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病因为饮食过度、脾虚、水液聚为痰湿、血脉瘀滞,病机为运化功能失调、酿生痰饮、瘀血,导致血脂代谢紊乱,可通过温补脾肾、化浊行水进行治疗。复方丹参片中丹参为君药,可活血祛瘀,三七为臣药,可化瘀止痛通络,冰片为佐药,可通阳定痛,故复方丹参片可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现象。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中丹参素可延缓细胞衰老凋亡,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度,增加心排血量,进而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三七中三七总皂苷可降低脉压及心肌耗氧量; 冰片含右旋龙脑等,可改善微循环,提高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疗效。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片能降低TC、TG 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说明其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状况。
2、高血压:
血压患者多需终生服药,但化学降压药作用机制、靶点有限,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耐受、效率下降、疗效不佳等情况。另外部分患者在联用多种降压药后血压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等优势,平稳降压的同时能防治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中西药联用可优势互补,协同降压,缩短降压疗程,防治和延缓靶器官损害。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但总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瘀血因素者占 76.7%。有调查分析发现,血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在多种证候中均可见,也是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对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已有研究证明,复方丹参片能消除气滞血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外周血管阻力,降压同时能改善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防治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高血压并发症。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酚酸类、皂苷类和冰片,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复方丹参片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保护血管内皮组织、抑制内皮增生、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等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片辅助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还能提高血压达标率,保护心脑血管,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3、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组织及足部。糖尿病患者常有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等改变,使微血管形态发生扭曲、畸形,微血管壁粗糙,通道狭窄,弹性减弱。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使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血液流动缓慢、淤积,同时还伴有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过强,从而导致微循环血流不畅,血液有效灌注不足,使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引起微血管发生病变。有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微血管病变是由于血脉瘀滞不畅所致,血瘀证所表现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为血流减少,流速减慢,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以及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患者血液变浓、变黏、变凝,红细胞表面电荷丧失,而导致红细胞聚集,血糖高、血液黏滞性、血脂异常增加。糖尿病患者长期的“糖毒性”和“脂毒性”导致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复方丹参片具有明显的调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中药药理研究已证明,丹参能使血小板解聚,抑制凝血功能,促进纤溶系统功能,改善微循环状态,促进血流动力。三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全血黏度下降。综上,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调整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扩张微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床的开放而降低血管内压。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片配合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能够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的异常,对2型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