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城”三河
userphoto

2023.02.04 江西

关注

大通河

湟水支流,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又称浩门河,宋代在河畔筑大通城后出现今名,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发源于海西州木里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沙杲林那穆吉木岭。向东流经祁连、门源盆地及甘肃的连城、窑街, 穿流于走廊南山-冷龙岭和大通山-达坂山两大山岭之间,于民和县的享堂入湟水,总长554公里。

干流概况

大通河又叫浩门河,习惯为湟水的支流,它位于托来山,冷龙岭与大通山,大坂山之间的山间谷地。

大通河源头水流叫加巴尕当曲,源于天峻县沙果林那穆吉林岭东端的扎来掌。南东东流经木里盆地、江仓盆地、默勒盆地、门源盆地,在门源县克图以下逐渐转南东流,再转南流至民和县享堂与湟水汇合。大通河在默勒乡以上主要流经草原沼泽地带,河道较为顺直,河面较宽阔。默勒盆地与门源盆地之间流经山区时河道曲折,河床较窄,至门源盆地河道较宽,多分流,多心滩,河床最宽可达2 000米左右。门源以下主要流经山区,河水下切强烈,深度多在200-300米,峡谷较多,峡谷最窄处河床仅20-30米。

大通河从源头到汇入湟水,除下游一小段流经甘肃连城、红古地区外均在青海境内。干流先后流经天峻、刚察、祁连、门源、互助、民和6个县。先后汇入支流百余条,其中河道长度大于50公里的有永安河,其他支流均较短。干流和支流以羽状水系为主。

大通河集水面积15 130平方公里,干流河长560. 7公里,河道平均比降4.56%,在青海省集水面积12 943平方公里,干流河长504公里。

大通河享堂(三)水文站1940-1979年年平均流量90. 7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134米/秒(1943年),最小年平均流量55. 5米/秒,极端最大流量1 510米/秒(1947年7月31日)极端最小流量7. 13米/秒(1975年1月18日)。大通河含沙量低,一般仅为湟水河的十分之一,干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从上游的尕大滩0. 31公斤/米3至下游的享堂(三)增至1. 12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水温较湟水低,同期一般低1-2℃,7月份以前差距大,8月份后差距逐渐减小。

大通河享堂(三)水文站1945-1979年平均初冻日期11月14日,平均封冻日期12月9日,平均解冻日期3月1日,平均终冰日期3月18日,平均封冻天数83天,最大河心冰厚1. 00天。

大通河藏语称吉勒曲,发源于青海省,是天祝与青海省的界河。县境内流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长约70公里,年径流量1.9亿立方米,在县境内汇集了左岸的业土沟、朱岔沟、科拉沟、沙金沟、先明峡河和右岸的赛拉隆、吐鲁沟和大滩子沟等支流,在铁城沟附近流入永登县。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水利工程

科拉水库是小(二)型水库,建在大通河系的科拉沟。1969年开工,1979年竣工,由县水电局负责施工。坝高14米,长130米,坝体为红土心墙土坝;溢洪道为开敞式浆砌石重力拱坝,建在大坝右坝尖,输水洞为内径80公分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承接安装结构,建有坝后启闭机闸室及消力池;库容12万立方米。1982年实测已淤库容0.6万立方米,历年最大蓄水量12万立方米,设计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实际为834亩。受益区为朱岔公社雪龙、科拉大队。水库竣工的当年出现库区内西山坡滑坡问题,即用浆砌石做了护面。1980年秋季,溢洪道排水1月多,大坝经受了洪水考验。但水库防洪标准未达到要求,属不安全工程,现只能经受1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要达到防洪标准,大坝需加高0.15米。1981年将配套工程科拉东干渠9.8公里报废后改建为人畜饮水管道,长15.32公里,解决2262人和4100头(只)牲畜饮水,保持农田灌溉面积834亩。水库上游正常来水可保证下游用水,不存在多蓄或增加复蓄次数的问题,汛期不准蓄水,空库迎洪。

浩门河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正值青稞出穗,油菜花打花苞时,村里的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去往大河滩大泉处“请雨”。这其实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祭泉眼也祭祀浩门河河神,祭祀时要宰杀一只羊献牲,并带有祭表、香花、果品、清酌等以祭泉眼、河神,保佑当年丰收。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爷爷去“请雨”,如今,老人们也在每年的五月十三延续着先祖们留下的祭祀活动。说来也有因,“请雨”当天,去时万里无云,待下午祭祀活动结束,确实下起雨来,贵如油的甘霖从天而降,老人们欢天喜地,果真是河神显灵还是蹊跷无需查证,但他们心怀感恩之情,感谢上天的恩泽,满怀欣喜,期待着当年的丰收。

而那时,对于浩门河的概念几乎没有,只知道从老家门前流过的这条大河叫浩门河。

浩门河,顾名思义,是以浩门古镇命名。

浩门河之名,首见于《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浩门县》: 浩门河,出自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门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云:“湟水又东,与合门河合,即浩亹河也。”《大清一统志》记载:“浩门为金城大河,即今西宁之大通河也”。《汉书·地理志下》载:“金城郡…… 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浩门河,作为黄河二级支流,从海西州木里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沙杲林那穆吉木岭发源,源头水流被称作巴尕当曲。自西向东流经祁连、门源地区及甘肃连城、窑街,穿流于走廊南山——冷龙岭和大通山——达坂山两大山岭之间,于民和县享堂入湟水汇入黄河。

一路奔流,在门源县东川镇境内从老家门前奔涌而过。自儿时至今,童真、乐趣、记忆、遐想及深沉的爱恋如浩门河的水滴一般滋养着浩门河畔长大的我。小溪中戏水,大河中钓鱼,岸边牧马放牛,烧地锅,捕鸟雀,拉沙石……追忆总是一幕幕画卷般在脑海中上映。

沿着老家门前的田垄依次向南,地势呈阶梯式下降。老庄廓门前是一片小树林,穿过树林是一望无垠的农田,青稞、油菜地一直延伸到大河滩。

站在河沿台上,浩门河一览无余,声响也越来越大。放眼望去,最令人心灵震颤的是浩门河奔腾的气象了,洪波涌起、白浪滔天。由于河床陡,水流湍急,更是涨水的季节,浩门河如黄河般波涛汹涌。那时,油菜播种后,村里组织乡亲们到卡子沟大桥附近装石笼,堵大河。

说起来也有意思,河北岸的人们将大河往南堵,河南岸的人们又将水往北堵,尤其在河水暴涨的季节,哪里一旦出现了缺口,下游的耕地就会被冲毁。年年就这么堵着,其实在我的记忆里也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涝灾。

我想,每一条河流都因她无私的孕育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母亲河,洪涝灾害不是没有,而更多的是对河流两岸生灵的恩泽,即便黄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也不例外。所以,浩门河流经之地的人们依然以她为荣,并以母亲河自诩,常常以动人的文字或者图片赞誉。

河边长满了沙柳,还有成片的黑刺林,在小河与大河之间时常因水流方向的改变而出现河心滩,我们俗称为“夹滩”。涨水的时候夹滩成了小岛,牧草丰茂,小鸟成群,便成了鸟儿们的天堂。盛夏季节,河滩一带更是干净秀丽,马儿和黄牛们浑身油亮,蚊虫在它们的尾巴和耳朵的摆动下肆意盘旋,嗡嗡作响。

近眼前,浩门河顺势而下,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舒展柔曼,使你对大自然的神奇骤然产生敬畏之感。顿时被浩门河的神韵与伟力所深深触动。

更有在严冬季节,河面结冰,到了寒冬腊月,整条大河彻底封冻,对岸的穆斯林同胞们不再绕行去寺儿沟吊桥,直接跨河而过,有时也赶着马车到东川镇集市采购生活用品。

闲暇的时候,我更喜欢一个人去河边散步,聆听河水的声响,在静谧中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们的鸣叫,鼻孔中不时飘进野花的清香,抬头看一眼湛蓝的天空,思绪便跟着白云飞扬在大河两岸,门源川里。

浩门河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盛夏,宽阔的河床,碧绿的河水,干净而又光滑的鹅卵石,岸边细细的沙子,无数裸鲤穿行在河底。对岸绿树成林,大照壁山巍峨耸立,山坡上苍松翠柏,斜坡上翠绿的青稞与金黄的油菜花地纵横交错,放眼望去,一幅天然油画映入眼帘,无需任何修饰。更是那点缀在阡陌小道中的牧童与黄牛或者劳作的农村妇女,让人在唯美的生活画卷中感受恬静与安逸

夕阳下,霞光又一次点燃了浩门河,在阵阵清风的吹拂下,一条金色的丝带从夕阳落下的卡子沟大桥上一路飘荡,飞舞在门源大地,直至进入仙米峡谷。岸边放牧的孩童们一整天就在水里玩着,牛羊漫步在河岸上悠闲地低头啃食青草,穆斯林群众诵经的声响在特定的时间里从高高的清真寺悠悠传出,遍布河南河北。

小鸟飞落、蝇虫嘀鸣,更是那粼粼金波,让你进入似真似幻的场景。向西眺望,最是那天边的一抹红,映照在东川镇到上措龙滩广阔的地界上继续往西延伸。顷刻间,一种佛光普照般的祥和铺天盖地,将上天的恩泽降临在门源大地,降临在浩门河流经的所有地域。

浩门河流经之地,青山绿水、生机勃勃。从源头一路奔波而来,滋养了祁连、门源、互助、天祝、永登、红古等地区的一代又一代各族儿女。

浩门河,如每一条河流一样,先在于人之前。她缔造生命,也孕育和产生文化。浩门河是有生命的,我一直这么想,至少,她是我的精神信仰,是心灵形象和品味象征的全部意义。

浩门古城 

浩门古城位于门源县城东南三华里处。古城高踞浩门河北岸的一块台地上,南沿高崖,北倚高梁,东西皆为深沟,居高临下,气势磅礴。东、西临古城东路与古城西路,北今为房舍建筑物,距东关街二百米,习称古城。城北背依巍巍祁连山,山势嶙峋,状如舒展臣经。山峰白雪皑皑,阳光反映出万缕银丝。山色雪光,映衬着这座历史的古城。

古城概况

城墙距浩门河北岸约一华里,高出河床80余米,呈长方形,东西260米,南北240米,底宽4.5米,顶宽4米。仅开南门一座,门宽18米,东西均为封闭城墙,都掘有护城壕,并以深壕为堑。城内曾有东西南丁字形三条大街、巷道里开,井然有序。有瓮城呈半圆形。目前城内无任何建筑物。旧时房舍早已荡然无存,唯破碎瓦片俯拾即是。城门又隔河相对翠松蔚然的青山,与城呈现为照壁之形,名为照壁山,其形如桃,桃峰直刺云天,横断成壁,壁面遍呈云杉,间有灌木丛里,常年碧翠,景色十分壮观,每逢夏秋,丛间野花竞艳,清香扑鼻,野生樱桃、酸瓶、莓果随意可摘。微风起时,松涛作响,波声各奏,朝晚霞光与山林翠色相映成趣,景致优美。沿南城墙脚,有清泉数处,泉水突涌,清澈明净,其味甘美,饮之可口。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西北角竖有青海省人民政府的石刻保护标志。

历史沿革

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及《大通县志、建置沿革》记载,浩门古城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1所)所筑,原名达南城,崇宁二年改为大通城。据史册记载,此城建筑后210年间,金夏兽交替占领过此城,元代沿用,明代洪武八年修复此城,屯兵戌守。北廓外,南北设九条街道,当时内陆商贸往来不绝,生意兴隆,街市繁荣,居民殷实富庶,安居乐业。明朝天启年间古城失陷于蒙古人。蒙古族人欲攻此城长达十年,但因守防严密,没法正面攻取,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终于智取成功了。

民间传说

事情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一个正月十五日,据说,这一天,从冷龙湾达坂过来一个由300多蒙古人组成的商队,他们各牵骆驼一峰,每峰骆驼上驮有两只木箱,下午来到城北茶马市。当地人见是蒙古商人,并没放在心上。该城居民有正月十五晚上放河灯的习俗,这天天一黑,城内军民便大开城门,拥到河边,争先恐后地将点燃的河灯放入河中漂流,看谁的河灯最好看,漂流的时间最长。就在这个时候,那300余名蒙古人牵了骆驼,勾结内奸闯进城内,卸下驮在骆驼上的木箱,木箱打开,原来每个木箱里藏有两个人持武器的人,这些人从木箱中跳出,和外面的300余人相联合,1000余人突开杀戒,顿时,城内一片慌乱,守兵来不及应战,结果,火光冲天,血流满街,全城陷落了。历史过去几个世纪,现在站在古城遗址前,似乎仍然能听到古时候战马嘶鸣和兵刃相击的清脆声响。

庄浪河 

庄浪河,位于甘肃省永登县境内,属黄河干流水系。庄浪河发源于甘肃省永登县境内,流经永登县、西固区,在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与岗镇村交界处汇入黄河,属黄河干流水系,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庄浪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左岸,在甘肃省西部兰州以上,北自北纬37°27′南至36°10′。西起于东经102°29′东至103°30′。北以雷公山、乌鞘岭、毛毛山与古浪河流域为界,东以大松山、小松山与腾格里沙漠为界,西以朱固大阪、黑剌山、马营山、马牙山与大通河流域为界。流 域 长 度 为1 7 9公 里,平均宽度仅23公里,北宽南窄,全部流域成为狭长三角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图水经注2—图们江
中国的大河(4)松花江
2016年图们江特大洪水雨水情分析
图说青海省河流,30P
门源为什么叫门源?与一条河有关,原名写起来有点难
闲话门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