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邮票上的今天 | 9月3日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
userphoto

2023.01.29 上海

关注

视频欣赏,建议在wifi环境观看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3日,历时8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历史上称为“抗日战争”。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9月3日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1965年9月3日,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共4枚:毛主席在著作(367)描绘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论持久战》的情景;八路军东渡黄河(368)主图为八路军战士集结到黄河边,准备东渡,奔赴抗日战争的前线;人民战争胜利(369)主图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战士在共同欢呼胜利;光荣参军(370)主图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民军队,打击敌人。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北平附近宛平县的卢沟桥发动进攻。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徐永昌也在受降书上签了字。历时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就此宣告结束。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战斗下,终于打败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这套邮票以4幅画面再现了那段历史,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抗日军民的胜利和成功。

第一枚“毛主席在著作”,描绘的正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进行写作的情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出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

图案采用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画家何孔德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论持久战》的情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作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以极其光辉的战略思想武装了中国人民,使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保证,指出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正确道路。画面上,一盏煤油灯下,毛泽东同志手握毛笔,聚精会神、不知疲倦地进行着写作;从窑洞窗户射进来的曙光,照在毛泽东同志宽阔的前额上,照在他写作的文章上,……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又工作了一个通宵。

第二枚“八路军东渡黄河”,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3万余人于1937年8月从陕西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故事。

图案采用了彦涵创作的历史油画《八路军东渡黄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的长域,抵抗日寇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8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西北的中国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十八集团军),下辖115、120、129等三个师。自此,“八路军”这个名称开始使用。1937年8月,八路军三万多人从陕西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这枚邮票图案描绘了八路军东渡黄河时的情景。黄土高原犹如一座顶天立地的盾墙,滚滚滔滔的黄河载着抗日的舟船;八路军战士正在同亲人们告别,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的重托,决心把日寇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第三枚“人民战争胜利”,主图为雕塑,展示三位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战士在共同欢呼胜利。

图案采用了中央美术学院附设雕塑创作室创作的一幅雕塑作品,表现了八路军战士和民兵并肩欢呼胜利的情景。1937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一面英勇地打击日寇,一面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从长城内外到珠江两岸,建立了一块又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且广泛发动根据地的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在华北平原,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华南丛林,千千万万争取民族解放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大刀、长矛、红樱枪、土炮,在青纱帐里,在山岳地带,在铁路两旁,在港叉河湖的芦苇丛中,到处打击敌人,形成了一个怒涛汹涌的人民革命战争的汪洋大海,彻底埋葬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画面上,站在山岳上的民兵高举着枪支,站在平原上的八路军战士挥舞着手臂,他们洋溢着战斗的豪情和胜利的喜悦,尽情欢呼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画面采用白色衬底,形象鲜明,立体感强。

第四枚“光荣参军”,再现了胸戴红花的有志青年,挥手与亲人告别,即将奔赴抗日战场的情景。原绘画作品名称为《参军》。

图案采用了中国画家王式廓创作的油画《光荣参军》。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败日寇侵略者,中国人民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他们敲锣打鼓,把最优秀的子弟送到抗日前线,出现了许多“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千百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踊跃参加抗日军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卫了神圣的祖国。画面以华北地区的农舍为背景,捕捉住了村民们欢送青年光荣参军的精彩瞬间情态:用村子里最好的牲口,套上最好的大车,送最好的青年上前线;一个个身体健壮、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胸前佩戴着光荣花,挥手和亲人们告别,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国的战场;整个画面群情激动,锣妓喧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洋溢着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和壮烈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人评价毛泽东《论持久战》:感觉是现代穿越回去的人所写的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多牛?
从这间小屋里走出的他改变了旧中国
J117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论持久战》与《孙子兵法》
论持久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