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眠症:
失眠同脑循环障碍、脑神经元异常兴奋有重要的关系,绝大多数存在心理学上的原因。老年人患失眠多病程缠绵,加之老年人五脏六腑渐衰、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此所谓“久病多瘀”。治疗采用活血化瘀。血府逐瘀丸源于《医林改错》为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方云:“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此方若神。”又曰:“夜睡梦多,是瘀血,此方一两剂全愈,外无良方。”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通脉,并导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生地黄养阴清心;当归养血润燥,化瘀而不伤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活血化瘀,重在调整气血平衡,使阴阳平衡而失眠自愈。
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丸有: (1) 改善微循环,明显扩张处于微循环障碍病理状态下的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使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2) 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尤其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对急性心梗动物模型有保护作用。可使脑血管阻力降低,并对抗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3) 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小板聚集,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所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并促进其解聚。能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电泳,使全血和血浆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含量指标改善,同时能复活肝脏的清除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
2、抑郁症:
瘀血导致神志病的病因病机有两方面:①瘀血在体内阻滞气血,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功能,水谷之精不能濡养脑窍, 《修真十书》云:“脑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脑主精神意识,思维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语言清利洪亮,情志正常,若瘀滞清窍致清窍失于濡养,则意识淡漠,声低语怯;②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志,瘀血阻滞心脉导致心神失养,日久成郁症,肝主疏泄功能日久受影响而致肝郁气滞,气滞日久影响血液的运行而导致体内瘀血形成,肝藏魂,魂不守舍,发为郁症。
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衣睡梦多,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付全愈,外无良方”“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夜不安,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收效。
血府逐瘀丸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君药,川芎、赤芍、当归祛瘀行血补血为臣药,佐以柴胡、枳壳、桔梗、牛膝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生地清热凉血,以解郁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活血祛瘀,养血补血,清热散郁,血脉通畅则脑窍得以濡养,精神如常。
3、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中的一种形式,常有心理、躯体方面诱因,临床表现主要有3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具体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头晕、头痛、烦闷、心悸、少寐, 易躁易怒、口干、出汗、尿频、震颤等。传统医学认为,该病属“郁证”范畴,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可以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阴血。诸药配伍共同起到活血袪瘀行气之功。
王清任一生以气血立论,凡病均从气血出发,善于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气血是一对阴阳, “血为气母,气为血帅”,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其立法立方均从气血两个角度同时考虑,气病则血亦病,血病则气亦病,理气方中有理血药,理血方中亦有理气药。焦虑症肝气郁结,则全身之气机亦郁,全身之气机郁,则全身之血亦易瘀。此时活血之目的,与其说是消局部之瘀,不如说是活全身之血,全身之血活,亦有助于全身气机的条达舒畅——这是他活血化瘀的特色。王清任抓住了焦虑症肝气郁结的核心病机,在其独特的气血理论的指导下,以四逆散理气开郁,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是他治疗焦虑症的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