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热老出汗,有一种汗却有生命危险!

中医真是巧妙,一个简单的汗,就分至少6种类型:

自汗、战汗、盗汗、多汗、绝汗、闭汗

下面逐一分解,大家自行对号入座

自汗

和夜间熟睡时的盗汗不同,自汗是指清醒、也没活动时,没由头的出汗。

如果是营卫不和导致的自汗,上桂枝汤;

如果是阳明热盛、烦渴、脉洪,用白虎汤。

如果是中暑、伤了气阴,宜用清暑益气汤。

如果是由于气虚导致的自汗,容易气短、不爱说话,脸色也比较白,治宜玉屏风散。

如果是阳虚导致自汗,容易汗多、四肢发冷,拉稀,宜温补脾肾,用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

如果是心阴虚,可以试试柏子养心丸。

还有一些由于心情紧张等因素导致的自汗,没有持续性,不用过于担心,调节心理即可。

战汗

战汗,顾名思义,仿佛战斗一番之后出汗,一般是指全身战栗、之后出汗,通畅是疾病过程中、正邪开战交锋的外在表现。

若汗后,发热等症状消退,寸口脉平静安稳,一般是正气胜利,邪气消弭,可喜可贺了,待元气恢复即可,这是一种好现象。比如说,常见的感冒发烧,往往战汗后就不烧了,身体舒服了,就是正气胜利了。

相反,如果汗出后出现更多病症,甚至原有病症加剧,比如四肢厥冷、烦躁、热度不减,那可能就是正不胜邪或者治疗方法有误,不是好现象。

盗汗

盗汗刚才提到过,就是入睡后出汗,一醒就汗止。“盗”意思是偷盗,汗偷偷的来,不睡不来。

盗汗一般是阴虚症状,伴有烘热感、心情烦、五心烦热,甚至颧红、头晕、大便干等症状。

可尝试成药:知柏地黄丸,清热补阴。

多汗

多汗一般是指出汗异常的多,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比如西医所谓的甲亢、肥胖、糖尿病、结核病等,症状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中医辩证施治四诊合参,有针对性的调理。

绝汗

绝汗比较凶险了,一般是指危重病,正气及其衰弱、阳气欲脱,大汗不止,多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比如呼吸急促、脉微等,这是阳气将绝的表现,一般常见于心衰病人。最后可导致亡阴、亡阳,也叫“脱汗”,这种汗往往伴随着油性物质而出,大概人身的最后一点精华就此流失了。

基本上这种汗一出,大概人也就差不多了,难救了,务必注意!

闭汗

这个汗比较特殊,就是怎么运动也不出汗,身体里却觉得非常燥热。

一般是因为某次汗出后,突然受冷,如空调,人体体表的毛孔一下闭塞,汗就出不来了。

可以尝试用紫苏叶、生姜、桂枝、麻黄等药材煮水喝,比如麻黄汤,或者轻症,老百姓常用的生姜红糖水。通过生姜、麻黄、紫苏等药物作用,让毛孔宣开、通畅,闭汗也就治愈。

一个小小的汗证,在中医里就有如此多分型,除此之外,人体可能还有还有其他的汗症,比较特殊,比如黄汗等,比较小众,不过多罗嗦了。

针对自己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多懂点中医常识,求人不如求己,自学中医好处多,下次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中药作用,尤其是一项刮痧、拔罐的不传之秘“开痧门解千斤”,世人罕知,莫要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学习答疑 21
多汗症的中医治疗
夏天到了,有的人特别爱出汗,看中医如何治疗?
自汗、盗汗的中医疗法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