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州古城,再现辽金

韩州古城鸟瞰图

韩州古城

古城门楼

牌坊

主入口

商业街

商业街

商业街

商业街

商业街

商业街

韩州食府

韩州博物馆(青铜器、玉器、瓷器、绘画、酒文化、茶文化、辽金政治人文、佛教文化)

点将台

关帝庙

百年老店

五星酒店

四合院

古城水景(塞外江南)

塞外江南

塞外江南

景区服务区

韩州古城史

有史料可查的历史是:燕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燕将秦开率军袭东胡,东胡退千余里,燕设五郡,修长城,拓土辽东。梨树地区处于燕长城外东北少数民族部落秽、发的交界处。
秦汉之际兴起的夫余国和南北朝时期逐渐强盛起来的高句丽国都先后统治过这个地区。
唐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勣率军灭高句丽。唐朝在高句丽辖区设立安东都护府,任命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率兵二万镇之”。该地区在中原王朝直接管辖下近半个世纪之久。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虽然史称盛世,可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趁安东都护府西迁河北卢龙之机“斥大土宇”,该地区成了渤海国扶余府的辖区。
契丹天显元年(926年),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在其境内建立附属于契丹的东丹国,该地区遂归于东丹国。26年后,东丹王耶律瑞安死,又直属于辽王朝。
历史行进到了这一时期,梨树地区才开始渐渐地有了接近历史的机会。
辽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力资源匮乏,经常南下中原发动掠夺式的侵略战争。在南侵中的习惯作法是每攻破中原一座城池并不占领,而是抢夺财物、掳其人民,在辽国的统治区域内重新设立州县,且大多都沿用原来的名称。据史载,辽太宗南征北宋,掳三河县人口北还,在辽河地方设治仍然用三河旧名,称三河州,另外在附近还设立了榆河州,它们就是韩州的前身。
到契丹圣宗耶律隆绪时期(983—1030年),韩州的称谓开始在历史上出现,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韩州,东平军。下,刺史。……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柳河县”。
宋朝曾公亮和丁度编撰的《五经总要·北蕃地理》在韩州条目中也提到:“韩州,在三韩之地,本州海西北边之邑,旧有三州,契丹并为韩州”。
以上记载说明无论是宋人的三州还是元人的二州,虽然没有设治的具体时间,但可以很明确地确定,韩州是在其它旧有州的基础上合并而城的。再具体一点的说就是韩州是经契丹圣宗耶律隆绪合并三河、榆河二州才登上历史舞台的。
韩州是一个广义上的地理范畴,州治只是它的管理中心。
辽时期的州分为上中下三等,韩州属于下等州,行政上设地方官吏管辖,军事上设置东平军,有骑兵2千人,步兵8千人,遇到战事由北女直兵马司负责调遣。韩州虽然是地方州,却同时隶属于皇帝的宫卫延昌宫管辖。按照辽国的斡鲁朵制度,凡列入皇帝宫卫的州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皇帝驾崩以后,要为皇帝守陵。
金灭辽后,沿袭辽制,仍称韩州,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韩州,下,刺史。辽置东平军,……户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二。(旧有营)县二:临津、柳河”。
到了金王朝统治时期,韩州的性质变化并不大,仍然为下等州并设刺史管理州务。后期,由于感到“州非冲途”,又将州治北迁到80里外的九百奚营(今吉林省梨树县偏脸古城)。此时,韩州的区域面积和人口都有所扩大,统辖县增至二个。户口达14112户,可见人口应该在10万人上下。可以推算,金朝后期的韩州城,人口应在5万人左右。
韩州作为一个下等州城却名气大涨,以至于现在的历史著作中也时常提及。其原因则是因为韩州曾是金朝囚禁宋废帝徽、钦二宗之地。金灭辽后,看到了宋王朝的软弱和中原的富庶,马上翻脸找借口撕毁了协议,于当年10月,由左右副元帅宗翰、宗望率军大举南下进攻宋朝,燕京守将郭药师等相继投降。面对金兵的凌厉攻势,只知玩乐享受的宋徽宗赵佶吓破了但,匆忙传位给太子赵桓,自称道君皇帝,依旧去过他逍遥自在的日子去了。
北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兵兵临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在抗金将领李钢、种师道召集20万勤王兵马欲与金兵奋战之时,宋钦宗却派人和金兵议和,丧失了决战的大好时机。当年闰十一月,金兵攻克汴京,宋钦宗上表请降。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吴乞买下诏废宋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三月末四月初,宗翰、宗望先后押解徽、钦二帝及王族、宫女3000余人北归。前线抗金的爱国将领称之为“靖康之耻”,朝中议和的大臣却说是“二帝北狩”。明明二位皇帝成了金国的俘虏,却不知羞耻地美名其曰去北边打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丑态被表现的淋漓致尽。
据《金史纪事本末》和《呻吟语》记载:当年的十月二十六日,金太宗下令将徽、钦二宗迁往韩州,并将剩下的王族、宫眷900余人也迁往韩州和徽、钦二宗同住。为了便于监督管理,金兵将韩州城内住户全部迁出变成一座空城,“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徽、钦二宗在韩州被囚禁了21个月。金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徽、钦二宗转徙到呼里改路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徽、钦二宗作为俘虏被流放囚禁在韩州,城内外都有金兵看守,待遇和当皇帝的时候虽然是天壤之别,可还是有一点点自由的。有后妃、诸王和官吏陪同,也有宫女和太监侍候;可以生儿育女,也可以吟诗作画。在《宋徽宗词》中有一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据说就是他在韩州时写的。
传说中徽、钦二宗在韩州囚禁时有“坐井观天”之说。遍查皇家正史都没有记述,据说笔记野史倒是有些记载。有一篇考古文章说在韩州遗址中有许多清末时期的枯井,即是清朝末年,也就和宋金时期搭不上边了。如前边所说,既然在囚禁中能生儿育女,徽、钦二宗“坐井观天”之说只能是一种传闻和想象。也可能是文人们闲来无事的一种消遣和杜撰。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称成吉思汗。从木华黎进军辽东到贵由平定辽东,蒙古铁蹄席卷了女真族的发祥地。韩州虽然被蒲鲜万奴创立的东真国统治了19年,但随着公元1233年东真国的灭亡,韩州被废掉,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
明时期,为防御蒙古族、女真族的袭扰,明朝在东北沿着辽东都司管辖的范围修筑了辽东边墙。韩州古城地处边墙之外,是蒙古兀良哈福余卫的游牧地。
清统一中国后,前期是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游牧地。到乾隆朝后期,大批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农民迫于生计,不顾清王朝的禁令陆陆续续渡渤海、过山海关、出柳条边“闯关东”到东北垦荒,虽屡禁不止。到了嘉庆初年,清朝的政策调整为“驰游牧禁”,“借王旗地以养民”。嘉庆二年(180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奏请清廷同意在常突额勒克地方首次公开招垦。成为韩州解禁招垦之始。著名的文学家端木蕻良先生的成名之作《科尔沁旗草原》描写的就是清朝时期山东、河北农民闯关东开垦这块处女地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沧桑偏脸城——金韩州(偏脸城)大明寺
聊昌图四面城古城遗址
宋朝“梨树偏脸古城”
【岁月钩沉|沈州的缘起(二):沈阳正式建城的开始——沈州】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三朝北盟会编(南宋)徐梦莘●卷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