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转 [复制链接]

男,82岁,主诉毎坐起头晕、恶心呕吐,不敢睁眼,数分钟后减轻,门诊大夫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之类一周,未减轻。病人不想再吃中药,9天前遂住院,因为发病不敢睁眼,考虑大脑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问题,拜阿、西比灵、颈椎牵引、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观察。昨天再次见患者,言未再呕吐,还是晕。告诉他给你开个专治起则头眩的方,患者同意,茯苓30g 桂枝15g 苍白术各10g 炙甘草6g 五味子6g,今日又见患者,患者说昨天下午吃了中药,今天没一点事儿了。 要是早几天吃你的中药就好了,少受多少天罪呀。
疗效本在意料之中,但还是给我一丝别样的欣慰,到阜外医院进修心内之后,关注心血管新进展多了,对中药关注的少了,对桂苓剂(苓桂术甘、苓桂姜甘、苓桂枣甘、苓桂五味甘)关注是很久以前了,头脑中支离破碎,不系统。
至于用方指征,仲景明言,看看仲景书就知道了,
重大发现:1、桂苓配伍来源可查到辅行决----泻肾汤。
  这是仲景用药的依据。
升阳之方,黄芪为主,指的是大阳旦汤黄芪配桂枝,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指的是泻肾汤(小泻肾汤合小补肝汤变化),茯苓配桂枝优于黄芪配桂枝治疗阳虚之甚阴气逆升。阳虚复伤于寒则阳虚甚,用泻肾汤最好,这是伤寒论的理念之一。-------------------(治阳虚阴逆不只在桂枝补肝,更需要茯苓泻肾)
2、一样的道理,依据汤液经法图这个元素周期表,回顾五脏泻方脏器互乘,每挟滞实,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之法,推论
    泻心汤的黄连配人参治痞,-----(治阳实之痞不只在人参补脾,更需要黄连泻心)
3、泻肺葶苈子配生地治燥,--------(治迷妄之燥不只在生地补肾,更需要葶苈泻肺)
4、泻脾附子配麦冬治滞-------------(治阴实之滞不只在麦冬补肺,更需要附子泻脾)
5、泻肝枳实配丹皮治烦-------------(治气虚之烦不只在丹皮补心,更需要枳实泻肝)
2、3、4、5需要病案来丰满。
随感而发,诸位以为如何?
 
这个发现,牵涉一个原则问题
足以证明-----虚则补其母--在这种--脏气互乘--诸损侯--情况下是错的
---因为桂苓剂--泻肾补肝、泻心汤--泻心补脾的原则---是---虚则泻其母。
金匮中
仲景言
在脏腑经络先后病

---甘入脾。脾(特指土中水茯苓)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特指水中火黄连)不行,则(心气盛,丹皮)心火气(特指火中金气葶苈子)盛,则伤肺(因肺苦被火中金葶苈子克气上逆);肺被伤,则金气(特指金中木气枳实)不行;金气(特指金中木气)不行,则(肝不苦急而)肝气盛。故实脾(指用土中水茯苓益脾泻肾),则肝(虚)自愈。
这是张仲景对泻肾汤茯苓的理解,所以他爱用桂苓剂治疗为寒所伤。---这段话使仲景对茯苓的理解。

-----先---为水太过---先用茯苓泻肾。
-----后----为木不及---后用桂枝补肝。
 
 
此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无疑。我也有类似治验,以前用的是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就方义来看,晕者,木曲不能直,郁而生风之象,而在下水盛,如涝地之木,风一吹即摇,故以桂枝达木郁,苓甘补土泻水,白术为固土之用。
但泻方和大泻方的区别何在呢?这个还看不太明白。泻方是泻本脏加补子脏,大泻方是泻本脏加子脏泻方去君药。这个怎么理解呢?看来或许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看具体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大发现---苓桂剂的秘密 转--起则头眩的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指的是泻肾汤(小泻肾汤合小补肝汤变化)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中医生理学笔记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8-59
10-73中医小药方三十三(一百首)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8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