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界搏击的人

跨界搏击的人

黎荔

身处数字海啸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并与时代一同彪悍进化,人生就不能是减法,而是加法,不是选择AB,而是探索“A+B”、“A+B+N”会变成什么。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随机不确定的集合。人的各式身份,是因为年龄阅历不同,自然而然演化出来的,怎么能只要给出了某个确定答案,就可以不必再追究了?就可以停止成长了?人生的深度就到此为止了?

有一个横空出世的新名词: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专栏作家,“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这不是把人累死了吗?确实有人会累成狗,被淘空,生无可恋,验证了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自己,但是,也有人会熟能生巧,轻松自如,享受成长,甘之如怡。从我的经验而言,保持旺盛精力没有什么秘诀,从小锻炼,从小干活,只要活干得多,耐劳力就强。不做一个被优渥环境退化的宠物人,而做一个乐于多干活的跨界工作狂。不言辛苦,只要愿意,只要这种斜杠强度适合你。反正身体和精力就是用来消耗的,不是消耗在这里,就是消耗在那里,用进废退,到期作废。

一个人同时对多种领域爱好并有建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有的人的人生,就是撑满到近乎炸裂的人生,与之配套的当然是过人的精力,矫健的行动力,超于常人的好奇心,驱使着一个人上山下海地去折腾。达·芬奇就是典型,他除了是画圣,还是雕刻家、建筑师、植物学家、作家、解剖学家、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甚至可以画出飞机、机器人的制造构图……与他比起来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前很喜欢阅读拥有大量拥趸的台湾“创意天后”李欣频,她曾为台湾文化地标——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她的身份就是典型的斜杠:广告文案/作家/大学老师/影评人/主持人。她的人生是怎样的一部交响乐?李欣频要求自己每天看一本书,一年别人与她就是365本书的差距;一年平均看两百部电影,一部电影有很多人的一生,也等于一年过了好几百次的人生;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异国的血,她要每年一个国家深度旅行体验。这种密度的人生,这种原子裂变式的增长与成长,每天醒来不是又老了一天,而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生的自己,一个与昨天很不一样的自己,每过一天又多了一天的生命质地。李欣频宣称“天才重要的是活力,而不是能力”。虽然我们做不到如她那样,一天一本书、两百部电影、一年一个国家旅行的强度,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依据自己的能力,读更多有质量的书,去到世界的另一端感受别样的生活,看更多能改变我们视野的电影。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不受限地演化自己的灵魂物种,以自己的力量活出多种精彩的风景”,是在这个时代存活下来之后,对于自己做出的最为清醒必要的认识。

新世纪出生的人类,天然地就处于跨界融合的世界。真正的跨界,都是在现有第一领域做得足够出色,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拓宽视野、学习知识、练习技能,从而开辟第二领域,触类旁通到第三领域。无论多少个领域,人都如一个交响音乐会的总指挥,要统筹好每个部分的节奏、起伏等。这种交响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统筹能力、组合能力。背后支撑的,都是来自个人的饱满的热情、专业的坚持,以及精益求精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澜说:你好,斜杠青年
被梦想叫醒是怎样的感觉?
哲思 | 真正的高手,都是专注到极致的人
斜杠青年:人生的多种可能
今年对我改变最大的一本书
写给多项潜能者:成就多样人生,有章可循|远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