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舆论和清流的误读:战争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以下视频来源于
梅特涅的信徒
昨天的文章《俄军失败的根由:克里姆林宫竟然在战争中爱民如子》遇到了很多批判的意见,其实关于俄罗斯难以动员乃是我的一贯逻辑,甚至战争爆发前就是这个看法——对克里姆林宫的动员能力深感悲观忧虑,这个只是更深的解释。
自古以来,舆论和清流往往对战争存在一个严重的误读,那就是他们认为: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得民心者才能赢得战争,这句话其实从来都经不起推敲,本质上不过是马基雅维利式的宣传,只有儒生和清流不经世事者才会相信这种话。
不仅仅是因为曹公、拓跋珪、铁木真、皇太极这样残暴却百战百胜的战争豪杰的存在,也有着刘虞、袁绍、窦建德、张士诚这样仁爱却一战灭亡的失败者存在。
在看待这种问题的时候,你必须具有唯物主义视野,你要明白,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人类社会的物资是有限的,如果一个统帅在战争中爱民如子,施行所谓的仁政,那么他就必须将相当一部分的物资留给在战争中毫无价值的普通老百姓(如果这些人不能上战场的话),反过来也代表着他的军队能够支配的物资就会减少很大一部分,这肯定会严重削弱他的军队实力——这代表着在战争中的更大失败风险。
实际上,在战争中,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不仅仅不可能给老百姓分发物资,更会设法盘剥老百姓,从中抽取物资来强化自己的军队,才能胜任战争的考验,这不是他人品恶劣,而是他必须避免战败。
我们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国战争来举例,三国大战中,对老百姓最友善的军阀是谁?毫无疑问是幽州刺史刘虞。
在那个残酷凶险,各个军阀不断掠民扩军的时代,刘虞不仅仅不盘剥民众扩军,反而在幽州追求宽政减税,劝导百姓种田,鼓励对外交易,支持老百姓开采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难民流亡至此,安居乐业。刘虞虽为高官,但他为了与民共度艰辛,力行节约,一直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乱世之中,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生活风气。
结果呢?刘虞的军队不擅战,战斗力低,军阀公孙瓒进攻他,一战就把刘虞击败并杀了他。
虞兵不习战,又爱人庐舍”《后汉书·列传·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
接下来,另外几位对老百姓比较好,在乱世中相对体恤民众,注意减轻老百姓生活负担的军阀: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交州士燮都是乱世中善待百姓的,结果呢?这些军阀的军队一个比一个不擅战,很快一个接一个在乱世中被消灭:
刘表拥有富饶远过江东的荆州,结果屡遭江东孙氏军队的侵略而难以抵挡;刘璋握有益州,却军队孱弱,连仅有汉中弹丸之地的张鲁都打不过,只能乞求刘备帮忙;士燮更不用说了,家族直接被孙权族灭。
相比之下,曹公贪残,不仅仅在战争中掠取本县居民杀之填充军粮,而且在战争中经常屠城,更是在官渡之战后坑杀袁绍降军八万人,可谓暴虐之至,反过来他的对手袁绍则在冀州轻徭薄税,“有恩于民”(曹操谋士郭嘉语),结果呢?
这丝毫不妨碍曹公问鼎天下,在战争中取胜。回望三国战争,那些真正爱民如子的军阀,在第一轮激烈的竞争中就被迅速淘汰了(士燮、刘璋地处偏远,得以晚亡)。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能为统帅上战场、不能为统帅倾尽家财的人之归附又有什么用?刘虞死时,幽州百姓痛哭,袁绍死时,冀州百姓痛哭,但战争是百姓哭赢的么?
事实上,那些真正有见识的军事统帅,在战争中治理国家的第一步就是设法增加统帅对社会人力财力资源的控制和抽取力度,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魏略》诸葛亮告知刘备将流民登记造册,加强控制,由此扩充兵力)
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蜀志》记载诸葛亮治蜀,严刑峻法,强化税收,扩充政府财力,法正劝谏,希望诸葛亮施行仁政,诸葛亮对此反驳,称刘璋父子就是因为太过仁善而孱弱失败,不值得效仿。)
实际上,蜀国以一州之地对抗强魏,就是得益于诸葛亮这样的政策,若无此,何以纠集巨大的财力资源和兵力资源推动战争?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哪怕战争进行到1944年,希特勒统治的德国依然顽固地避免妇女进厂,依然在施行八小时工作日,依然设法增加工人福利,甚至到了1945年,戈培尔在日记里还写下希特勒要求他努力增加教育补贴的条令,维持高生活水平。相比之下,不仅仅苏联早已开始全民进厂参军,甚至英美都已经开始实施妇女强制进厂,全民动员的军事战争经济体制。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又怎能赢得战争?军火产能又怎能与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匹敌?
1942年,德苏坦克产量对比是3926辆对24643辆;
1943年,德苏坦克产量对比是5315辆对19934辆;
1944年,德苏坦克产量对比是7908辆对15201辆(德国开始缓慢进入战时经济状态,产能大幅提升)。
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当时的德国竟然是这样行事的吧?
但事实就是如此。
战争是绝对的唯物主义,它没有人性,不考虑善恶,只基于现实运行,古往今来,从来没有爱民如子的统帅能够胜任战争的考验。
反过来,就算统帅在战争中爱民如子,也没什么用,因为失败者一定不可能享有爱民的声名,胜者的胜利离不开成功的穷兵黩武,败者的失败离不开软弱的妇人之仁,但是历史永远记载胜者的胜利,还有他那不曾存在过的仁慈。
今天的克里姆林宫,无论从各方面来看,都属于在战争中爱民如子的统帅,但这并不会带给他历史的荣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一直要北伐的历史真相
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年龄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不一样的“周郎”
若非短命, 他会让“隆中对”彻底泡汤
南宋虞允文,挽狂澜于既倒的文弱书生
生不逢时的公孙瓒(下)
重读三国︱威震华北的公孙瓒为何败给了袁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