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古历法研究的误区--邓荣继
中国古代历法相当精确,至迟在周代,在“仰观俯察”的条件下,他们已经知道一周年有365天,知道具体哪天是“二至”、“二分”的精确时间,更知道“岁差”、“黄道”等天文现象。这令到当代的学者们啧啧称奇,隐约知道他们用的“立杆观影”的办法,但具体怎么个“观”法,却不知究竟。醉心于古历法的研究者们也是凭着“大概如此”心态胡乱揣测,净说些与实际并不相符的“理论”。
一、日晷。古历法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就是日晷。但毫无疑问,他们当中并没有人真正使用过日晷。在历法研究中,日晷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物件,它的作用就是根据日影的移动而知道具体的时间。正因为它太简单,以至于让研究者武断地认为日影“就是这样”。看过很多日影模拟的动画,日影是绕着日晷转圈的——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了,他们连生活常识都没有,竟然也敢出來“揭奥”“解密”。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日影“一天”的移动与“一年”的移动是不同的。
二、关于“日影长短”。古历法研究者总爱说根据日影的长短知道时间。这是没有常识的说法。同一时间,不同经纬度上的日影,长短肯定不相同。当然,如果只针对特定的地点,确实可以根据日影的长短知道时间。但却不可以在历法上边应用。为何?历法是一个国家的历法,国家幅员辽阔,以东边的影长为准还是以西边的影长为准?还是以“中间”的影长为准?都不行,顾此失彼。
三、观察星体。观察星体是古时“知时”的主要方法,如《鹖冠子》、《天文训》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当代的古历法研究者个个都能随口背上一大段,但他们显然也知道,这些观察只能在晚上观察,只能知道一个“大概”时间,无法精确到“时辰”单位,远远不能满足历法所需要的精度,更不能兼顾“白昼”时间。因此这些观察都不能做为制作历法的依据。
四、制作历法的原始“数据”。土圭、日晷等,就象我们今天的时钟一样,都是历法已经非常发达之后的计时工具。根据这些工具,我们随时都可以知道精确的时间。但在这些工具还没有产生之前,古人是如何知道精确的时间的呢?这个问题当代的古历法研究者是不敢在他们的“研究成果”里边提及的。当代古历法的“研究”,都是在已经非常健全的历法体系中说事,这实际上是在比拼谁的藏书多,直接“复制”“粘贴”就能说是自己的“成果”了。但这些历法具体是怎么得来的,他们是没那个胆去说的。
我经常说,如果将他们扔到一个渺无人迹的沙漠中去,让他们也来个“仰观俯察”,再给他10个脑袋,他也是无法计算出哪天是“冬至”,哪天是“夏至”,更不可能知道哪天是“一年”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不应以现代天文知识去研究古历法
研究易学不可能忽略古历法。研究古历法的意义在于探索古人制作历法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历法。作为一名易学研究者,如果关注的仅仅是具体的历法,还不如直接参考现代天文历法。
实际上,凡是研究古历法的学者,都不可能不讨论古历法的制作方法,但应知道,古历法是在“仰观俯察”的条件下完成的,而当代学者研究古历法的时候,他心里边始终装着现代天文知识,且其主观意识始终都以现代天文知识去讨论古历法的制作方法,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其实是只是“剽窃”现代天文知识的结果,对于古历法的制作方法,他们仍然没有什么认识。
但他们并不自觉自己的“成果”只是“剽窃”,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很智慧。如果将他们仍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沙漠里边,让他们“仰观俯察”,他们怎么也无法知道哪一天才是“一年”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哪一天才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以现代天文知识去讨论古历法,其用处仅能校正古历法偏差以及精确记录历史。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研究古历法的初衷。
明晓了古历法的制作方法,再以现代天文知识去印证,这时现代天文知识在古历法的研究中才能真正起作用。
——对于古历法的制作方法,当代的研究成果=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是怎么确定冬至的呢?
测日影知时间方位——时空一体观
[原创]日晷对一天和一年的科学划分 [中华农历论坛]
晷之敬畏
河南 登封观星台
十月太阳历是理解《内经》的重要门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