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边那些月薪上万的隐形人才(图)

贴膜“日薪”500,快递员和卖豆腐的夫妻都月入破万,空调安装工人月入近2万……天天对着电脑的白领们,是不是很想回归传统行业做个手艺人来换取高新呢?

 贴膜“日薪”500,快递员和卖豆腐的夫妻都月入破万,空调安装工人月入近2万……天天对着电脑的白领们,是不是很想回归传统行业做个手艺人来换取高新呢?实际上,如果加上互联网新思维,这些“隐形”人才的月收入将不仅仅是过万。

 手机贴膜“日薪”500元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贴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已经悄悄成为了“高薪行业”,小蔡来自丹阳,2009年从南京某本一高校毕业后就留在南京专业从事贴膜,在南湖摆摊近三年了,积累了不少老客户。“差的时候一天两三百元,好的时候能有一千多元。”月平均收入600元,一个月出摊25天仅贴膜就有一万五千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他卖手机配件和鼠标的收入。

采访中得知“现在手机膜做的越来越时尚,除了传统的钻石膜、高清膜、镜面膜,现在有很多卡通图案的手机膜,有的女孩一两个月就来换一次。”而从事贴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贴膜业”的平均月收入最低都有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恐怕要让不少上班族“羡慕嫉妒恨”,“明天上淘宝进货练手艺!”不少网友表示有了辞职去贴膜的冲动。

月入过万的快递员最忙的时候,只恨胳膊腿脚不够使

“一个女的快件丢了,她就硬说是快递员偷的,结果快递员被她说得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上万元,会为了你这几百块的东西丢这个饭碗么?’当时,所有人瞬间无语……”最近,这个段子在微博上十分火,不少网友纷纷跟帖,少数人在替快递员叫屈,大部分人在感叹快递员的高薪。

老周做快递8年了,现在是申通椒江分公司一名老资格的快递员。“我的月薪确实过万元。”老周说,“但是一年也就年底那么几个月,网购热潮不断升温的时候。一到这个时候,自己就忙得只恨胳膊腿脚不够使。”“比如去年的'双十一’购物潮,之前我一天的派件量是50到70份,但这阶段翻了一番。这样一来,提成多了,工资也就上去了。”老周笑称,“11月的工资过万元问题不大。”

旺季月入近2万的家电工人40℃高温下“挂”在楼外装空调

入冬后,家电使用效率高,出现的故障也多。普通维修工的月收入达五六千元,技术较好的维修师傅的月收入超万元。台州苏宁电器售后服务部经理鲍伯能告诉记者,干家电维修这一行,不比上班拿工资,每个月赚的钱不固定。每年夏天和冬天,大部分维修师傅的月工资都能达到七八千元,但淡季时,他们的月收入在两三千元左右。

而另一个岗位,空调安装工人,为很多人送去了清凉,但他们自嘲道,“我和空调有缘,和吹空调绝缘。”装空调先在屋内装空调内机,接下来在外墙高处装外机,已经有十年经验的华师傅称,“这一步专业话叫'出外机’。”由他经手的空调,已经有三四千套。

夏天是旺季,他们工作有时甚至气温可达到40℃,安装师傅蹲在不足1平方米的平台上进行安装,装好回到室内,往往是前胸后背全部湿透,特别是扣安全带的地方。“外面不像室内,太阳就在头顶,平台又小,没处躲,要么晒脸要么晒屁股,差不多热。而且,空中作业也顾不上热不热,安全最重要。”华师傅说。

“豆腐夫妻”每月收入都破万

南京能仁里菜场每天早晨都有一对夫妻出摊卖豆腐脑,由于周边仅此一家且口味不错,生意非常好,每天都供不应求,早晨七点至八点的高峰期甚至要排上五六分钟的队才能买到。老板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能卖掉三大桶400碗豆腐脑,一碗两块五,一天仅卖豆腐脑(不包括顺带卖的油条)销售额就是1000元,一个月30天每天都出摊,销售额就是三万,去除成本利润可观。“豆腐夫妻”的辛苦程度也不是常人能承受的,二人每天三点多就起床磨豆腐做豆腐脑,一切准备妥当了就差不多要出摊了,从六点半一直卖到九点左右,风雨无阻。

手艺人还是职业人?一张煎饼果子的思考

罗辑思维在《夹缝中的“80后”》中谈到了八零后,这个在夹缝中生存的悲催的一代人。讲到了组织的约束与自我价值的一些问题,讲到了要有U盘化的生存方式,要做个手艺人。以上几个案例都是一个回归传统的手艺人的生存方式。但是,是不是这就要求一些人降落到那些落后的传统行业,依靠劳动密集型来换取高薪呢?

作为互联网业内精英,我们通常打破脑袋、殚精竭虑,也不过做得庸庸碌碌。做一个数十万用户使用的产品,很不错了,却往往也以失败告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像天使下凡一样,降落到那些落后的传统行业,以互联网思维,打败笨拙的传统生意人?

我们就来看看劳动密集型传统手艺人、生意人又是如何将一张煎饼果子买到全国各地,甚至还准备在美国上市。

黄太吉:煎饼果子遇上互联网年入500万元

互联网圈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段子,是说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一名程序员离职,干起了卖煎饼果子的生意,辞职之前月薪8000,卖煎饼月入3W。

为了达到更吸引眼球的效果,段子往往会加上很多数据做支撑,比如一张煎饼卖4块(现在的行情),努努力每天可以卖200张,4*200*30,一个月就是24000的收入,成本即使往高里估每张1块5,每月净赚15000也是妥妥的。

很动心是吧。于是有人按下鼠标左键转载,并附上一句“咱们IT民工真是连民工都不如”;后面可能还会有人跟一句“是啊,听说现在就连一个小工每月都能挣8000”。

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年月,这个段子会反复出现。出乎意料的是,效果是一脉相承的:很多人感慨调笑一番,然后继续埋头敲键盘。

那你倒是别敲键盘了,快找HR谈离职去啊?

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去,这就说明,大家是不傻的。仅从收入的角度,卖煎饼果子收入略高于IT民工是可能的。而如果考虑到卖煎饼付出的劳动强度、牺牲的生活体验,没有福利保障,没有上升空间,积累的摊煎饼经验毫无用处……等等无数因素,谁又能说卖煎饼是个好买卖?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很多人也心知肚明,只是一看到身边的某个段子或真实案例,难免要转一转,感慨感慨。你若认真想和他讨论,他会丢下一句“认真你就输了”。

但是还真有人认真了。

在北京建外SOHO西区的10号楼,有一家叫黄太吉的煎饼铺,在这个只有16个座位面积不超过20平米的店铺外面经常排起长队,感觉跟春运买火车票一样。

卖煎饼是赫畅的第三次创业。赫畅今年32岁,先后在百度、谷歌、去哪儿网等公司任职。在开“黄太吉”传统美食店卖煎饼之前,他从未从事过任何与餐饮相关的行业。但他的互联网背景,给这个煎饼果子店打开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营销之路。赫畅的目标是,2015年下半年开到20家店,最终让黄太吉在美国上市。

一张煎饼果子的互联网思维

人家在屋里安分守己卖煎饼,黄太吉用互联网思维卖口碑。

店内免费的WiFi,墙上贴着微博、微信、陌陌等账号,“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等颇有文艺气息的海报也非常显眼。

“所有汉堡、比萨都是纸老虎!”“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小店的广告语趣味性强,新潮时尚贴近年轻人生活。逢节日的各种使之余消费者互动频繁:儿童节店员cosplay,“端午节”“端午节不啃不快乐”的猪蹄广告,“爸气十足”“父亲节带老爸来送煎饼”,这些都成为微博玩家分享新奇的“素材”,让吃煎饼果子、喝豆腐脑、啃猪蹄成了一种时尚。

老板娘“开奔驰送煎饼外卖”一度是微博上被炒热的话题,“黄太吉”的知名度也被打响。

庆祝结婚五周年,赫畅邀请了黄太吉微博粉丝参加这个类似于电影发布会一样的结婚纪念现场。

与用户的互动,一张煎饼果子能吃出快乐与温情,并通过用户之手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性将味道、服务、品牌在微博、微信、陌陌等地方传播。

如果有了新思维,这些“隐形”人才的月收入将不仅仅是过万。

来源:商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煎饼果子配豆腐脑
“网红”煎饼大妈:我月入3万!大妈你煎饼怎么做的?带我飞
这才是真正的煎饼高手。 #手艺人 #煎饼果子 #街头美食 @我要上热门(O3x8er38dpbhvb...
天津人的幸福早点
月薪多少才能不算穷人?揭秘全国人均工资数据!
月入过万的煎饼果子,酱料与辣油秘制配方全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