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山不出头,二水向东流”---扬州还是合肥

“三山不出头,二水向东流”是一句早年间流传在合肥民间的顺口溜,现在也可以称作合肥民谚。之所以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了,是因为三山和二水已经消失。不过在老地图“合肥县傅城郭图”上标注得很清楚。

“三山”是指曾经坐落在合肥老城范围内的三座小山,分别是蔡大山、卫山和笔架山。“不出头”是说三山很矮,低于城门楼子。

蔡大山旧址在今天四牌楼合家福超市一带,后来在此兴建了合肥市图书馆大楼,老合肥人称其为蔡大园。

卫山旧址为今安徽省博物馆大门内台阶位置,至1955年时,仅存高五米左右的土高岗,后因修建安徽省博物馆被铲平。

笔架山位于合肥老四中的学宫附近,当年的学子们在考试前有爬笔架山的风俗。1986年2月建设蒙城路时铲平,后由合肥四中在此建教师宿舍楼。

“二水”则是指当年横贯合肥城里的金斗河、九曲水。

《嘉庆·合肥县志》云:“金斗河,唐杜刺史作斗门,引淝水入金沙滩,故名。由西水关东注,汇诸池圩水,迤南为筝笛浦,过谢家坝为藏舟浦,又东过蜀源桥、惠政桥、镇淮楼桥、九狮桥出东水关。明正德时知府徐钰塞西水关,河渐淤浅。”

金斗河水源在新中国成立时已是合肥的“龙须沟”,因此,自1952年“爱国卫生运动”开始,金斗河逐渐被填平,原先的中菜市就是在其故道上修建的。

关于九曲水,《嘉庆·合肥县志》也有记载:“九曲水无源。在德胜门内。汇城西诸水,东过廻龙桥、永乐桥、会仙桥、聚仙桥,折北过升仙桥、洛水桥、河(和)平桥、指挥桥至藏舟浦,入金斗河。”

由此可见,二水不同源却同流,最终都是流入南淝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宅风水水势的判断,八种吉利的水型
揭秘 | 合肥城的“母亲河”——南淝河
94岁风水师临终前拿出,阳宅应用九星布局(附九星水法)
姜白石与合肥情诗——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
历史|数字民谣里的古庐州
皖政辑要 卷九十五驿传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