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读国学·《大学》(一)

格物致知

《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儒家经典重要组成部分,相传由孔子门生曾参作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

“大学”是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广博的学问。据传在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及武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政事的理论。所以宋代学者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自汉代起,《大学》就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小经”。在唐代,韩愈、;李砲等把《大学》看作是与《孟子》、《易经》等同等重要的书。到宋代,朱熹对《大学》更是推崇备至,将其连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使之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在封建社会中《大学》随《四书》称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至近代,孙中山先生评价《大学》“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原文(部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有所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成,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至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慓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为不修身不可以齐其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第1-4章)(注音原文)
《大学》原文
《大学》全文----朱熹版本
《原本大学微言》中《大学》原文
《大学》曾参
论语大学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