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偷走的嗅觉
被偷走的嗅觉
黎荔


新冠病毒疾病的临床症状不仅包括干咳、发烧和气短,化学感知功能丧失也成了一项标志性症状,其中,“嗅觉丧失”是涉及新冠肺炎症状最早和最常见的报告指标之一。我看到此前的媒体报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有母亲闻不出婴儿尿布的味道,有厨师无法分辨咖喱或大蒜的气味,还有人说他们无法闻到洗发水的甜香和猫砂的臭味。一些研究表明,与其他众所周知的症状,如发烧和咳嗽相比,“嗅觉丧失”实际上是一种检测是否被感染更好的方法。据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牵头,联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主任以及德国、法国等国际专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嗅觉丧失”症状在新冠患者中占据了较大比例,高达 41%,其中中国、德国和法国患者嗅觉或味觉障碍的发病率分别为 32%69% 49%。看来,嗅觉障碍的发病率可能因种族而异,这也与病毒在各地区的变异发生有关联。
 
为什么“嗅觉丧失”症状在新冠患者只占到41%?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不少新冠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嗅觉减退。因为,嗅觉的地位是这样的:如果必须放弃一种感知,几乎每个人都会说,那就放弃嗅觉好了,嗅觉是一种很多人都相对忽视的感知。再加上现在患上鼻炎的人那么多,鼻腔的炎症是导致嗅觉下降的一个常见原因,许多人根本就长期嗅觉失灵,所以他们难以分辨、察觉自己的嗅觉功能改变。非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嗅觉失灵在人群中一直存在,成年人有 20% 会有嗅觉失灵,这个数字在 75 岁以上老人更是高达 80%


 
嗅觉是一种如此精妙又脆弱的感知。人的“五感”中,视觉最直白,听觉和味觉的发挥客体范围有限,触觉给人的感觉强烈,却因日常接触的材质大多普通,常常隐埋于平庸,只有嗅觉最微妙、最复杂,也最具有“感觉取向”,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嗅觉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我们仍然不知道。当我们嗅闻或吸气时,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会进入我们的鼻腔通道,并与嗅觉上皮(这一片神经细胞包含了350-400种气味受体)接触,如果恰当的分子激活了对应的受体,受体便向大脑发出信号,将其阐释为一种气味。但事实上我们今天还不清楚其机理。受体是如何被激活的?是分子特定的化学形状还是分子的振动方式?还有,气味复杂难以解构,气味分子激活的往往不是一种而是若干种气味受体,就像钢琴家在巨大的琴键上弹奏和弦,我们闻到的许多气味,比如咖啡的苦香味,烤焦的杏仁味,可能都是由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的化学组合产生。时至今日,人类在嗅觉研究的征途上不过才稍微开了个头,前路还何其“路漫温其修远兮”呢!
 
关于人类的嗅觉,一个有趣又特别奇怪的地方是,在人的五种基本感知中,只有嗅觉不经下丘脑介导,每当我们闻到某种味道,信息会直接传送到嗅觉皮层。嗅觉是人类最直接的感觉。同时,嗅觉皮层又靠近塑造记忆的海马体,有一些神经科学家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气味能强烈唤起记忆。很多人闻到一种烟味会想到他们已经故去的爷爷,闻到清晨雨后的泥土香,唤醒少儿时与小伙伴的欢乐玩耍画面,远处飘来红烧肉的香味,看见了爸爸在厨房大展拳脚的身影……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用文字去描述气味,而它却与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自然而然发生了关联。通过气味,我们能够回忆起六七岁时的事情,而通过文字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气味不需要语言,就可以直接传到大脑边缘系统,这种化学信号跨越了语言的桥梁,撬动了某种既奔腾又幽微的特殊情感。在鼻子和大脑之间有一条通向记忆的捷径。


 
在这个意义上,气味显然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体验,即使今天人类已经可以用化学分析的手段来精确测定某种气味的分子式和浓度比,我们依旧无法去准确地向别人讲述某种气味。事实上,同一种气味,不同的人用鼻子吸嗅,会得到不同的描述和评价。嗅觉的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闻到世界。有科学家用量子力学来解释嗅觉,由于微小的化学变化,一些具有相同形状的气味分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气味,但它们仍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进入受体分子。那么,嗅觉系统如何感知差异呢?答案可能在于量子粒子的波动能力。这就是关于嗅觉的科学之所以复杂的原因。这一理论的提出的确非常具有启发性,气味的千变万化原来是一种量子态,若断若续的气味传递之所以呈现某种波浪般的性质,原来是一种纯粹的量子效应,受体能够感知到这种振动的差异,事实上受体是被共振所激活的。我觉得,自然世界已经演化出一种能够把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的机制,虽然人类还不清楚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界限,但嗅觉感知,也许正好就是处在微观量子和宏观经典世界边缘之间的过程。
 
我们可以选择不看、不听、不尝、不接触,却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因为呼吸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元素,而嗅觉是唯一一个无法被关闭的器官。对人类而言,气味远比我们以为的更重要。一旦嗅觉丧失或者嗅觉减退,会夺走多少人生愉悦、抹去多少珍贵记忆,难怪有科学家将嗅觉丧失称为“不可见的残疾”。从病因上分,嗅觉失灵或者嗅觉丧失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续发性,常见于外伤造成的嗅神经损伤,以及鼻腔的疾病造成的嗅觉丧失,所谓原发性,即是当前还没有找到原因的嗅觉丧失,如一次感冒之后嗅觉突然丧失,有的人甚至是莫名其妙地丧失了。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嗅觉功能障碍,毫无疑问是原发性。新冠病毒侵扰嗅觉的机制仍然是个谜,目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被新冠病毒“偷走”的嗅觉还能回来吗?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总而言之,这一切都还是未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鼻子为什么能闻出气味来?
嗅觉的奥秘
要调制迷人的香味,离不开便便?
不懂量子力学?没关系!你的身体懂,植物懂,鸟类也懂
我们被量子控制了
嗅觉产生的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