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羊传 庄公十九年:媵妾制
userphoto

2023.01.28 江西

关注

 正文

      庄公十九年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従。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媵不书,此何以书?为其有遂事书。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

      夫人姜氏如莒。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注疏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juàn ](山东),遂及齐侯、宋公盟。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

     言往媵之者,礼,君不求媵,二国自往媵夫人,所以一夫人之尊。○媵陈,以证反,又绳证反。娣从,才用反,下注同。

  [疏]“媵者何”。解云:媵是碎事,例不见经,今而书之,故执不知问。

  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

       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尊、亲亲也。九者,极阳数也。不再娶者,所以节人情,开媵路。

     ○嫉,音疾,又音自。

  [疏]“侄者何”。

  ○解云:昭穆异等,而与嫡俱行,故执不知问。

       ○“娣者何”。

  ○解云:与侄同伦而在侄下,故执不知问。

       ○“诸侯”至“再娶”。

  ○解云:传言此者,解所以有媵之意。言诸侯娶女非一者,正由不得再娶故也。

  ○注“必以”至“人喜也”。

  ○解云:即《穀梁传》云“一人有子,三人缓带”,范氏云“欲共享其禄”是也。

  ○注“所以防嫉妒”。

  ○解云:谓三人不相疾也。

  ○注“令重继嗣也”

      。解云:谓三人不相疾,共保其子。

  ○注“因以备”至“亲也”。

  ○解云:谓备侄所以尊尊,备娣所以亲亲。其上尊下亲,皆指嫡也。

  ○注“九者极阳数也”。

  ○解云:谓对一三五七以为极矣也。

  ○注“开媵路”。

  ○解云:谓亦有为嫡之望也。

  媵不书,此何以书?据伯姬归于纪,不书媵也。

  [疏]注“据姬归于纪”者,解云:在隐二年冬。

  为其有遂事书。为下有遂事善也,故书所以不当书,以起将有所详录,犹伯姬书媵也。不媵,则当取。得书者张本文。言公子结如陈,遂及齐侯、宋公盟于鄄。○为其,于伪反,注及下注同。

  [疏]注“为下有遂事善也”。

  ○解云:即“遂及齐侯、宋公盟”是也。

  ○注“故书所至不当书”。

  ○解云:谓书媵是也。

  ○注“以起将有所详录”。

  ○解云:正欲见盟事之善,合详而录之。

  ○注“犹伯姬书媵也”。

  ○解云:即成八年“卫人来媵”,传曰“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九年“晋人来媵”,传曰“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十年“齐人来媵”,传云“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录伯姬之辞言之?妇人以众多为侈也”者是也。

  ○注“言公”至“盟于鄄”。

  ○解云:是其得书之文也。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以外事不素制,不豫设,故云尔。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先是鄄、幽之会,公比不至,公子结出竟,遭齐、宋欲深谋伐鲁,故专矫君命而与之盟,除国家之难,全百姓之命,故善而详录之。先书地,后书盟者,明出竟乃得专之也。盟不地者,方使上为出竟地,即更出地,嫌上地自为媵出地也。陈称人者,为内书,故略以外国辞言之。此陈侯夫人,言妇者,在涂也。加之者,礼未成也。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而盟不日者,起国家后背结之约,非结不信也。○矫,居表反。难,乃旦反。背,音佩。

  [疏]注“先是”至“不至”。

  ○解云:即上十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十六年冬,“会齐侯、宋公”以下“同盟于幽”是也。正以彼二经皆不言公会,故知鲁侯不至矣。

  ○注“欲深谋伐鲁”。

  ○解云:正以善而详录之,故知欲伐矣。

  ○注“先书地”。

  ○解云:谓书鄄是也。

  ○注“明出竟乃得专之也”。

  ○解云:正以鄄为卫地故也。

  ○注“此陈”至“在涂也”。

  ○解云:即隐二年传云“在涂称妇”是。

  ○注“加之者,礼未成也”。

  ○解云:正以此妇未成为夫人,故加之绝之。若其巳配,礼宜言媵陈夫人,不假言之以绝也。

  ○注“冬齐”至“西鄙”。

  ○解云:即下经也。

  ○注“而盟不”至“不信也”。

  ○解云:以《公羊》之例,不信者书日,故如此解。

  夫人姜氏如莒。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鄙者,边垂之辞,荣见远也。

附:

    “媵妾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的一种制度。
      媵妾,指陪嫁的女子,或指姬妾或陪嫁丫头。媵妾的地位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场合。

    《春秋公羊传》记载:“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贰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女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
      这就是说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时,女方要侄女和妹妹随嫁,同时还有同姓的两个诸侯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也必须带侄女和妹妹相随,这样一次嫁出去九个女儿。同姓诸侯国陪嫁的女儿,一个 是“左媵”,一个是“右媵”,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的媵制。

   《芈月传》里的芈月便是以芈姝的妹妹身份相随嫁给秦王的;三国时期孙权的母亲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
     诸侯一聘九女,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两族联姻后生下带两族血统的儿子。从政治角度讲,这样最大限度保证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不能生育,那么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一娶九女之外,对诸侯的婚姻还有一条规定,“诸侯不再娶”。如果诸侯的夫人去世了,他不可再聘其他国女子为妻,而只能按照次序立其余八位女子为继室。
      为何古代要有这种礼制呢?一来保证联姻两国的和平稳定,二来可以消除后宫的勾心斗角。一娶九女就是希望用骨肉至亲之情融化人性的弱点,使后宫和睦,保证国君子嗣众多,进而保证国家政权交接顺利。

      春秋诸侯可以一娶九女,其他人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汉代史学家蔡邕所著的《独断》称“卿大夫,一妻二妾”,除非有特殊贡献,才可以娶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集传辨疑卷五
春秋集解卷十四
《盐铁论》卷38备胡诗解3大夫:不征伐暴不息不备以民委敌贤良:无过时师内节民心事适其力
春秋 文公十八年
3庄公(前693年-前662年)
《列女传》故事4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