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晋纪六(一)--南唐灭闽  

南唐主李璟闻闽内乱,欲乘机扩土,遂遣军入闽。保大二年(944年)以边镐为行营招讨诸军都虞侯、翰林待诏臧循为谋臣,随枢密副使查文徽率军从洪州(今江西南昌)进取建州。此时王延政仍在攻打朱文进控制的福州,不克,闻唐军压境,乃施疑兵假称南唐出兵助攻福州,诈守将林仁翰杀朱文进出降。王延政得福州被拥为闽主。未几,泉、漳、汀诸州旧将皆率众归降。唐军临盖竹(今福建建阳南),知王延政已取福州而不敢轻举贸进。又闻闽将张汉卿率兵自镛州(今福建将乐)驰援建州,臧循退屯邵武,查文徽自率兵退建阳。闽军视臧循军弱偷袭唐军,大胜并斩杀臧循。

保大三年(945年)正月,王延政为加强建州防御,令从子王继昌镇守福州,侍卫军及拱宸、控鹤两都兵调往建州;令仆射杨思恭与统军陈望率兵前出建阳,列阵建阳溪水南岸以阻截唐军。两军相持旬余,唐军亦不敢战。随后南唐以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率兵经崇安抵赤岭(今福建崇安南),进援查文徽。

闽将杨思恭轻唐军兵少,又立足未稳,即令陈望领兵涉水进击。唐将祖全恩以主力当正面,遣奇兵出其后,两面夹击。陈望战败被杀,杨思恭弃阵而逃。王延政闻讯大惊,急召董思安等率泉州兵护卫建州。五月唐军始攻建州,至八月王延政终因孤立无援,城陷而降,闽国灭亡。九月汀、泉、漳三州相继降,南唐以建州置永安军。此时李仁达(后改名弘羲)窃据福州自立。南唐乘势攻福州,不克。四年(946年)李仁达归附吴越。946年,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驻军,但仍向南唐称臣,留及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

开闽王氏以唐光启二年(886年)丙午岁王潮官拜泉州刺史开始确立对福建的统治,经过六十年,殷国被南唐灭亡,标志着王氏对福建统治的结束。丙午年属马年,因而在闽台民间流传着王氏“骑马来,骑马去”的谶语。

五代时期南唐保大二年(闽天德二年,944年)至四年,南唐军破建州(治建安,今福建建瓯)攻灭闽国的作战。

闽永隆中,富沙王王延政据建州自立殷国,改元天德。旋闽衙军拱宸都将朱文进兵变福州(今属福建),杀景宗王曦及居福州王氏家族,自称闽主,并署心腹将吏镇守泉(治今福建泉州)、漳(治龙溪,今福建漳州)、汀(今福建长汀)诸州。殷主王延政闻讯,即遣军讨伐朱文进。统军使吴成义率战舰干艘出建州,顺建阳溪径抵福州,久攻不克。

南唐主李璟闻闽内乱,欲乘机扩土,遂遣军入闽。保大二年十二月,以边镐为行营招讨诸军都虞侯、翰林待诏臧循为谋臣,随枢密副使查文徽率军出洪州(今江西南昌),进取建州。王延政闻南唐军压境,而福州尚未克,乃施疑兵计,假称南唐出兵助攻福州,诈守城将林仁翰杀朱文进出降。王延政得福州,被拥为闽主。未几,漳、泉、汀3州王氏故将皆率众归降。时南唐军抵盖竹(今福建建阳南),知王延政已取福、漳、泉、汀诸州,不敢轻举贸进。又闻闽将张汉卿率8000兵自镛州(今福建将乐)援建州将至,查文徽令臧循退屯邵武(今属福建),自率兵退保建阳待援。闽军视臧循军弱,以邵武居民为向导,偷袭屯邵武唐军,大破并执斩臧循。

三年正月,王延政为加强建州防御,令从子王继昌都督南都内外诸军事,镇守福州;将南都(即福州)侍卫军及拱宸、控鹤两都兵1.5万调往建州;令仆射杨思恭与统军陈望率兵万余前出建阳,列阵建阳溪水南岸,阻截南唐军。两军相持旬余,南唐军亦不敢战。随后南唐以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率数千兵经崇安(今属福建)抵赤岭(今福建崇安南),进援查文徽。闽将杨思恭轻唐军兵少,又立足未稳,即令陈望领兵涉水进击。唐将祖全恩以主力当正面,遣奇兵出其后,两面夹击。陈望战败被杀,杨思恭弃阵而逃。王延政闻讯大惊,急召董思安等率泉州兵5000,分守要点,护卫建州。五月,南唐军攻破诸要点,继攻建州。王延政率军婴城自守,至八月,终因孤立无援,城陷而降。九月汀、泉、漳3州相继降,南唐以建州置永安军。时惟李仁达(后改名弘羲)窃据福州自立。南唐乘势攻福州,数月不克。

四年,李仁达乞师吴越,击退南唐军后,归附吴越,闽遂亡。

 
 
 
 

 

〔起旃蒙大荒落(乙已)八月,尽柔兆敦牂(丙午),凡一年有奇。〕

齐王下

开运二年〔(乙已、九四五)〕

1八月,甲子朔,月有食之。

2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帝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阳城之捷见上卷上年。夫胜之不可恃也尚矣。纣之百克而卒无后,夫差数战数胜,终以亡国。桑田之捷,灭虢之兆也;方城之胜,破庸之基也。项梁死于定陶而嬴秦墟,宇文化及摧于黎阳而李密败,皆恃胜之祸也。阳城之战,危而后克。契丹折翅北归,蓄愤愈甚,为谋愈深,晋主乃偃然以为无虞,石氏宗庙,宜其不祀也。〕四方贡献珍奇,皆归内府;多造器玩,广宫室,崇饰后庭,近朝莫之及;〔近朝,谓近世,如梁如唐也。朝,直遥翻。〕作织锦楼以织地衣,用织工数百,期年乃成;〔期,读曰翆。〕又赏赐优伶无度。桑维翰谏曰:「向者陛下亲御胡寇,〔谓元年澶州之战也,事见上卷。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称,尺正翻。〕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唐制,帛以十端为束。〕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jué wàng]不满;怨望。《史记·荆燕世家》:“今 营陵侯 泽 ,诸 刘 ,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 駢 久觖望,至是大喜,贡赋不絶。”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发兵助温》:“闻得 苏峻 因有功不报,觖望图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臣愚以为重旗员则 汉 人觖望,重 汉 员则旗人亦觖望,不平则鸣,将何能靖。”企求;希望。《后汉书·臧洪传》:“今王室衰弱,﹝ 袁绍 ﹞无扶翼之意,而欲因际会,觖望非冀,多杀忠良,以立姦威。”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觖犹冀也。”《宋书·颜竣传》:“不如塞其端渐,杜其觖望,内修德化,外经边事,保境以观其衅,於事为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公颇热中觖望, 韩旭亭 师尝曰:‘大器晚成,公无须躁进也。’” 章炳麟 《訄书·通法》:“凡 汉 世道路河渠之役,今难其费,彼举之径易者,无虑议院之效。后王觖望於斯制,如其初政,则因是也。”),曰:『我曹冒白刃,绝筋折骨,〔觖,古穴翻。觖望,怨望也。冒,莫北翻。折,而设翻。〕曾不如一谈一笑之功乎!』如此,则士卒解体,陛下谁与卫社稷乎!」帝不听。(强邻在侧,不知死活

冯玉每善承迎帝意,由是益有宠。尝有疾在家,帝谓宰相曰:「自刺史以上,俟冯玉出乃得除。」其倚任如此。〔窦广德有贤行,汉文帝以其后弟,恐天下议其私,不敢相也。冯玉何人斯,晋出帝昌言于朝以昭亲任之意!临乱之君,各贤其臣,其此谓乎!〕玉乘势弄权,四方赂遗,辐辏其门。〔遗,唯季翻。〕由是朝政益坏。〔史言晋亡形已成。朝,直遥翻。〕

3唐兵围建州既久,〔是年二月,唐兵攻建州事始见上卷。〕建人离心。或谓董思安:〔谓,诲语之也。〕「宜早择去就。」思安曰:「吾世事王氏,危而叛之,天下其谁容我!」众感其言,无叛者。

丁亥,唐先锋桥道使上元王建封先登,〔上元本江宁县,唐肃宗上元间更名,带江宁府。〕遂克建州,闽主延政降。〔闽自唐末王潮得福建,传审知、延翰、鏻、昶、曦,至延政而亡。王忠顺战死,董思安整众奔泉州。〔史言泉州二将事闽主禸始终。〕(寥寥数语,南唐灭闽

初,唐兵之来,建人苦王氏之乱与杨思恭之重敛,〔杨思恭重敛事见二不八十三卷天福八年。敛,力赡翻。〕争伐木开道以迎之。及破建州,纵兵大掠,焚宫室庐舍俱尽;是夕,寒雨,冻死者相枕,〔枕,职任翻。〕建人失望。唐主以其有功,皆不问。(引虎驱狼

4汉主杀韶王弘雅。〔弘雅,汉立之弟也。〕

5九月,许文稹以汀州,王继勋以泉州,王继成以漳州,皆降于唐。〔荀子有言:「兼并易也,坚凝之难。」唐能取闽,不能终有闽也。为闽叛唐张本。〕唐置永安军于建州。

6丙申,以西京留守兼侍中景延广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

7殿中监王钦祚权知恒州事。〔恒,户登翻。〕会乏军储,诏钦祚括籴民粟。杜威有粟十余万斛在恒州,钦祚举籍以闻。威大怒,表称:「臣有何罪,钦祚籍没臣粟!」朝廷为之召钦祚还,〔杜威恒州之粟,岂非前者表献之数乎!使其出于表献之外,亦掊克军民所积者耳。举而籍之,夫何过!朝廷之法,不行于贵近,第能虐贪下以供调度,国非其国矣。为,于伪翻。还,从宣翻。〕仍厚赐威以慰安之。

8戊申,置威信军于曹州。

9遣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守贞戍澶州。

10乙卯,遣彰德节度使张彦泽戍恒州。

11汉主杀刘思潮、林少强、林少良、何昌廷。〔【章:十二行本「廷」作「延」;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天福八年,汉主使刘思潮等四人弒其兄弘度而自立,事见二百八十三卷;今又杀四人以除其偪,少,诗照翻。〕以左仆射王翷〔【章:十二行「本翷」作「翻」;乙十一行本同。】〕尝与高祖谋立弘昌,〔事见二百八十三卷天福七年。〕出为英州刺史,〔英州,汉桂阳郡浈阳县之地,唐以浈阳县隶广州。汉主刘袭分浈阳县置英州。九域志:广州北至英州四百二十里。〕未至,赐死。内外皆惧不自保。

12冬,十月,癸已,置镇安军于陈州。

13唐元敬宋太后殂。

14王延政至金陵,唐主以为羽林大将军。斩杨思恭以谢建人。〔以杨思恭厚敛也。〕以百胜节度使王崇文为永安节度使。崇文治以宽简,建人遂安。〔抚宁荒余,其政当尔。自盖公授此法于曹参,参以相齐,又以相汉,后人知此法者鲜矣。治,直之翻。

15初,高丽王建用兵吞灭邻国,颇强大,〔事见二百八十一卷高祖天福元年。丽,力之翻。〕因胡僧袜啰言于高祖曰:「勃海,我婚姻也,其王为契丹所虏,请与朝廷共击取之。」高祖不报。及帝与契丹为仇,袜啰复言之。〔袜,望发翻。啰,鲁何翻。复,扶又翻。〕帝欲使高丽扰契丹东边以分其兵势;会建卒,子武自称权知国事,上表告丧,十一月,戊戍,以武为大义军使、高丽王,遣通事舍人郭仁遇使其国,〔使,疏吏翻。〕谕指击契丹。〔畏契丹知之,不形诸诏命,以诏指谕之而已。〕仁遇至其国,其兵极弱,向者袜啰之言,特建为夸诞耳,实不敢与契丹为敌。〔宋白曰:晋天福中,有西域僧袜啰来朝,善火卜。俄辞高祖,请游高丽,王建甚礼之。时契丹并勃海之地有年矣,建因从容谓袜啰曰:「勃海本吾亲戚之国,其王为契丹所虏,吾欲为朝廷攻而取之,且欲平其旧怨。师回,为言于天子,当定期两袭之。」袜啰还,具奏,高祖不报。出帝与契丹交兵,袜啰复奏之。帝遗郭仁遇飞诏谕建,深攻其地以牵胁之。会建已卒,武知国事,与其父之大臣不謟,自相鱼肉。内难稍,平兵威未振,且夷人怯懦,袜啰之言,皆建虚诞耳。〕仁遇还,〔还,从宣翻。〕武更以他故为解。〔为说以自解。〕

16乙卯,吴越王弘佐诛内都监使杜昭达,已未,诛内牙上统军使明州刺史阚璠。〔璠,音翻。〕

昭达,建徽之孙也,〔杜建徽佐吴越王钱镠有功。〕与璠皆好货。〔好,呼到翻。〕钱塘富人程昭悦以货结二人,得侍弘佐左右。昭悦为人狡佞,王悦之,宠待踰于旧将,璠不能平;昭悦知之,诣璠顿首谢罪,璠责让久之,乃曰:「吾始者决欲杀汝;今既悔过,吾亦释然。」昭悦惧,谋去璠。〔去,羌吕翻。〕

璠专而愎,国人恶之者众。〔【章:十二行本「众」下有「王亦恶之」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退斋校同。】愎,蒲逼翻。恶,乌路翻。〕昭悦欲出璠于外,恐璠觉之,私谓右统军使胡进思曰:「今欲除公及璠各为本州岛,使璠不疑,可乎﹖」进思许之,乃以璠为明州刺史,进思为湖州刺史。〔阚璠,明州人;胡进思,湖州也。〕璠怒曰:「出我于外,是弃我也。」进思曰:「老兵得大州,幸矣;不行何为!」璠乃受命。既而复以他故留进思。〔复,扶又翻。〕

内外马步都统军使钱仁俊母,杜昭达之姑也。昭悦因谮璠、昭达谋奉仁俊作乱,下狱锻炼成之。〔下,户驾翻。〕璠、昭达既诛,夺仁俊官,幽于东府。于是昭悦治阚、杜之党,凡权任〔【章:十二行本「任」作「位」;乙十一行本同;张校同。】〕与已侔,意所忌者,诛放百余人,国人畏之侧目。〔为弘佐诛昭悦张本。治,直之翻。〕胡进思重厚寡言,昭悦以为戆,故独存之。装憨可保命。胡进思独存,所以阶钱氏废立之祸。〕

昭悦收仁俊故吏慎温其,〔慎,姓也,古有慎到。温其,名也。〕使证仁俊之罪,拷备至。〔拷,音考,掠,音亮。〕温其坚守不屈;弘佐嘉之,握为国官。〔国官,吴越国官也。慎温其自蕃府吏职握为国官。〕温其,衢州人也。(一场官场凶险

17十二月,乙丑,加吴越王弘佐东南面兵马都元帅。

18辛未,以前中书舍人广晋阴〔【章:十二行本「阴」作「殷」;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鹏为给事中、枢密直学士。〔唐改魏州为兴唐府,高祖改为广晋府。〕鹏,冯玉之党也;朝廷每有迁除,玉皆与鹏议之。由是请谒赂遗,充满其门。〔遗,惟季翻。〕

19初,帝疾未,〔平去年冬,帝有矣,见上卷。〕会正旦,〔谓今年正月朔旦﹖〕枢密使、中书令桑维翰遣女仆入宫起居太后,〔女,仆即女奴也。唐人谓参候为起居,今人之言犹尔。〕因问:「皇弟睿近读书否﹖」〔睿,即重睿也;避帝名,去「重」字。〕帝闻之,以告冯玉,玉因谮维翰有废立之志;帝疑之〔帝固忌重睿,因桑维翰女仆之问,己疑维翰矣;冯玉又从而谮之,其疑愈不可破矣。

李守贞素恶维翰,〔恶,乌路翻。〕冯玉、李彦韬与守贞合谋排之;以中书令行开封尹赵莹柔而易制,〔易,以豉翻。〕共荐以代维翰。丁亥,罢维翰政事,为开封尹;以莹为中书令,李崧为枢密使、守侍中。维翰遂称足疾,希复朝谒,杜绝宾客。〔亦所以远猜嫌也。复,扶又翻。朝,直遥翻。〕

或谓冯玉曰:「桑公元老,今既解其枢务,纵不留之相位,犹当优以大藩,柰何使之尹京,亲猥细之务乎﹖」〔猥,杂也。〕玉曰:「恐其反耳。」〔言所以不授维翰大镇者,恐其阻兵而反。〕曰:「儒生安能反!」玉曰:「纵不自反,恐其教人耳。」〔此指维翰赞成晋祖晋阳举兵之谋。〕(又一官场排挤。

20楚湘阴处士戴偃,〔刘昫曰:湘阴,汉罗县,宋置湘阴县,唐属岳州。宋淳化四年,以湘阴县隶潭州。九域志:在州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为诗多讥刺,楚王希范囚之;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切谏,希范削其官爵。

21唐齐王景达府属谢仲宣言于景达曰:「宋齐丘,先帝布衣之交,今弃之草莱,不厌众心。」景达为之言于唐主曰:〔厌,于叶翻,伏也;又于艳翻,满也。为,子伪翻。〕「齐丘宿望,勿用可也,何心弃之以为名!」唐主乃使景达自青阳召之。〔齐丘隐青阳见二百八十三卷天福八年。〕

三年〔(丙午、九四六)〕

1春,正月,以齐丘为太傅兼中书令,但奉朝请,不预政事。〔奉朝会请召而已。)以昭武节度使李建勋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与中书侍郎冯延已皆同平章事。建勋练习吏事,而懦怯少断;延已工文辞,而狡佞,喜大,言多树朋党。〔断,丁乱翻。喜,许记翻。惟世宦则练习吏事,懦怯少断,则亦因练习之久而巧于避就者然也。若冯延已所为,乃少年书生之常态,多大言而少成事,树朋党以济已私。此二种人,皆不可以相也。〕水部郎中高越,上书指延已兄弟过恶,唐主怒,贬越蕲州司士。

初,唐主置宣政院于禁中,以翰林学士、给事中常梦锡领,专典机密,与中书侍郎严续皆忠直无私。唐主谓梦锡曰:「大臣惟严续中立,然无才,恐不胜其党,卿宜左右之。」未几,梦锡罢宣政院,〔左右,读为佐佑。几,居岂翻。〕续亦出为池州观察使。梦锡于是移疾纵酒,不复预朝廷事。〔史言正邪杂处,正终为邪所胜。复,扶又翻。〕续,可求之子也。〔严可求,徐温之谋主也。〕

2二月,壬戍朔,日有食之。

3晋昌节度使兼侍中赵在礼,〔晋以京兆府为晋昌军。〕更历十镇,〔更,工衡翻。赵在礼起于邺都,徙义成不行,后历横海、泰宁、匡国、天平、忠武、武宁、归德、晋昌,凡十镇。〕所至贪暴,家赀为诸帅之最。〔帅,所类翻。〕帝利其富,三月,庚申,为皇子槙宁节度使廷煦娶其女。〔为,于伪翻。镇宁军,澶州。煦,吁句翻。〕在礼自费缗钱十万,县官之费,数倍过之。延煦及弟延宝,皆高祖诸孙,帝养以为子。(帝也贪财娶儿媳妇。)

4唐泉州刺史王继勋致书修好于威武节度使李弘义。〔好,呼到翻。〕弘义以泉州故隶威武军,怒其抗礼,〔王继勋与李弘义同事南唐,弘义虽建节,然比肩事主,固不可修巡属之礼。李弘义以此起兵端耳。〕夏,四月,遣弟弘通将兵万人伐之。

5初,朔方节度使冯晖在灵州,留党项酋长拓跋彦超于州下,〔事见二百八十二卷天福四年。党,底朗翻。酋,慈由翻。长,知两翻。〕故诸部不敢为寇;及将罢镇而纵之。

前彰武节度使王令温代晖镇朔方,不存抚羌、胡,以中国法绳之。〔昔周之封卫,疆以周索,以其地居中国也。其封晋,则疆以戎索,以其地近戎狄也。戎狄不可绳以中国之法尚矣。)羌、胡怨怒,〔【章:十二行本「怒」下有「皆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竞为寇钞。〔钞,楚交翻。〕拓跋彦超、石存、也厮褒三族,共攻灵州,杀令温弟令周。戊午,令温上表告急。

6泉州都指挥使留从效谓刺史王继勋曰:「李弘通兵势甚盛,士卒以使君赏罚不当,〔当,丁浪翻。)莫肯力战,使君宜避位自省!」〔省,昔景翻。〕乃废继勋归私第,〔留从效立王继勋见上卷上年。〕代领军府事,勒兵击李弘通,大破之。表闻于唐,唐主以从效为泉州刺史,召继勋还金陵,遣将将兵戍泉州。〔为留从效遗唐戍将归张本。〕徙漳州刺史王继成为和州刺史,汀州刺史许文稹为蕲州刺史。〔稹,止忍翻。〕

7定州西北二百里有狼山,〔匈奴须知:狼山寨东北至易州八十里,东南至广信军界。〕土人筑堡于山上以避胡寇。堡中有佛舍,尼孙深意居之(尼姑孙深意住在里面),以妖术惑众,〔妖,于遥翻。〕言事颇验,远近信奉之。中山人孙方简〔欧史作「孙方谏」,盖孙方简后避周太祖皇考讳,遂改名方谏也。考异曰:周世宗实录云「清苑人〕。今从汉高祖实录。〕及弟行友,自言深意之侄,不饮酒食肉,事深意甚谨。深意卒,方简嗣行其术称深意坐,〔化崇信释氏,而学其学,专一而静者,其死也,能结趺端坐如生,谓之坐化。〕严饰,事之如生,其徒日滋。〔薛史曰:未干德中,迁其尼枯骨赴京,焚于北郊,妖徒遂息。〕

会晋与契丹绝好,〔好,呼到翻。〕北边赋役烦重,寇盗充斥,民不安其业。方简、行友因帅乡里豪健者,据寺为寨以自保。契丹入寇,方简帅众邀击,〔帅,读曰率。〕颇获其甲兵、牛马、军资,人挈家往依之者日益众。久之,至千余家,遂为群盗。惧为吏所讨,乃归款朝廷。朝廷亦资其御寇,署东北招收指挥使。

方简时入契丹境钞掠,〔钞,楚交翻。〕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于契丹,请为乡道以入寇。〔边境之上,奸民如此者,不特孙方简,唐人所谓「两面」也。降,户江翻。乡,读曰向。道,读曰导。〕时河北大饥,民饿死者所在以万数,兖、郓、沧、贝之间,盗贼起,吏能禁。

天雄节度使杜威遣元随军将刘延翰市马于边,方简执之,献于契丹。延翰逃归,六月,壬戍,至大梁,言「方简欲乘中国凶饥,引契丹入寇,宜为之备。」〔为孙方简乘中国无主,契丹北归,入据定州张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二百六十五卷
941年
资治通鉴纲目卷五十六
后晋纪四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942)
卷第二百八十三
五代十国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是什么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