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维国《金瓶梅风俗谭》

《金瓶梅风俗谭》(图文本)

作者:白维国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厚艳芬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开本:大32开

目录

节俗摭谈

年俗

爆竹

春胜

桃符

辞岁·压岁钱

拜年·忌门

元宵节

花灯

烟花

走百病

清明节

打秋千

斗百草

上坟

端午节

蕤宾佳节

灵符

解粽

绒线符牌儿·纱小粽子儿

艾虎儿

雄黄酒

绿柳、红榴

中秋节

送节礼

重阳节

赏菊

中元节

地藏庵

盂兰会

烧箱库

冬至节

贺冬

见朝

郊天大赦

腊八节

腊八粥

年下

送节礼

封印·开印

游娱拾零

投壶

打球

蹴鞠

齐云社·天下圆·圆社

圆·气球·行头

揸头·对障·校尉

蹴石球

踢毽子

抓子儿

打瓜子

掷骰

双陆

抹牌

斗叶儿

酒令

掷骰

猜枚

看牌

诗词歌赋

顶真续麻

急口令·说笑话

令官

耳报

烧香疤

曲艺撷英

瓦子

勾栏

路岐

慢曲

捣喇

山坡羊

三十腔

十段锦·二十个半截儿

胡博词·扠儿鸡

打谈

笑乐院本

舞鲍老

舞迓鼓

四节记

唱门词

服饰掇琐

冠式

网巾·网巾圈儿

方巾

小帽·帽顶

服式

{衤旋}子(儿)

{衤旋}

褶子(儿)

直身

道袍·禅衣

氅衣

亵衣

抹胸·襕裙

主腰

兜肚

足衣

护膝·护臁·护膝袜

膝裤·裤腿·褶裤·半袜

鞋脚·高底

相思卦·洗坐脚

头饰

缠髻·揸髻

云髻

{髟|狄}髻

凤冠·珠冠·金梁冠

挑心·分心

掩鬓

围发

满冠

梳背儿

钿儿

箍儿

挑牌·缨络儿

簪儿

掠儿

撇杖儿·啄针儿

佩饰

川扇儿

饮食抉屑

筵宴食次

果子·茶食·果盒

点心

咸食

小菜

案酒

下饭

汤品

头脑·头脑酒·扶头酒

添换·果碟

茶·汤

点茶·宽煎茶·泡茶

香茶

茶礼

梅汤·和合汤·白汤

点汤

南酒

金华酒浙酒黄酒老酒河清酒麻姑酒豆酒金酒

北酒

烧酒白酒火酒内酒竹叶清酒荷花酒菊花酒茉莉酒葡萄酒黄米酒药五香酒艾酒雄黄酒鲁酒羊羔酒

乳饼

蚫螺

饮宴礼仪

安席·叙座·把盏

开桌

吃看桌席

叫呀酒

白维国(1945.7~2015.10.23)

后 记

这本小书得以完成,首先得感谢厚艳芬女史,没有她的殷切督促,这本小书不知伊于胡厎。

小书写作动因,在于读了邓云乡先生所著《红楼风俗谭》(中华书局,1987年),颇受感染。当时在做《金瓶梅词典》,翻检了一些背景资料,觉得可以仿样写一本《金瓶梅风俗谭》,便给当时在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编辑室任编辑(现在已是副总编了)的顾青先生写了一封毛遂信,有幸获允。至今犹清晰记得顾先生复信中的两句话:“邓先生成作珠玉在前,相信先生大作定能咳唾成珍。”文字很优美,可是我也读得懂这优美文字下暗含的冷峻:你的著述要达到邓作水准才能出版。幸好我从来都对自己的文字能力自信满满,于是动手写作。初无定规,哪一题目的材料成熟了,就写哪一篇。最初写就的可能是饮食谈,以《〈金瓶梅词话〉的饮食风俗》为题,发表在《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上。那便是厚艳芬女史约的稿。以后有空了就写一点,别的题目吃紧了便停下来。

2006年,我退休之后返聘一年到期。《文史知识》副主编胡友鸣先生及厚艳芬女史,以为我退下来有空闲时间了,可以为他们做点事,便来语言所约稿。

友鸣先生,性情中人,据说酒量颇豪,围棋下得好,自然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本来跟我并无交集,彼此了解,乃是通过我的一篇小文《投壶臆补》。那篇小文章是补正吴曾德先生《投壶趣谈》的,吴文发表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第二集上,是友鸣先生编发的。友鸣兄不以为忤,反发帖邀我参加中华书局九十年庆典。那是一份挺高的荣誉呵!书生色相,坦荡襟怀,令人神旺。如斯人者命驾约稿,其敢拂逆!于是将写就的几篇,分别以《古代的儿童游戏》和《〈金瓶梅〉风俗谈》为题,交由《文史知识》陆续发表。编稿的自然是厚艳芬女史。可惜我有几部大词典压手,拿不出更多时间续写《风俗谈》,发了十几篇便无连弩。艳芬女史却不弃不离,隔一段时间便催问催问。后来她转到商务印书馆高就,又把这一题目带到商务,还是隔一段时间便督促一番。奈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继续拖着。

我是那种能力不强却所欲颇雄的人,驽马十驾,破车揽载,常常同时做好几个题目,而且动辄是数百万字的大题目,所以往往把每个题目都弄得很沧桑。这本小书也不例外,从1989年10月被告知选题通过至今,整整二十五年过去了,倘若不是意外变故,它还是一个睡在我的电脑里的半成品。

变故出现在2013年底。我被查出罹患癌症,而且是凶险的胰腺癌。生命似乎一下到了尽头,该打理后事了。把手头正在做的几件事掂量一番,只有《风俗谭》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而且《风俗谭》是我个人的题目,我不写,便胎死腹中了;其他都是集体项目,没有我,还有同仁可以完成,于是决定首先完成《风俗谭》。唉,人总是自私的。

这样,在跑北京各大医院诊病、治疗的同时,抓空儿续写《风俗谭》,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总算把它完成了。

成稿之际,再次感谢厚艳芬女史。她是一位比作者更关心这一题目的编者。她的督促使我产生一种责任感,觉得从道义上也必得完成它。

感谢为我诊病的医生们,特别是最初为我确诊的四位:宣武医院的曹韬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季加孚院长、沈琳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的韩志宇主任。我的表弟,任职天坛医院副院长的张立伟教授,身任剧职,有求必应,寻医问药,其情可感。

感谢关心我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仁。研究生同窗江蓝生研究员七十寿庆时,发现我过度消瘦,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在场的同一研究室共事的曹广顺研究员,旋即把我介绍给他的弟弟曹韬大夫,得以第一时间确诊。贵州大学的王锳先生,不顾自己也是癌症之身(已经八年),且年望八旬,主动承担起《现代汉语语源词典》的主持工作。还有我研究生同窗李崇兴教授,已淡出江湖多年,听说我病,慨然承当《近代汉语词典》的审稿任务。浙江大学的汪维辉教授身兼剧任难以分身,还是请到他昔日的学生江苏师范大学的刘君敬老师共襄《近代汉语词典》审稿。在京的两位大学同窗张圣洁、张光勤二君,更是呴湿嘘寒,殷勤备至。听说要给大夫送书,圣洁君把他主编的《蒙学十三经》悉数慨赠。光勤君陪我在肿瘤医院度过农历癸巳年除夕,又惠泉相助。二人都表示要替我多分担《现代汉语句典》的审稿、定稿工作。有这些知心友人的援手,癌症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天公再假我三年,这些放不下的工作大致就可以完成了。

滴注化疗药时,身体不能乱动,思绪却如泉涌,打油数滴,今录其一,做彼时心境写照:

数拟归期忽有期,百年未剩许多时。

疲牛卧圈鹏垂翼,药草培元香浣衣。

戎笔难抛新岁梦,衰文犹系旧乡思。

敢将望帝唇边血,染作霞篇彩墨滴。

白维国

2014年7月

原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敢将望帝唇边血 化作霞篇彩墨池——记白维国先生
白芬儿3
叶思芬说金瓶梅|套装共三辑
《红楼梦》、《金瓶梅》,这些明清小说里,藏着老北京过年的密码
○觞政(节录)——金瓶梅资料汇编/四、评论编
《女聊斋志异》(清)古吴靓芬女史贾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