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巨野民间杂技艺术“孔楼杂技”

孔楼杂技是一种传统民间杂技。杂技艺术在巨野的兴起,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河北沧州两位艺人,来此收徒传艺。大义镇孔楼村的孔广梅首先拜师。不久,学徒大增,渐成风气,至清代更加盛行。

巨野县志

孔楼村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大义镇内西南2公里,人口4450人,辖区总面积540公顷,是中国传统民间杂技艺术发源地之一。有句民谣是这样唱孔楼杂技的:“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孔楼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软功也叫柔术

孔楼杂技源远流长,历史可上溯到五帝时期,至汉代已较为成熟。在鲁西南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就有驯鸟图、驯象图和表现顶功技巧的图案。

1

汉化像石

从17世纪开始,以孔楼村为中心,巨野县的杂技活动得到普及。爱好者出于强身自卫的目的,在农闲季节,走乡串村,拜师访友。杂技当时多与武术结合练习,节目已有耍叉、飞刀、流星、鞭技、走索、爬杆、舞狮、马术、顶功、软功、硬功等。

武术套路

20世纪初期,孔楼艺人孔凡令辗转于大江南北打拳卖艺,后结识并邀请江苏籍杂技名家吴凤英(艺名“麻子红”)来孔楼任杂技教练。他们对孔楼村原有的武术杂技进行了规范,创新了重蹬、高空、顶技、叼杆、钢丝、晃板、晃梯、滑稽、杂耍、车技、魔术等新式节目。

高车顶碗

建国以后,杂技艺术受到政府重视并有了长足发展。1949年,孔楼村成立“山东大兴棚”,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53更名“山东胜利马戏团”,1955县政府定为“巨野县杂技团”。1959调入菏泽,成为“菏泽专署杂技团”。1968年,孔楼村成立“武术杂技学校”,1980年更名为“巨野县杂技学校”。1981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林萍到校视察。这一时期,仅孔楼村民间就有5个“大棚”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杂技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既重视继承传统,又敢于大胆改革,他们先后创作新节目如《走钢丝》、《双层顶杆》、《高车蹦楼梯》等40多个,多次在国内外比赛时获奖。

上世纪七十年代孔楼杂技学校

经艺人代代传承和创新,孔楼杂技已发展到30多个技艺形式,近200个节目,有着节奏明快,洒脱流畅的表演风格。迄今为止,以孔楼村武术杂技学校为主,全县累计培养和输送杂技专业演员达5000余人,他们分布在国家各省市的杂技表演团体、专业院校以及重要影视拍摄基地,活跃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安徽宿州、江西赣州、浙江衢州等全国20余家专业杂技团,都以孔楼民间杂技节目为看家节目。

1958年,巨野杂技团演员孔宪利、杨翠霞在济南南郊宾馆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演出节目《对口悬人》;1999年,邱健、邱宝等在美国夏威夷为张学良表演节目并合影留念;2005年2月,在第17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比赛中,孔涛的《转台叠椅》获得最高奖—“金K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孔庆春跟随周恩来总理到亚洲国际贸易会议演出开始,孔瑞平的《单手顶碗》、孔丽莉的《狮子舞》、孔庆忍的《顶坛子》、孔宝珠的《钻火圈》、孔忠民的《水流星》、邱德义的《晃碟子》、邱爱莲的体操表演等分赴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法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大众日报》、《中国体育报》、《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山东电视台、菏泽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均曾对孔楼村杂技予以重头报道。

巨野杂技演员和抗日将领张学良合影

蹬桌子

钢丝

百尺竿头

孔楼杂技发源于民间,扎根于群众,已成为巨野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娱乐形式。在每年传统节日、大型节庆以及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孔楼杂技都会一展风采,释放美感,爆发热情,成为烘托节日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景象,在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7月,山东省文化厅命名巨野县大义镇为“民间杂技艺术之乡”。2006年12月,“孔楼杂技”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扛杆

草帽

顶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姓村落(65):山东省巨野县核桃园镇商庄村——文/山东巨野 商凌军
探访中国杂技之乡:一村35户27支杂技团队
巨野县村庄历史简志(六)陶庙镇
娄昌湖杂技
巨野胜昔中医医院 ,巨野县风湿病研究所
被黄帝战败后,蚩尤葬于何处?为何不止一个蚩尤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