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弘治十二年王阳明《大伾山赋》碑

     王阳明《大伾山赋》碑位于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大伾山绝顶今禹王庙,中楷行书。据浚县张富民考证《大伾山赋》原迹不知何年已失,现山顶阳明书院旧址今禹王庙两通《大伾山赋》碑,均为后人摹刻,一在禹王庙殿前东侧,为碑方趺,碑首相连,首刻有云、鹤图案。碑与首通高2.63米,宽0.89米,厚0.27米,另一通在中军亭西侧,竖碑方趺,碑首相连,碑与首高2.60米,宽1.10米,厚0.40米,座高0.60米。禹王庙殿前碑摹刻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中军亭碑摹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二碑均有摹刻时的小字正书题铭。(此拓片为嘉靖四十二年摹刻碑)

                                                 大伾山赋

     王子游于大伾山之麓,二三子从焉。秋雨霁野,寒声在松。经龙居之窈窕,升佛岭之穹窿。天高而景下,木落而山空,感鲁卫之故迹,吊长河之遗踪。倚清秋而远望,寄遐想于飞鸿。于是开觞云石,洒酒危峰,高歌振于岩壑,余响递于悲风。二三子慨然太息曰:“夫子之至于斯也,而仆右之乏,二三子走偶获供焉。兹山之长存,固夫子之名无穷也。而若走者,袭荣枯于朝菌,与蝼蛄而始终。吁嗟乎!亦何怪于牛山、岘首之沾胸。”王子曰:“嘻!二三子尚未喻于向之所与尔叹而吊悲者乎?当鲁卫会于兹也,车马玉帛之繁,衣冠文物之盛,岂独百倍于吾侪之具于斯而已耶!而其囿于麋鹿,宅于狐狸也,即已不待今日而知矣。是故盛衰之必然尔。尚未睹夫长河之决龙门,下砥柱,以放于兹土乎?吞山吐壑,奔涛万里,固千古之泾渎也,而且平为禾黍之野,崇为邑井之虚。吁嗟乎!流者而有湮,峙者岂能无夷!则斯山之不荡为尘沙而化为烟雾者几稀矣!况吾与子,集露草而随风叶,曾木石之不可期,奈何忌其飘忽之质,而欲较久暂于锱铢者哉!吾姑与子达观于宇宙可乎?”二三子曰:“何如?”王子曰:“山河之在天地也,不犹毛发之在吾躯乎?千载之于一元也,不犹一日之在于须臾乎?然则久暂奚容于定执,而小大为可以一隅也。而吾与子固将齐千载于喘息,等山河于一芥,遨游八极之表,而往来造物之外,彼人事之倏然,又乌足为吾人之芥蒂者乎!”二三子喜,乃复饮。已而,夕阳入于西壁,童仆候于岩阿。忽有歌声自谷而出,曰:“高山夷兮,深谷嵯峨。将胼胝是师兮,胡为乎蹉跎。悔可追兮,遑恤其他。”王子曰:“夫歌者为吾也。”盖急起而从之,其人已入于烟萝矣。
     大明弘治己未重阳,余姚王守仁伯安赋并书。

     右赋乃吾乡先达阳明先生以使事至黎阳时所作也。按郡志,浚人王公越,由御史累官兵部尚书,屡立奇勋,赐爵威宁伯,谥襄敏,尝遗言嘱其子曰:吾宝剑得之梦,待某年余姚王某谒墓若授之。乃先生甫登第即奉命为公营葬事,取剑如券,既而平逆讨叛,论功封爵,与威宁埒,而先生尤以文章道德为世所宗,余晚进不及师事先生,顾今饬兵兹土,登大伾之麓,诵先生之文,则见其天乐神驰,游情于宇宙古今之外,功业所就,固绪余耳。兹文先生手笔横刻于山房之壁,岁久渐剥,余惧其弗能永也,宛而摹之,树石高明之堂,以谂夫海内之士,庶几有闻风而兴者。嘉靖癸亥春日,河南按察司副使余姚宋岳伯镇识。

     隆庆年间摹刻碑题铭为:
     赋乃阳明先生作也。隆庆戊辰(1568)春,予巡历莅兹一方。事竣,登大伾山,询求昔贤题咏,见先生是作,刻在楹间,反复读之,其豁视古今,达观宇宙,复继之以蹉跎追悔之句,窃深有感焉,槚生也晚,不能亲炙与二三子同列,然期游亦有不偶然者,且惧久渐圮也,遂命有司重镌之,后学盱江张槚谨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内附翻译!
行走丨最美衡阳之:天上岣嵝
晚明清初三位怪才:徐霞客、宋应星、毛会建,第三位知道的人不多
對《禹王碑》的破解釋讀
启功丨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孙家世系】孙权后裔孙家孙氏世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