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里奥女神的微笑

克里奥女神的微笑

 

——读张广智、张广勇的《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一.题解

1.  关于克里奥女神

相传克里奥(CLIO)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历史的女神。在希腊神话谱系中克里奥是宙斯的姑姑,也是宙斯第五任妻子与宙斯共度九昼夜,结果生下了九位缪斯。她作为文艺女神的母亲,意味着任何文艺创造都离不开记忆,故后来记忆被称为缪斯之母”)在一起生了九位司管文学和艺术的女神,她们住在奥林庇斯山山麓的庇厄里亚,因此又叫庇厄里亚得女神。就是这九位司管文艺的女神在太阳神阿波罗的领导下掌管着天上人间的一切文学艺术;诗人和艺术家只有得到了她们的启示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来;人类社会也因为有了她们的存在,才放出各种绚丽多姿的文艺之花。

她们司管文学艺术是有分工的:

  手捧笛子、头带鲜花圈的欧忒耳珀专管音乐;

  头带桂冠的喀利俄珀专管叙事诗(史诗);

  手中拿着一只琴的厄拉托专管爱情诗;

  头戴金冠手拿短剑与帝杖的墨尔波墨涅专管悲剧;

  头戴野花冠手拿牧童杖与假面具的塔利亚专管牧歌喜剧;

  迈着轻捷脚步手拿七弦琴的忒耳普西科拉专管舞蹈;

  克里奥专管历史;

  乌拉尼亚专管天文;

波吕许谟尼亚专管颂歌。

后世西方作家笔下的克里奥,已经引申为历史(或历史学)的代名词了。克里奥表情严肃,喜欢装腔作势。传说克里奥有两副面容,一面凝视过去,一面了望未来,正契合了历史的本质。

.   2.关于历史

“我们继续在热烈而又永不停止地探求真理,但斯芬克斯仍然对着我们微笑不肯吐露她的秘密。”这句话用在关于对历史的解释上最合适不过了。古今中外,多少人为探求历史学的真理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荷兰史学家盖尔)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回答交流。”(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

“历史是过去的事件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的谈话。”(爱德华-卡尔)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恒)

“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天道,下谈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刘知几《史通》)

 

想起了几年前网络上的一次“什么叫历史”的大讨论。网友们各抒己见。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是民族凝聚的同心圆。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历史是为后来人提出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历史是一座宝藏,它蕴藏着人类的一切财富;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昭示后人免蹈前人的复辙

史学是一门旨在把握或通向人的不确定的心灵世界的诠释学

“历史,其实是‘过去’留下来的挡案。历史研究乃是对现象的追踪与批判。”

 

《大英百科全书》关于历史的解释是:“第一,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前者是的角度本体论,后者的角度是认识论。

所以,“历史”由两个层次构成:历史I(人类往事,客观发生的真相)和历史II(对前者的记述和研究)。(阿特金森《历史的认识和解释:历史哲学导论》)我们通常意义的历史应该是指历史学,即对历史事实的记述、认识和研究。

“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解释。‘过去’其实很难再现。‘记忆’总有个人色彩。‘解释’同样很难客观。”

 

所以,真实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永远也难以真实再现的。历史科学论者认为,历史学应该求真,历史文化论者认为历史学应该求善。于是,美国当代伟大的文学评论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性学家、科学史家,历史学家福柯说:“历史,是人们的偏见!”这是何等精辟的见解!

 

史学求真太难,于是,向善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本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史学史著作,而是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西方史学的发展过程。

3.文化与史学

广义上说文化有三个层面:器物、制度、观念。历史学以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人类活动本身即是文化活动,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其全部内容的。因此,从最广阔的层面说,历史学就是文化史,世界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历史。

美国文化学者菲利普-巴格比(Philip·Bagby)在《文化,历史的投影》中说,“文化就是模式化地和反复地出现在历史中的因素。”因此,要了解一种文化,最重要的是对它进行历时性的认识,注重探讨这种文化在发展进程中的延续与变异,在这方面,历史学大有用武之地!

二.出版与作者信息

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8月第一次出版,200910月修订再版。

作者有两个:张广智和张广勇。

张广智:19399月生。196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西方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主要著作有:《西方史学散论》、《西方史学史》(主著)等多种,另发表有《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等相关论文百余篇。师从著名史学大家周谷城和田汝康。
   
张广勇:副研究员。19568月生。1983年复旦大学分校历史系毕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当代国外历史学流派》(合著)、《现代西方史学》(合著)等。

 

三.内容介绍与解读

1.  时空观拓展与历史观的进步

古典史学以司马迁的《史记》、希罗多德《历史》和波利比阿《通史》为代表,这个时代的“世界”历史均以他们生活的地区为中心而构成的。尽管如此,他们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民族和地域,而是更为广阔的“世界”。特别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波利比阿的《通史》,“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整体,”必须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撰写当时整个世界的历史。波利比阿被认为是世界性或全人类性历史的创始者。

公元4-5史世纪,西方史学发生重大转折,历史观经过基督教思想革命性地重新塑造。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所创立的世界史理论。奥古斯丁认为,天地之间具有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上帝创造的是上帝之城,那是善和光明的世界,地上之城为该隐所建造,是邪恶和黑暗的世界。(该隐在《旧约圣经》亚当和夏娃所生长子,是恶的化身,被称做吸血鬼)世界历史是善与恶的斗争史,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史,也是教会的统治取代世俗国家政权的历史。于是,历史过程的目的不是人类的目的而是上帝既定目的的实践。《圣经》的记述就是历史。

当然,基督教史学也是有贡献的。比如,创造了基督教纪年方法,划分历史发展时期(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分期法),撰写人类始终的世界通史等等。

文艺复兴时代但丁为人们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桥梁。但确立新的世界史理论是由一批法国历史学家所奠定,他们重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解开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鲍杜安《世界史的结构》、波丹《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和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等等。他们的基本观点有:历史时空和内容上的普遍性和联系性,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人类史应以人为主题,历史分为人类史、自然史、神明史,世界历史进程三阶段(埃及与美素不达米亚阶段、希腊罗马阶段、北方诸民族领先阶段)。博绪埃虽继续以神学解释历史但他的著作中提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概念为资产阶级历史哲学产生较大影响。

1819世纪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维柯、杜尔阁、孔多塞、赫尔德、康德、施吕策尔、穆勒等等史学与文哲大家群星闪耀。他们抛弃基督教文明中心体系下的世界史体系,以全球宏观角度纵横考察人类文明,综合地研究整体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世界历史发展共同规律,认为世界历史不是直线发展而是呈螺旋形式的不断循环。孔多塞还认为,人类历史的主要动力是科学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欧洲历史学家开始提出了西欧中心论,穆勒是始作俑者。

19世纪上半叶,西欧社会的快速发展冲昏了人们的头脑,对未来的信心满满使得人种优越理论开始渗入历史观之中。黑格尔、孔德、兰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世界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明确指出日耳曼民族具有负荷“世界精神”的能力;孔德赤裸裸地说“我们历史研究几乎只应该以人类的精华或先锋队为对象”,西欧以外的各国历史皆可置之勿论;兰克认为西欧历史是有数千年历史的统一体,贯穿于其中的是拉丁和条顿民族的相互斗争和融合,“历史教导我们,有些民族没有能力谈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惊醒了西方人,西欧中心论受到了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崩溃;而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西欧中心论体系坍塌。在走向人类文化多元论进程中,斯宾格勒与汤因比做出重要贡献。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以悲观主义历史观把世界文化分为八种,各有其兴衰过程;汤因比继承与发扬斯宾格勒的思想遗产,把人类文明分为二十几种,认为各种文明都是价值等同的。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新阶段,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历史成为当代史学的主要特征。英国的巴勒克拉夫和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乃当中杰出代表。他们认为历史不是连续性的,只有采用全球的观点重新考虑世界史体系;未来的时代将是太平洋时代;应该把世界当做一个整体来考察。

 

2.  研究领域扩充

正如科学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西方史学的起源也要去古希腊寻根就源。西方传统史学三大传统分别是希罗多德的社会文化史传统,修昔底德的政治军事史传统,奥古斯丁的神学传统。如果说色诺芬、塔西佗、马基雅维利、吉本、兰克、阿克顿等人是传统史学香火之赓继,那么,布克哈特、兰普勒希特、亨利-贝尔,鲁滨逊等人则高擎着新史学的火炬走向现代社会;自从佛洛依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之后,心理史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引领人们走向历史的深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计量史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史学天地,历史学的科学性有了更加有力的佐证;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引发“史料革命”,于是,口述史学、影视史学也应运而生,这些“新生代”史学又使史学的人文性艺术性更加突出。

 

3.  史学思想历程

有历史学就有史学思想。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学家对历史客观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通常表现为历史理论;历史学家对史学这门学科自身的认识,一般称为史学理论。这是史学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在古典文化中,历史思想显得贫乏,在宇宙循环论的观念支配下,人们认为物质是永恒的、非创造的,没有起始和终结;时间没有任何固定的方向,没有特别的时间纬度,历史的发展缺乏意义。

柏拉图认为人类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共72000年。人类世界是神明创造,其原初均绝对完美,柏拉图认为第一阶段的36000年是造物主控制的,人类不至于退化;而后一阶段的36000年,由于造物主控制日渐松弛,人类走向堕落。这是历史倒退论。倒退论与循环论是历史硬币的A面与B面。阿那克西曼德、亚里士多德、赫拉克里特、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波利比阿、李维、塔西陀等等历史思想均反映了历史循环论。

犹太文化中的历史理论跟希腊罗马历史理论不同,他们率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直进的历史观。客观地说,犹太人是西方历史哲学的创始者,其表现形式虽然以宗教形式曲折表现出来,但奠定了日后西方历史思想的根基。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基督教思想重新塑造了西方的历史观:打破了古代文化中的地域、循环的历史观念,而代之以普遍的、线形的历史理论。犹太人的信仰构成了基督教文化中的历史理论基石。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历史观的源头:读布罗代尔《论历史》
董立河 | 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复兴——当代西方历史理论的最新进展
06历史学
天有大讲堂|华中师大教授张三夕:如何提升史学素养
费尔南德·布罗代尔评介 — Windows Live
什么是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