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前言

公元1085年冬,洛阳城内飘着细细的雪花。江西转运使苏辙独自坐在书房里,手持毛笔 在纸上飞舞。他要写一封十分重要的上书,直接呈递给宋哲宗皇帝。

此时的苏辙已不是当年那个热血随时准备为国家献计献策的青年才俊。多少霜雪过后,他渐渐在仕途的波折中丧失了斗志,开始选择随波逐流。

在这封上书里,他要劝说宋哲宗放弃先皇宋神宗时王安石推行的革新政策,回到旧日的运作机制。他相信,这是唯一能让国家安定的办法。

苏辙在上书中引经据典,把王安石的新法比作汉武帝的苛法,誓要说服新君不要重蹈覆辙。他并不知道,这封看似忠告的上书,将助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让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迈向最终灭亡的道路。

他曾与兄长并称词坛双璧,却成为阻碍变法的急先锋

苏辙生于公元1039年,比他的大哥苏轼小了7岁。小时候父母去世,兄弟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关系十分要好。

两人从小便聪明过人,特别在词曲创作上崭露头角。他们后来并称为“二苏”,在当时的文学界声名远扬。除了文学造诣,苏轼和苏辙在政治上也颇有抱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使国家富强。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弟弟二人起初都比较支持。苏辙尤其在新法中的税收改革和农业水利方面提出过不少见解。

然而好景不长,两兄弟因在“青苗法”上与王安石理念不合,先后被贬谪到外地。尤其是苏轼,更是被打入冷宫,在湖南郴州幽居了近3年之久。

这期间,苏辙一直在为兄长鸣不平、申冤屈。他上书数次,要求朝廷平反苏轼的案件。然而他的呼声始终难以传到皇帝耳中,苏轼的冤情也无从解决。

多次碰壁后,苏辙渐渐在心中积怨。他认为旧官僚集团在故意打压自己兄弟,于是也渐渐倒向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一方。

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1岁的哲宗继位。苏辙看准时机,开始弹劾多年来支持新法的宰相。他上书力陈旧法的合理之处,认为新法过于急功近利,将把国家推向危机。

苏辙一时间成为朝廷中反对新法最积极的声音。他曾负责变法税收改革,现在却成为阻挠变法的急先锋。他似乎被仕途的失意所消耗,选择了在旧势力中谋取保全。

看似道貌岸然,内心却一直在摇摆不定

年轻时的苏辙性格直率,看问题也较为犀利。他常能抓住新法条例中的漏洞,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辙也逐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迷失了自我。

起初,苏辙支持新法的立场非常明确。他觉得变法对解决弊端迫在眉睫,国家积弱的局面必须得到改观。但新法实施后,他也渐渐看到一些问题。比如“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税收负担,可能会遭到反弹。

在表达对“青苗法”的担忧时,苏辙的语气比较激进。他认为农民没有政治信义,一定会滥用政府的贷款。这种轻视农民的眼光显然过于武断。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农民在丰收后都能按期偿还贷款。

但苏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颇。他坚持认为新法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修正,但他的部分建议似乎也不见得妥当。在新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他的立场变得越发暧昧。

外表上,苏辙一直维持着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他在上书中的措辞谦逊,引经据典,充满王臣忠谏的气概。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一直在摇摆,难以坚定自己的主张。

虽然口头上表态反对新法,但苏辙的真实想法却很难捉摸。他既不像兄长苏轼那样极端反对变法,也不像王安石那样言无不尽地捍卫新法。苏辙只是试图在两派之间求得一个平衡,但最终左右逢源,立场暧昧。

遭遇波折后,他选择了屈服于旧势力

1094年,宋哲宗决定继续推行新法,以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苏辙再次提笔上书,劝谏皇帝放弃变法,结果被贬黜为民,流放边远州县。

这次遭遇打击对苏辙影响极大。他认为哲宗这是在针对自己,心中对新法的不满进一步加深。出于自保,他选择和司马光等旧党站到了一起,全力阻挠王安石的改革措施。

在流放期间,苏辙过上了躲避追捕般的生活。他隐姓埋名,不敢与老朋友取得联系,生怕招来朝廷的追究。

这种命悬一线的日子让苏辙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痛苦。他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像当年那样直言敢谏,而是老老实实度日,以保全性命为重。

几年后,苏辙终于等来变法中断的机会。宋哲宗英年早逝,新法在旧党的攻击下步步萎缩。苏辙仕途上的积威也为这场风波所消弭。

重回仕途后,苏辙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苦心经营的声名。他选择依附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出于换取平安的目的。

苏辙再也不敢公开反对旧党分子,只在私底下小声抱怨他们的腐朽和弊端。他被迫扮演起旧势力的听话傀儡,心中对这个角色却充满了厌恶。

为一己之私,置国计民生于不顾

北宋末年,金兵压境,民不聊生。此时的苏辙已经老去,他不再有当年那些远大理想和抱负。他只想苟延残喘,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一方天地。

苏辙明明看到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但他并没有站出来呼吁变法、救世的必要。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保全自身小家上,不再关心国家大事。

在玩世不恭的表面下,苏辙内心对自己的选择深感羞耻。他没有兄长苏轼的坚韧,也没有王安石的理想主义。一生唯有文名,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

那些奋笔疾书的岁月已渐渐远去。他也不再重温那些象征理想主义的旧作。这些文字只会勾起他曾经的赤子之心,而如今的他早已一蹶不振。

结语

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苏辙注定要在痛苦中结束一生。他曾有改变乾坤,报效国家的机会,却因一时优柔寡断而失之交臂。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倒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在怯懦中度过一生。

苏辙和他的文章都成为历史的过眼云烟。只有那些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变法理念,才能真正推动国家的进步。而他的扭曲与妥协,最终成为风霜中的堆肥,沉寂在历史长河的泥沙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到底是谁错了呢?
唐宋八大家中苏辙真的不如苏轼?实际苏辙文若汪洋,丝毫不弱他哥
宋史疑云之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正说宋朝十八帝》曲折实践:朝廷与后宫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七篇:苏轼传之​苏辙退出条例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