今见鬼者云着生时衣服, 若人死有鬼, 衣服有鬼邪? ’论者服焉。 后遂伐社树(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 或止之, 修曰: '若社而为树, 伐树则社移; 树而为社, 伐树则社亡矣。 ’性简任, 不修人事。绝不喜见俗人, 遇便舍去。 意有所思, 率尔褰裳, 不避晨夕, 至或无言, 但欣然相对。 常步行, 以百钱挂杖头, 至酒店, 便独酣畅。 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 家无儋石之储, 宴如也。 与兄弟同志, 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晋书·毕卓传》 : “毕卓字茂世, 新蔡鲖阳人也。 父谌, 中书郎。 卓少希放达, 为胡毋辅之所知。 太兴末, 为吏部郎, 常饮酒废职。 比舍郎酿熟, 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 为掌酒者所缚, 明旦视之, 乃毕吏部也, 遽释其缚。 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 致醉而去。 卓尝谓人曰: '得酒满数百斛船, 四时甘味置两头, 右手持酒杯, 左手持蟹螯, 拍浮酒船中, 便足了一生矣。 ’及过江, 为温峤平南长史, 卒官。 ”

102.文伯羞鳖, 孟宗寄鲊。

[注释]《国语·鲁语下》 :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以露睹父为客。 羞鳖焉, 小。睹父怒, 相延食鳖, 辞曰: '将使鳖长而后食之。 ’遂出。 文伯之母闻之, 怒曰: '吾闻之先子曰: “祭养尸, 飨养上宾。 ”(祭品供奉先人吃好,宴请让尊贵的宾客吃好)鳖于何有?(--有什么用?--有什么过失) 而使夫人怒也? ’遂逐之。 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 ”(麟按: “羞”同“馐”。 以鳖为馐也) ○《列女后传》 : “吴光禄勋孟宗, 为监鱼池司马, 罢职, 道作两器鲊(一种腌制鱼), 以归奉母。 母怒之曰: '吾老为母,戒言唯听饮彼水; 何吾言之不从也。 ’宗曰: '于道作之, 非池鱼也。 ’母曰: '汝为主鱼吏, 而获鲊以归, 岂可家至户告耶? ’乃还鲊于宗。 宗伏谢罪, 遂沉鲊于江。 ”(《艺文类聚》 卷七二引) 《晋书·列女传》 : “陶侃母湛氏, 豫章新淦人也。 初,侃父丹娉为妾, 生侃, 而陶氏贫贱, 湛氏每纺绩资给之, 使交结胜己。 侃少为寻阳县吏, 尝监鱼梁, 以一坩鲊遗母。 湛氏封鲊及书, 责侃曰: '尔为吏, 以官物遗我, 非惟不能益吾, 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 时大雪, 湛氏乃彻所卧亲荐, 自锉给其马(将睡觉用的草垫一割为二,作为马匹的粮草), 又密截发卖与邻人, 供肴馔。 逵闻之, 叹息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 ’侃竟以功名显。 ”(麟按: 《世说·贤媛》 亦载其事, 刘孝标以为当以孟宗为是)

103.史丹青蒲, 张湛白马。

[注释]《汉书·史丹传》 : “史丹字君仲, 鲁国人也, 徙杜陵。 ……竟宁元年,上(汉元帝)寝疾, 傅昭仪及定陶王(刘康)常在左右, 而皇后、 太子希得进见。 上疾稍侵, 意忽忽不平, 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 是时, 太子(刘骜)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 侍中, 与皇后(王政君)、 太子皆忧, 不知所出。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 侯上间独寝时, 丹直入卧内, 顿首伏青蒲上, 涕泣言曰: '皇太子以适长立, 积十余年, 名号系于百姓, 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 今者道路流言, 为国生意, 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审若此, 公卿以下必以死争, 不奉诏。 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 ’天子素仁, 不忍见丹涕泣, 言又切至, 上意大感, 喟然太息曰: '吾日困劣, 而太子、 两王幼少, 意中恋恋, 亦何不念乎! 然无有此议。 且皇后谨慎, 先帝又爱太子, 吾岂可违指! 驸马都尉安所受此语? ’丹即却, 顿首曰: '愚臣妾闻, 罪当死! ’上因纳, 谓丹曰: '吾病浸加, 恐不能自还。 善辅道太子, 毋违我意! ’丹嘘唏而起。 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后汉书·张湛传》 : “张湛字子孝, 扶风平陵人也。 矜严好礼, 动止有则, 居处幽室, 必自修整, 虽遇妻子, 若严君焉。 及在乡党, 详言正色, 三辅以为仪表。 人或谓湛伪诈, 湛闻而笑曰: '我诚诈也。 人皆诈恶, 我独诈善, 不亦可乎? ’……五年, 拜光禄勋。 光武临朝, 或有惰容, 湛辄陈谏其失。 常乘白马, 帝每见湛, 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 ”

104.隐之感邻, 王修辍社。

[注释]《晋书·良吏传》 : “吴隐之, 字处默, 濮阳鄄城人, 魏侍中质六世孙也。隐之美姿容, 善谈论, 博涉文史, 以儒雅标名。 弱冠而介立, 有清操, 虽日晏歠 chuò (1. 吸;喝。2. 指可以喝的,如粥、羹汤等。)菽, 不飨非其粟, 儋石无储, ([ dàn shí ] 借指少量米粟。儋受一石,故称儋石。1. 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 晋 傅玄 《傅子》卷四:“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儋石,必分以赡救之。”《魏书·元澄传》:“居无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粮。”参阅 明 方以智 《通雅·算数》。2. 借指少量米粟。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随廝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 晋 皇甫謐 《高士传·严遵》:“吾有万金,子无儋石,乃云有餘,不亦谬乎?” 宋 张榘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儋石空无君家事,百万付之一掷。渐养就摶风鹏翼。”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五章二:“他常以卖画为生,题画诗也有绝为佳妙的。筑室 桃花坞 中,读书灌园,家无儋石,而客常满坐。”)不取非其道。 年十余, 丁父忧, 每号泣, 行人为之流涕。 事母孝谨, 及其执丧, 哀毁过礼。 家贫, 无人鸣鼓, 每至哭临之时, 恒有双鹤警叫, 及祥练(练,本指父母丧后第十一月,改素服为练服之祭;祥,原指父母丧后满一周年之祭。后因以'祥练'指丧期或丧服。)之夕, 复有群雁俱集, 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尝食咸菹, 以其味旨, 掇而弃之。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 康伯母, 殷浩之姊, 贤明妇人也, 每闻隐之哭声, 辍餐投箸, 为之悲泣。 既而谓康伯曰: '汝若居铨衡, 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 隐之遂阶清级(显贵的官位。《南史·王僧虔传》:"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犹虎豹。" 唐·刘肃《大唐新语·谀佞》:" 敬宗位以才升;历居清级。"), 解褐([ jiě hè ] 解去平民所穿的衣服,易上官服。指入仕。)辅国功曹, 转参征虏军事。 兄坦之为袁真功曹, 真败, 将及祸, 隐之诣桓温, 乞代兄命, 温矜而释之。 遂为温所知赏,拜奉朝请、 尚书郎, 累迁晋陵太守。 在郡清俭, 妻自负薪。 入为中书侍郎、 国子博士、 太子右卫率, 转散骑常侍, 领著作郎。 孝武帝欲用为黄门郎, 以隐之貌类简文帝, 乃止。 寻守廷尉、 秘书监、 御史中丞, 领著作如故, 迁左卫将军。 虽居清显, 禄赐皆班亲族, 冬月无被, 尝浣衣, 乃披絮, 勤苦同于贫庶。 ”○《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 “王修字叔治, 北海营陵人也。 年七岁丧母。 母以社日亡, 来岁邻里社, 修感念母, 哀甚。 邻里闻之, 为之罢社。 ”

105.阮放八隽, 江臮四凶。

[注释]《晋书·羊曼传》 : “羊曼, 字祖延, 太傅祜兄孙也。 父暨, 阳平太守。曼少知名, 本州岛礼命, 太傅辟, 皆不就。 避难渡江, 元帝以为镇东参军, 转丞相主簿, 委以机密。 历黄门侍郎、 尚书吏部郎、 晋陵太守, 以公事免。 曼任达颓纵, 好饮酒。 温峤、 庾亮、 阮放、 桓彝同志友善, 并为中兴名士。 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 高平郗鉴为方伯, 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 济阴卞壶为裁伯, 陈留蔡谟为朗伯, 阮孚为诞伯, 高平刘绥为委伯, 而曼为濌tà伯, 凡八人, 号兖州八伯,盖拟古之八隽jùn也。 ”(麟按: 《晋书·阮籍传附》 : “(阮) 放字思度。 祖略, 齐郡太守。 父顗, 淮南内史。 放少与孚并知名。 中兴, 除太学博士、 太子中舍人、 庶子。 时虽戎车屡驾, 而放侍太子, 常说《老》 《庄》 , 不及军国。 明帝甚友爱之。转黄门侍郎, 迁吏部郎, 在铨管之任, 甚有称绩。 时成帝幼冲, 庾氏执政, 放求为交州, 乃除监交州军事、 扬威将军、 交州刺史。 行达宁浦, 逢陶侃将高宝平梁硕自交州还, 放设馔请宝, 伏兵杀之。 宝众击放, 败走, 保简阳城, 得免。 到州少时, 暴发渴, 见宝为祟, 遂卒, 朝廷甚悼惜之, 年四十四。 追赠廷尉。 放素知名, 而性清约, 不营产业, 为吏部郎, 不免饥寒。 王导、 庾亮以其名士, 常供给衣食。 ”) 明张岱《夜航船》 : “羊曼, 祜从孙, 任达嗜酒, 与阮放等八人友善,时称阮放为宏伯, 郗鉴为方伯, 胡毋辅之为达伯, 卞壶为裁伯, 蔡谟为朗伯, 阮孚为诞伯, 刘缓为委伯, 而曼为踏伯, 号'兖州八伯’, 又号为'八达’。 ”○《晋书·羊曼传附》 : “(羊) 聃字彭祖。 少不经学, 时论皆鄙其凡庸。 先是, 兖州有八伯之号, 其后更有四伯。 大鸿胪陈留江臮jì 以能食为'谷伯’, 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 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 而聃以狼戾为'琐伯’, 盖拟古之四凶。 ”(无多大意义

106.华歆忤旨, 陈群蹙容。

[注释]《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 “华歆字子鱼, 平原高唐人也。 高唐为齐名都, 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歆为吏, 休沐出府, 则归家阖门。 议论持平, 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注引华峤《谱叙》 曰: “文帝受禅, 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 歆以形色忤时, 徙为司徒, 而不进爵。 魏文帝久不怿, 以问尚书令陈群曰: '我应天受禅, 百辟群后(百辟,指诸侯。后,古指官长。), 莫不人人悦喜, 形于声色, 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 何也? ’群起离席长跪曰: '臣与相国曾臣汉朝, 心虽悦喜, 义形其色, 亦惧陛下实应且憎。 ’帝大悦, 遂重异之。 ”○《世说·方正》 : “魏文帝受禅, 陈群有戚容。 帝问曰: '朕应天受命, 卿何以不乐? ’群曰: '臣与华歆服膺先朝, 今虽欣圣化, 犹义形于色。 ’”

107.王浚悬刀, 丁固生松。

[注释]《晋书·王浚传》 : “王浚, 字士治, 弘农湖人也。 家世二千石。 浚博坟典, 美姿貌, 不修名行, 不为乡曲所称。 ……除巴郡太守。 郡边吴境, 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 浚乃严其科条, 宽其徭课, 其产育者皆与休复, 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 垂惠布政, 百姓赖之。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 须臾又益一刀,浚警觉, 意甚恶之。 主簿李毅再拜贺曰: '三刀为州字, 又益一者, 明府其临益州乎? ’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 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浚设方略, 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 ”(有能力的人,故事神奇)○《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 “三年春二月, 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 孟仁为司徒、 司空。 ”裴注引《吴书》 曰: “初, 固为尚书, 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 '松字十八公也, 后十八岁, 吾其为公乎! ’卒如梦焉。 ”张勃《吴录》 曰:“丁固为司徒, 初为尚书, 梦松出其腹, 谓人曰: '松字十八公, 后十八年, 吾其公乎? ’遂如梦。 ”(《艺文类聚》 卷四七引)

108.姜维胆斗, 卢植音钟。

[注释]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姜维字伯约, 天水冀人也。 少孤, 与母居。 ……魏将士愤怒, 杀()会及维, 维妻子皆伏诛。 ”裴松之注引《世语》 曰: “维死时见剖,胆如(斗) 大。 ”○《后汉书·卢植传》 : “卢植字子干, 涿郡涿人也。 身长八尺二寸, 音声如钟。 少与郑玄俱事马融, 能通古今学, 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融外戚豪家, 多列女倡歌舞于前。 植侍讲积年, 未尝转眄, 融以是敬之。 学终辞归, 阖门教授。 性刚毅有大节, 常怀济世志, 不好辞赋, 能饮酒一石。 ”

109.桓温奇骨, 邓艾大志。

[注释]《晋书·桓温传》 : “桓温, 字符子, 宣城太守彝之子也。 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 曰: '此儿有奇骨, 可试使啼。 ’及闻其声, 曰: '真英物也! ’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峤笑曰: '果尔, 后将易吾姓也。 ’彝为韩晃所害, 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 枕戈泣血, 志在复仇。 至年十八, 会播已终, 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 以为温备。 温诡称吊宾, 得进, 刃彪于庐中, 并追二弟杀之, 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 姿貌甚伟, 面有七星。 少与沛国刘惔善, 惔尝称之曰: '温眼如紫石棱, 须作猥毛磔, 孙仲谋、 晋宣王之流亚也。 ’选尚南康长公主, 拜驸马都尉, 袭爵万宁男, 除琅邪太守, 累迁徐州刺史。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 义阳棘阳人也。 少孤, 太祖破荆州, 徙汝南, 为农民养犊。 年十二, 随母至颍川, 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言'文为世范, 行为士则’,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 故改焉。 为都尉学士, 以口吃, 不得作干佐。 为稻田守丛草吏。 同郡吏父怜其家贫, 资给甚厚, 艾初不称谢。 每见高山大泽, 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时人多笑焉。 后为典农纲纪, 上计吏, 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 宣王奇之, 辟之为掾, 迁尚书郎。 ”(对农水颇有研究

110.杨修捷对, 罗友默记。

[注释]《后汉书·杨震传附》 : “(杨) 修字德祖, 好学, 有俊才, 为丞相曹操主簿, 用事曹氏。 及操自平汉中, 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 欲守之又难为功, 护军不知进止何依。 操于是出教, 唯曰: '鸡肋’而已。 外曹莫能晓, 修独曰: '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 弃之则如可惜, 公归计决矣。 ’乃令外白稍严, 操于此回师。 修之几决, 多有此类。 修又尝出行, 筹操有问外事, 乃逆为答记, 敕守舍儿: '若有令出, 依次通之。 ’既而果然。 如是者三, 操怪其速, 使廉之, 知状, 于此忌修。 且以袁术之甥, 虑为后患, 遂因事杀之。 ”《世说·捷悟》 :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 杨修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 '解不? ’答曰:'解。 ’魏武曰: '卿未可言, 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 魏武乃曰: '吾已得。 ’令修别记所知。 修曰: '黄绢, 色丝也; 于字为绝。 幼妇, 少女也; 于字为妙。 外孙,女子也; 于字为好。 齑臼, 受辛也; 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 ’魏武亦记之,与修同, 乃叹曰: '我才不及卿, 乃觉三十里。 ’”(麟按: 事见《世说·捷悟》 ) ○《世说·任诞》 : “襄阳罗友有大韵, 少时多谓之痴。 尝伺人祠, 欲乞食, 往太早,门未开。 主人迎神出见, 问以'非时, 何得在此’? 答曰: '闻卿祠, 欲乞一顿食耳。 ’遂隐门侧至晓, 得食便退, 了无忤容。 为人有记功, 从桓宣武平蜀, 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 植种果竹多少, 皆默记之。 后宣武漂州与文帝集, 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 亦有所遗忘。 友皆名列, 曾无错漏。 宣武验以蜀城阙簿, 皆如其言,坐者叹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求》典故探源??十三
国学经典:《蒙求》原文及注解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百四卷
蒙求集注(七)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晋书 列传第十三山涛传、王戎传等(白话文翻译+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