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想到一个上联,大臣们面面相觑,唯有刘伯温对出了下联

古代的不少皇帝,在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会与大臣吟诗作对,不仅能够体现他们的博学多才,还可以增进君臣之间的关系。比如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一生共写过好几万首诗,而且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鲜为人知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对联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许多人都认为,朱元璋没读过多少书,带兵打仗还行,但没有什么才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不仅对众皇子严格要求,给他们安排了满腹经纶的老师,他自己也非常用功,经常读书到深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朱元璋虽然称不上才高八斗,但也算是个有才的皇帝,能够轻而易举地写出一些诗词。

后来,朱元璋迷恋上了对联,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其对联功底日渐深厚,就连宋濂等文臣都赞不绝口。宋濂学富五车,满朝文武无不对他的才华表示钦佩,朱元璋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经常与他探讨文学方面的知识,并任命他为太子朱标的老师。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心腹谋臣,刘伯温不仅谋略过人,还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但他为人相当低调,世人经常误以为刘伯温只是个能掐会算的人物。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在讨论完国事之后,朱元璋兴致大发,想到了一个上联。

于是,朱元璋就对文武百官说道:“朕今天心情不错,想给众爱卿出一个上联,希望你们能对出不错的下联。”既然皇帝开口了,即使大臣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也不敢说出来,纷纷表示愿意一试。朱元璋微笑着给出了上联:“几幅画图,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

众大臣面面相觑,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案,朱元璋就点名让宋濂回答,宋濂则回道:“启禀皇上,不是微臣不想回答,实在是因为皇上的上联太难了,微臣还在思考,望皇上恕罪。”朱元璋并没有责怪宋濂,接下来又点了几个大臣的名字,他们也没有对出下联。

就在此时,朱元璋突然想到了刘伯温,说不定他能对上来,就对刘伯温说道:“刘爱卿啊,朕知道你聪明过人,你若是能对出让朕满意的下联,朕就放你几天假,让你回老家探亲。”本来刘伯温不想对的,但听到皇上答应放他几天假,内心高兴的不行,就立马对出了下联:“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朱元璋大赞道:“爱卿果然才思敏捷,此联堪称绝对。”随后就放了刘伯温十天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出一奇联难得群臣哑口无声,除了刘伯温大明群臣无人能对!
朱元璋随口而出一上联,刘伯温都被愣住了,后成了千古绝对
朱元璋出一个上联,一个老农民对出下联,朱元璋大喜:就是你了!
刘伯温揶揄朱元璋,出上联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的下联经典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朱元璋出了个上联,刘伯温的下联太绝
刘伯温戏弄朱元璋, 出上联万岁, 万岁, 万万岁, 老朱回答的更巧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