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拜九叩大礼代表什么?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非常讲究。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三拜九叩是最敬重的行礼方式。是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三拜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礼有三种情况。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三拜始于先秦,经过近代,至现代后较为使用。
九叩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清代时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如此大礼民间一般不用。仅在人们描述本地最高大礼时与“三拜”联用,称“三拜九叩”为最高礼节。对帝王表示尊重。
礼前礼后的“揖深圆”
下跪
每跪三叩首
女子行礼右手在左手上,男子反之
跪一次,磕三个头,起立;再跪,磕三个头,起立;再跪,再磕三个头。总共跪三次,磕九个头,称之为“三跪九叩”是古代最隆重的大礼,一般只有祭天,或者在大典礼中才进行。减一等有“二跪六叩”“一跪三叩”即简单的“一跪一叩”等。
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现在,要研究探讨古代主要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虽然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它们的论述中有不少只是出于后世儒家的理想,但它们在文化史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影响的。
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传统的礼德文化里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严礼仪。实际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义。“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这一百多斤的身体祭献出来,这是古代的解释。现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释,就是把这个身向天地祭献,愿舍其身。“叩”:就是顶礼恭敬。因为,头部里面是整个性体系统最集约的区域,也是性光产生的区域,而且性体系统的办公室也在这个区域。
“拜”:会意字。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拜”,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就是站起身来,然后慢慢地双腿膝关节触地,上身匍匐在地,这个动作就称之为“拜”。
“叩”:《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叩”:其动作就是身体不起来,而头在地面,用头叩触地面三次。
(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
(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
(3)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宋道诚《释氏要览.礼数》:“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宗教学上的叩拜起源于上古巫祝中的祈祷。
在汉代后经发展,叩拜之礼仪也成了一种修行法门。里面暗藏养生修炼的口诀。教徒叩拜神像一是净化心灵,表示对神仙佛祖们的景仰尊重。二则可使身心慧光圆通,养生修炼。
道教的三拜九叩礼
一:走进庙观后,进入大殿,面对神像,首先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尺远,身心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要存,嘴里舌搅华池甘液自生。静下心神。
二:头脑清静后,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顶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诀通阴阳。子午诀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掐中指尖,右手拇指掐左手无名指根。接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合。男女左右手相反,又称太极诀。然后呼气三口将诀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弯腰鞠躬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诀,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向右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分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此时脑子里要观想你叩拜的神佛化成一道光进入你的体内。手在做时,意念要到,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此为返老还童式,是为还精补脑。意念观想自己身上放出万道金光。此是于你叩拜的神佛金合二为一。
五:起身,左手护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入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过泄,此是二拜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此是三拜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到位,两脚靠拢立正,弯腰打鞠躬退出大殿。
三拜象征人三宝精气神,道三宝道经师,天三宝日月星,象征三才。九叩象征纯阳之数。
三拜九叩能使阴阳平衡,调七情,去六欲。心态保持平和。过去道门有位前辈每天修炼三拜九叩达上万次,出现了辟谷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道 | 道教最基础的四种礼仪
道教的拱手礼、作揖礼和叩拜礼。
古装剧中的各种跪拜,到底做得准不准确?细数周礼中的9种跪拜礼
稽首
道教礼拜方式
古代的下跪礼仪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