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入门必修|你必须掌握的取景构图方法

摄影,其实不仅仅是一项业余爱好,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想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去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美好。

摄影入门,我觉得也是需要刻意练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学习到的的取景构图方法。

当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我们的图片应该让别人一眼看出来你在拍什么,它所反映的主题应该突出,主体应该明确。主题就像是一次演讲的核心,没有主题的话,观众记不住演讲的内容。同样地,照片主题不清晰,也就难以打动人心,要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必须知道一些摄影的小提示,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取景构图方法!

摄影基本小提示

常用的三种取景方法

那么拍照的第一步,就是在混乱中去建立一种美的秩序,这就是取景!在旅游途中看到碧海蓝天、崇山峻岭、名胜古迹......大家都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可是,在按下快门前,你有想过该如何取景吗?

常用的取景方法由三种:数字取景法、引导取景法、对角线取景法,以下分别来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数字取景法

数字取景法又有两种种,分别是三分法和对称法。

1、三分法取景

三分法是摄影构图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有横、竖两种。

① 首先是横的三分法,即把画面按水平线切成三等分。

山川

这种取景方式非常适合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树林和雪地的交界正好在第一条三分线上,树林顶端和后面的交界正好在第二条三分线上,上的照片都借助三分法突出了主题——即自然之美。

当你用三分法去取景的时候,会给人一种稳定、平衡的美感,而不是无序的杂乱感。

② 除了横着用,三分法也可以竖着用。

我们可以把人放在竖三分的位置上,它给人一种愉快的宽松感,也突出了人物。

列车员

除了人,拍物时也可以用竖三分法。

因为记录美其实是需要代价的,你可以多跑动。往前走,往后退,往上移动镜头,或者蹲下来取景。

③ 三分法还有一个综合使用方法:九宫格。

九宫格

九宫格=“横的三分法”+“竖的三分法”。

如果我们拍摄的主体,能放在中间的四个点上,既能让人感到很舒服,也能突出主题。

2、对称法取景

对称本身就是一种符合我们视觉审美的表现形态,在建筑设计中尤其被频繁使用,首先是左右对称,这特别适合于大气的建筑,比如咱们北京的故宫:

还有国外常见的大教堂,无论你在里面还是外面,都可以试着抬头,拍一个对称:

人的身体、五官、还有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其实都是对称的。所以对称是一种力量的均衡、视觉上的完美无缺,对称法拍摄会让人感觉照片看起来比较舒服。除了左右对称,还可以上下对称:

拍上下对称时,要把手机放到地面上去取景;这时,手机要垂直于地平线,并且可以把手机上下反过来,让镜头更靠近地面,变得更低。

除了河流和水池,建筑物地面的反光也一样能产生上下对称

还有雨后路面的积水,虽然这不是完全的对称,倒也别有一番意味。

像上面这张照片,人刚好是放在中间的对称轴上的,就会很突出。拍人也可以用对称法。

下面这张是以对称为基调,再加上一点小变化的。虽然这不是完全的对称,但因为有了这个房顶和门的基础,书也基本对称,所以充满美感。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既充满烟火气,又不乏秩序感的对称,比如地铁。

事实上,我特别想强调: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稳定的、美的秩序感。因为,水平或垂直的线条,天然就具有一种美感。

而歪歪扭扭的照片,比如下面这张图,是会让人很难受的:

以上理论选自《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可是对于新手而言,这是一条入门之路,可以帮你快速建立起一定的审美习惯,等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去打破常规,拍出自己的风格。

第二种:引导取景法

但这张照片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不知道该看向照片中的哪里,或者是看向哪里都差不多的感觉。

平庸的照片传递给观赏者的是一种混乱的视觉指南。

而美的照片,却像一个可靠又富有经验的向导,告诉你“请看向这边”,不知不觉中就给你一种秩序感,主题也很明确。

照片是可以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的,让他们一眼就看见我们觉得美的事物或人,这就是“引导取景法”。

1、搭画框

这是中国的古典园林特别爱用的。

面对这个画面,人会很自然地从这个画框里望向深处,这就是一种让观众集中视线的方法,也就是搭画框。

其实第一张也不错,但是第二张妙就妙在,摄影者给照片搭建了一个画框,从而引导观赏者看了过去,就像在看一幅画似的。

窗户是最常见的画框,我们去旅游景点的时候,可以找到更多样的画框。

窗户作为画框

通过仰视的视角也能寻找到平凡建筑中的框。

我们在“数字取景法”里谈到的门,也是一种框。

生活中这样的窗户很多,大家尝试拍摄的时候记得不要让窗户上的灰尘影响了拍摄效果。

框的形状是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两种,三角形的也很可爱呢。

生活中,存在无处不在的小美好,用心发掘,总会有意外收获的。

2、找纵深

纵深这个词看起来很难,其实指的就是照片中给人的一种延伸感,最常见的就是道路。

你很容易就顺着道路所汇聚的线条看过去,视线变得集中,而不会在画面的其他地方游移。

如果你拍摄的主体(上面这张图是人)刚好在汇聚线上的交点那里,那么大家就更容易看到这个主体。

这是一张抬头望天所拍摄的的摩天大楼。建筑物外部的线条汇聚在一起,也形成纵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一些火车和列车的轨道、走廊、回廊和电梯,都容易制造出纵深感。

电梯的纵深感

哈哈,还是那句话,我们可以试着把手机往上移,往地上放,多前后走动一下,去看看怎样会更有纵深的感觉。

自然界的纵深

是的,“搭画框”和“找纵深”的目的都是在引导观众的视线,凸显出拍摄者表达的核心内容。再提醒一下,如果你是要突出画框中的人或物,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点一下那个人或景物,让镜头聚焦于人物上。

有对称,又有纵深,完美。

引导取景法-总结

以上理论选自《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因为有了你的引导,观赏者会集中视线,他们的目光不再涣散疑惑,从而建立了一种秩序感。也很好地突出了照片的主题。

第三种:对角线取景法

“数字”取景法是从混乱的外部世界找出一种审美秩序;“引导”取景法是通过导引,让观赏者的视线不再涣散疑惑。而对角线取景法则是将主体放在画幅中两对角的连线,通过线条的汇聚趋势,赋予画面更灵动、活泼的感觉,所以说对角线取景法,一种更灵动的建立秩序感的方法。

有很多方法可以制造对角线的构图,第一种是——利用光影。

这是香港著名的摄影大师何藩的一张经典作品。画面的对角线是光影的明暗分界线,而人又刚好落在对角线上,你的目光会自然地投向这个人,趣味性强。

倚靠墙角的女人

所以构图取景的时候需要找到适合的对角线,并且将画面的主体巧妙地放到对角位置。

学会找到合适的对角线

这是典型的利用光影制造对角线构图的照片,画面纯粹、干净,非常地舒服。

下面这张图也是相似的原理,只是它的线条带有曲线的波动,明暗对比也很突出。对角线是中间的区域,尤其地亮,刚好可以让观者看清楚两母子。

光影下的母子

除了光影,在旅游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自然风景(沙漠、山峰、海滩等)或建筑来制造对角线构图。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角线,整个画面更富动感,更有张力;线条的汇聚感也牢牢地抓取人的视线并突出主体。

建筑也能制造出对角线构图。对角线取景为画面营造出了层次感,更能显出远处山峦和近处红房的空间存在,有节奏感。

对角线天然地为画面划分了远近层次,图中对角的一侧是远处的天空和飞鸟;另一侧则是近处的古建筑,层次分明,既有一种开阔的视野感受,又有动感。

这是利用自然界的植物形成的对角线构图

画面非常干净,而且视线特别聚集,飞机刚好被放在了对角线的居中位置。

我们再来看另一幅图,纯色背景,更重要的是,它的对角线不刻板,是利用影子主动营造出来的。

通过水杯的投影,影子和杯子本身显现出一种通透感,画面非常清新。

看看这种极致简化的拍摄风格。画面被纯粹的楼梯的线条切分,变得很简洁,由此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观者的视线被牢牢控制在线条上。

在这样的画面当中,再适当地设置一个聚光的小趣点,就会起到很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上图中的人物。拍美食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多用对角线呢。

美食对角线拍摄

用对角线取景的时候,还是要多用一些巧思妙想,生活中的对角线很多,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对角线取景法

常用取景方法就是以上详细介绍的,大家可以多尝试,多拍,对对比,找找感觉。

乐趣做 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照片更吸引人 摄影构图六大原则图解
每日摄影:五一称霸小红书朋友圈 简单实用的六个摄影构图分享
摄影构图指南 - 爱摄影论坛
【基础理论】开放式构图 VS.封闭式构图
一次性将摄影的构图说清楚
摄影构图课8:构图方法大集结,最齐最全最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