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纪九(2)--东吴孙家太乱  
       东吴孙权家族世系表:
        东吴的权臣孙峻,是孙坚的弟弟孙静(孙权的叔叔)的曾孙,此人不仅“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而且还“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这位鲁班公主是孙权的长女,乳名大虎,是个极厉害的女人,她与孙峻私通,害死自己的妹妹小虎。从辈分上排,她比孙峻高一辈,应该是孙峻的堂姑妈。 孙权有多位夫人,其中一位徐夫人,她的祖父叫徐真,是孙权的姑父(孙坚的妹夫)。以辈分论,徐夫人应该是孙权的姑孙,比他小一辈。孙权的儿子孙休,夫人姓朱,是东吴大将朱据的女儿,她的生母却是孙休的姐姐鲁育公主(孙权的小女,乳名小虎)。从辈分上说,这位朱夫人乃是孙休的外甥女。而孙休后来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据的孙子朱宣,从朱宣的角度说,他娶了自己祖母(鲁育公主)的侄女,也就是比他高一辈分的姑妈。 代表直系亲属 
 ‖ 代表姻亲 
 孙钟—┬—孙羌—┬—孙贲—┬—孙邻—┬—孙苗 
    │    │    │    ├—孙旅 
    │    │    │    ├—孙述 
    │    │    │    ├—孙震 
    │    │    │    ├—孙谐 
    │    │    │    └—孙歆 
    │    │    ├—孙安 
    │    │    ├—孙熙 
    │    │    ├—孙绩 
    │    │    └— 女 
    │    │       ‖ 
    │    │      (曹彰曹操三子) 
    │    │ 
    │    └—孙辅—┬—孙兴 
    │         ├—孙绍 
    │         ├—孙伟 
    │         ├—孙昕 
    │         └— 女 
    │            ‖ 
    │           (骆统) 
    ├—孙坚 
    │  ‖ 
    │ 吴夫人—┬—孙策—┬—孙绍———孙奉 
    │  ‖  │  ‖ ├— 女 
    │  ‖  │ 大桥 │  ‖ 
    │  ‖  │    │ (陆逊) 
    │  ‖  │    └— 女 
    │  ‖  │       ‖ 
    │  ‖  │      (顾卲,顾雍长子,早卒) 
    │  ‖  │       ‖ 
    │  ‖  ├—长女   (朱纪,朱治三子) 
    │  ‖  │  ‖ 
    │  ‖  │ (弘咨) 
    │  ‖  │ 
    │  ‖  ├—孙权 吴大帝 
    │  ‖  │  ‖ 
    │  ‖  │ 婢妾———孙登——┬—孙璠 
    │  ‖  │  ‖    ‖  ├—孙英 
    │  ‖  │  ‖   芮玄之女└—孙希 
    │  ‖  │  ‖    ‖ 
    │  ‖  │  ‖   周瑜之女 
    │  ‖  │  ‖ 
    │  ‖  │ ?夫人——孙虑 
    │  ‖  │  ‖    ‖ 
    │  ‖  │  ‖   潘浚之女 
    │  ‖  │  ‖ 
    │  ‖  │ 王夫人—┬—孙和 
    │  ‖  │  ‖  │  ‖ 
    │  ‖  │  ‖  │ 何姬—┬—孙皓—┬—孙瑾 
    │  ‖  │  ‖  │  ‖ │  ‖ └—十一王 
    │  ‖  │  ‖  │  ‖ │ 滕皇后(滕胤族女) 
    │  ‖  │  ‖  │  ‖ │ 王夫人 
    │  ‖  │  ‖  │  ‖ │ 张夫人 
    │  ‖  │  ‖  │  ‖ │ 
    │  ‖  │  ‖  │  ‖ ├—孙德 
    │  ‖  │  ‖  │  ‖ ├—孙谦 
    │  ‖  │  ‖  │  ‖ └—孙俊 
    │  ‖  │  ‖  │  ‖ 
    │  ‖  │  ‖  │ 张夫人——女 
    │  ‖  │  ‖  │(张昭孙女)‖ 
    │  ‖  │  ‖  │    (陆景,陆抗之子) 
    │  ‖  │  ‖  │ 
    │  ‖  │  ‖  └—孙霸—┬—孙基 
    │  ‖  │  ‖    ‖  └—孙壹 
    │  ‖  │  ‖    刘基之女(刘繇孙女) 
  │  ‖  │  ‖ 
    │  ‖  │ 仲姬———孙奋 
    │  ‖  │  ‖    ‖ 
    │  ‖  │  ‖    袁燿之女(袁术孙女) 
    │  ‖  │  ‖ 
    │  ‖  │ 王夫人——孙休———————┬—孙〔雨单〕 
    │  ‖  │  ‖    ‖       ├—孙〔雷大〕 
    │  ‖  │  ‖    朱皇后朱据女)├—孙〔日皿〕 
    │  ‖  │  ‖            └—孙〔?先?〕 
    │  ‖  │ 潘皇后——孙亮 
    │  ‖  │  ‖    ‖ 
    │  ‖  │  ‖    全皇后(全尚女,全琮曾侄孙女) 
    │  ‖  │  ‖ 
    │  ‖  │ 步夫人—┐(步骘族女) 
    │  ‖  │  ‖  ├—鲁班公主 
    │  ‖  │  ‖  │  ‖ 
    │  ‖  │  ‖  │ (周循,周瑜长子,孙鲁班前夫) 
    │  ‖  │  ‖  │  ‖ 
    │  ‖  │  ‖  │ (全琮) 
    │  ‖  │  ‖  │ 
    │  ‖  │  ‖  └—鲁育公主 
    │  ‖  │  ‖    ‖ 
    │  ‖  │  ‖    (朱据,朱桓弟,孙鲁育前夫) 
    │  ‖  │  ‖    ‖ 
    │  ‖  │  ‖   (刘纂) 
    │  ‖  │  ‖    ‖ 
    │  ‖  │ ?夫人—— 中公主(刘纂前妻,早卒) 
    │  ‖  │  ‖ 
    │  ‖  │ 谢夫人 
    │  ‖  │ 徐夫人(徐琨之女,孙权表侄女) 
    │  ‖  │ 袁夫人(袁术之女) 
    │  ‖  │ 
    │  ‖  ├—孙翊———孙松 
    │  ‖  └—孙匡———孙泰———孙秀———孙俭 
    │  ‖    ‖ 
    │  ‖   曹操侄女 
    │  ‖ 
    │ 妾室—┬—孙朗 
    │    └— 女 (刘备孙夫人,民间戏曲作孙尚香) 
    │       ‖ 
    │     (刘备) 
    │ 
    ├—孙静—┬—孙暠—┬—孙绰—┬—孙綝 
    │    │    │    ├—孙据 
    │    │    │    ├—孙恩 
    │    │    │    ├—孙干 
    │    │    │    └—孙闓 
    │    │    ├—孙超 
    │    │    └—孙恭—┬——女 
    │    │         │  ‖ 
    │    │         │ (全尚,全琮族孙) 
    │    │         └—孙峻 
    │    ├—孙瑜—┬—孙弥 
    │    │    ├—孙熙 
    │    │    ├—孙燿 
    │    │    ├—孙曼 
    │    │    └—孙紘 
    │    ├—孙皎—┬—孙胤 
    │    │    ├—孙晞 
    │    │    ├—孙咨 
    │    │    ├—孙弥 
    │    │    └—孙仪 
    │    ├—孙奂—┬—孙承 
    │    │    ├—孙壹 
    │    │    │  ‖ 
    │    │    │ 邢贵人(曹芳之邢贵人) 
    │    │    ├—孙封 
    │    └—孙谦 ├— 女 
    │         │  ‖ 
    │         │ (吕据,吕范之子) 
    │         └— 女 
    │            ‖ 
    │           (滕胤) 
    └— 女 
       
 
        [6]汉姜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少,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望及安西将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数挑战,望、艾不应。
  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悉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曰:“或问往古能以弱胜强者,其术如何?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常多慢,处小有忧者常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即善弱可以战胜乱强。)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句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或曰: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项羽与汉约分鸿沟,各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已定,则难动也,率兵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曰:当商、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当此之时,虽汉祖安能杖剑鞭马而取天下乎!及秦罢侯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易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于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博者获多,迟后者见吞。(民先安,则养民者战胜乱民,若民已乱,则迅疾战胜迟缓,时事不同。)今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夫民之疲劳,则騷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射箭如果屡次不中,不如慎重瞄准之后再发射。’)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三国时期如战国,应该养民,而不是整日打仗姜维有智商,但情商低,到处乱打,是无法取胜的。)(从姜维身上再次说明,诸葛亮看人偏颇,造成一国靠一人的奇怪现象。)
  三年(戊寅、258)[1]春,正月,文钦谓诸葛诞曰:“蒋班、焦彝谓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怿又率众逆降,此敌无备之时也,可以战矣。”诞及唐咨等皆以为然,遂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围上诸军临高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矢石雨下,死伤蔽地,血流盈堑,复还城。城内食转竭,出降者数万口。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部将文稷之子,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毋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专权的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等,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钦随从吴军前往支援。甘露三年(258年),军情告急时文钦与诸葛诞意见不同,而且两人之间原本就有矛盾,于是诸葛诞将文钦杀死。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又投奔回魏国。)钦子鸯、虎将兵在小城中,闻钦死,勒兵赴之,众不为用,遂单走逾城出,自归于司马昭。军吏请诛之,昭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就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乃赦鸯、虎,使将数百骑巡城,呼曰:“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又表鸯、虎皆为将军,赐爵关内侯。城内皆喜,且日益饥困。司马昭身自临围,见城上持弓者不发,曰:“可攻矣!”乃四面进军,同时鼓噪登城。二月,乙酉,克之。诞窘急,单马将其麾下突小城欲出,司马胡奋部兵击斩之,夷其三族。(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曹魏的重要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毋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凌、毋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诞麾下数百人,皆拱手为列,不降,每斩一人,辄降之,卒不变,以至于尽。吴将于诠曰:“大丈夫受命其主,以兵救人,既不能克,又束手于敌,吾弗取也。”乃免胄冒陈而死。唐咨、王祚等皆降。吴兵万众,器仗山积。(东吴一次大败仗,大伤元气。东吴不久了。)
  司马昭初围寿春,王基、石苞等皆欲急攻之,昭以为“寿春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使同就戮,吾当以全策縻之。但坚害三面,若吴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也。吴贼破,钦等必成禽矣!”乃命诸军按甲而守之,卒不烦攻而破。议者又以为“淮南仍为叛逆,吴兵室家在江南,不可纵,宜悉坑之。”昭曰:“古之用兵,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吴兵就得亡还,适可以示中国之大度耳。”一无所杀,分布三河近郡以安处之。拜唐咨安远将军,其余裨将,咸假位号,众皆悦服。其淮南将士吏民为诞所胁略者,皆赦之。听文鸯兄弟收敛父丧,给其车牛,致葬旧墓。
  昭遗王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志,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至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是过也。”昭欲遣诸军轻兵深入,招迎唐咨等子弟,因衅有灭吴之势。王基谏曰:“昔诸葛恪乘东关之胜,竭江表之兵以围新城,城既不拔,而众死者大半。姜维因洮西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今贼新败于外,又内患未弭,是其修备设虑之时也。且兵出逾年,人有归志,今俘馘guo(歼灭敌兵)十万,罪人斯得,自历代征伐,未有全兵独克如今之盛者也。武皇帝克袁绍于官渡,自以所获已多,不复追奔,惧挫威也。”昭乃止。以基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进封东武侯。
  习凿齿曰: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道,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浮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赏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2]司马昭之克寿春,钟会谋画居多;昭亲待日隆,委以腹心之任,时人比之子房。
  [3]汉姜维闻诸葛诞死,复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4]夏,五月,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九锡;昭前后九让,乃止。
  [5]秋,七月,吴主封故齐王奋为章安侯。
  [6]八月,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7]诏以关内侯王祥为三老(掌教化的乡官),郑小同为五更(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帝率群臣诣太学,行养老乞言之礼。小同,玄之孙也。
  [8]吴孙以吴主亲览政事,多所难问,甚惧;返自镬里,遂称疾不朝,使弟威远将军据入仓龙门宿卫,武卫将军恩、偏将军干、长水校尉分屯诸营,欲以自固。吴主恶之,乃推朱公主死意,全公主惧曰:“我实不知,皆朱据二子熊、损所白。”是时熊为虎林督,损为外部督,吴主皆杀之。损妻,即孙峻妹也。谏,不从,由是益惧。
  吴主陰与全公主及将军刘丞谋诛。全后父尚为太常、卫将军,吴主谓尚子黄门侍郎纪曰:“孙专势,轻小于孤。孤前敕之使速上岸,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于朱异,擅杀功臣,不先表闻;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所复畏,不可久忍,今规取之。卿父作中军都督,使密严整士马,孤当自出临桥,率宿卫虎骑、左右无难一时围之,作版诏敕所领皆解散,不得举手。正尔,自当得之;卿去,但当使密耳!卿宣诏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同堂姊,邂逅漏泄,误孤非小也!”纪承诏以告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
  九月,戊午,夜以兵袭尚,执之,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比明,遂围宫。吴主大怒,上马带执弓欲出,曰:“孤大皇帝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叹咤不食,骂全后曰:“尔父愦愦,败我大事!”又遣呼纪,纪曰:“臣父奉诏不谨,负上,无面目复见。”因自杀。使光禄勋孟宗告太庙,废吴主为会稽王。召群臣议曰:“少帝荒病昏乱,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已告先帝废之。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皆震怖,曰:“唯将军令!”遣中书郎李崇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署名,怒,杀之。典军施正劝迎立琅邪王休,从之。己未,使宗正楷与中书郎董朝迎琅邪王于会稽。遣将军孙耽送会稽王亮之国,亮时年十六。徙全尚于零陵,寻追杀之;迁全公主于豫章。
  冬,十月,戊午,琅邪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是日,进及布塞亭。孙以琅邪王未至,欲入居宫中,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选曹郎虞汜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任,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不怿而止。汜,翻之子也。
  命弟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琅邪王于永昌亭。孙恩奉上玺符,王三让,乃受。群臣以次奉引,王就乘舆,百官陪位。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王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孙称“草莽臣”,指阙上书,上印绶、节钺,求避贤路。吴主引见慰谕,下诏以为丞相、荆州牧,增邑五县;以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孙据、干、皆拜将军,封侯。又以长水校尉张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吴政权多次政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消失的将领(十):南亡北复吴前将军唐咨
三国时期,东吴共有四位前将军,后面两人都背叛了吴国!
【读通鉴】32. 淮南三叛第三叛(下):诸葛诞的田横五百壮士
他在东吴功高盖世,人气却远不如周瑜、吕蒙、甘宁、太史慈
爱看
三国之司马昭平叛(四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