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红花(专题介绍)

摘要

川红花,原产埃及。花入药,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种子为高级食用油,一般含油23.8%,含亚油酸高达78.6%,老年人及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食用最好。

川红花又称草红花

  

        川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筒状花亚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分枝。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齿裂,齿端有针刺,无叶柄,基部抱茎;上部叶渐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有梗,排成伞房状。全部为管状花,桔红色。瘦果椭圆形,基部稍歪斜,有四棱,无冠毛。花期夏季。原产埃及,我国庭园和药圃中常见栽培。花入药,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种子为高级食用油,一般含油23.8%,含亚油酸高达78.6%,老年人及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食用最好。

  川红花属于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刺状锐齿。全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渐变为桔红色。瘦果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温暖干燥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耐旱、耐盐能力,不耐涝。现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许多地方都有栽培。

红花经济价值显著

  

  红花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很快的油料作物,在此之前一直作为药材和染料植物栽培。

  红花种子含油35~47%,高于大豆。油的碘值120~152;脂肪酸组成中富含亚油酸、油酸以及豆蔻酸、棕榈酸等,还在丰富的维生素E。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4%,居食用油之冠,有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高级营养油和烹饪油。医药上红花油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工业上可用来制作精密机件的喷漆。

  饼粕含蛋白质高达19~36%,作饲料喂养奶牛,能增加牛乳中脂肪与亚油酸的含量。花可提取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同时还含红花甙、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冠心病。果实入药,功效与花相同。

红花功效大揭秘

  

  红花的功效:

  红花晒干后可作中药使用,性温,味辛,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癥瘕积聚及斑疹。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红黄色素分离物能对抗心律失常;煎剂、水提液、红花黄色素等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

  红花的作用:

  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煎剂对子宫和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红花黄色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此外,红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红花黄色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红花:从染料到入药

  

  红花为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主产于新疆、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山东等地,近年来尤以新疆所产质量最佳、产量最大。夏季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又称红蓝花、草红花。

  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早期红花是用于染料的,后来才用于医药。东汉著名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妇人杂病篇”中载有红蓝花酒,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是红花用于治病的最早记载。

  红花之名则始见于宋代《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红花的主治功能有详细的记载。

医学典籍的常客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活血化瘀良药:红花

  

  宋代顾文荐《船窗夜话》载,新昌有一姓徐的妇女产后病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待他赶到病人家,患者气已将绝,惟有胸膛微热。

  陆日严诊后考虑再三说:“此乃血闷之病,速购数十斤红花方可奏效。”他用大锅煮红花,沸腾后倒入三只木桶,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让病人躺在窗格上用药气熏之。药汤冷后再加温倒入桶中,如此反复,过了一会儿,病人僵硬的手指开始伸动。半天左右,病人渐渐苏醒,脱离了险境,家人不胜感激。

告诉你几剂红花药方

     

  1、红蓝花酒方(《金匮要略》),具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功。

  2、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养血,活血,逐瘀。

  3、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

  4、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等。

  5、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教你正确选择红花

  

  鉴别方法:

  1、从重量上进行鉴别:纯净红花(标准麻袋)每包20-23公斤,伪品一般麻袋中加上塑料薄膜,装的较松,也会超过25公斤。

  2、从颜色上进行鉴别:净品红花,颜色鲜艳。伪品红花,颜色较暗淡。

  3、从手感上进行鉴别:净品红花,手感柔软,泡松。伪品手感,觉得有硬硬的感觉,较顶手,轻揉后手中留有细微杂物。

  4、水鉴别:把本品放入水杯中,加入热水,轻轻搅拌,放置一会。把上半部分倒掉,这时水杯底如有杂物,系伪品或含杂。如用菊花染色者,上面颜色会洗掉,露出原形。

  注:红花与菊花药性相反,误用伪品,非但不能治病,还会加重病情。

红花用法及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临床红花应用不当会有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10g为宜。




----------------------------------懂分享------------------更快乐-----------------------本文来源千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本草之红花,活血祛瘀,养血通经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花的养生作用有哪些
红花
每周一药丨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治病常用药酒----14
爱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