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句丽遗址,那是一段消逝已久的历史,一个早已湮灭的民族
2019-01-27 10:31 小胡来了
标签:
高句丽
历史
民族
大概由于从小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岭南,对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的景致尤其向往,于是好几次选择了冬天去东北看雪。当然,那里吸引我的,不光只有林海雪原,还有许多散落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的历史遗迹。
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地,古时一直是各游猎部落活动的大舞台。几千年来,有多少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难以尽数久远的如东胡、夫余、肃慎,稍近的如鲜卑、契丹、女真,此兴彼亡,到今天已经转变为以汉、满和蒙古族为主体了。岁月的变迁,令人感慨万千。
高句丽、一个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的名字,就是这个大舞台上的一员。总是受了高丽的影响,以为是在朝鲜半岛,其实他们很早就生活在东北浑江、富尔江、鸭绿江一带。大概公元前1世纪,扶余人朱蒙在汉玄菟郡高句骊县建立高句丽政权,都城就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一带,里至今还留有五女山城遗址和早期的一些墓葬。
今天的集安,不过是东北边陲的一座小小县城,严冬时节街上行人稀疏,宁静无比。很难想象,这里曾作为高句丽的都城长达400多年,曾也是人口繁密。昔日的宫室早被叠压在现代城区之下只有在部分地段,还能看到用石头垒筑的残存城墙,作为历史的印记。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初,虽国小力弱,却锐意扩张,反而几度招致北方割据政权的攻伐,几近灭顶。但每次对方撤离后,又都重建了起来,继续作为进攻阵地,国内城只是其中之一。
和国内城相距大约2.5公里,还有一座丸都山城,建立在一个马蹄形的山谷之中,三面环山,开口一面砌筑有坚固的城墙,易守难攻。居住在国内城中的贵族和将士,战时即转移到丸都山城中,城内有点将台可以调兵,有水源供给可以据守。平原城和山城相伴,是高句丽城池的显著特征。当年高句丽的故地上,大大小小的山城多达100多座,他们就是凭借着这些防御设施,先后挫败了隋唐大军的几次进攻,实属不易。
丸都山城之下,有一大片坟地,那是高句丽时期的墓葬区之一不同于中原地区常见的封土墓,这里的墓葬大都以石头砌筑,谓之积石墓。大概只有当时的贵族,才有能力构筑起如此宏大的墓葬吧?当然最为壮观的,要数位于集安城东北4公里龙山脚下悬崖上的将军坟。所谓将军坟只是后世误传,据考证它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的陵墓。墓体呈方锥形,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层层砌筑,历经1000多年仍非常稳固。在此之前的王陵还有10多座,不过都难以达到如此规模。在此之后,受中原墓葬文化影响,积石慕逐渐不再流行,转以封土石室墓为主。不过部分墓室里的壁画,却不乏经典之作,在五盔坟景区,游人还能借助于影像探头,一窥这些精美艺术作品的真面目。
高句丽从好太王继位起,终于迎来了它的鼎盛期。乘着中原内乱,它向西攻占了辽东,东南延伸入朝鲜半岛北部,基本把汉时辽东四郡纳入自己的版图。清末出土环刻1000多个汉字的好太王碑,记述了这一历史。长寿王登基后,出于中原政权的压力,以及对百济和新罗对抗的需要,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不过盛极必有衰,隋重新统一后,唐代更是空前强盛,而高句丽自身内忧外患,终在唐朝和新罗的联手攻击下走向末路。领土尽人唐版图(后有部分被新罗占据),大批贵族和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也有部分后来成为渤海国居民),延续700多年的高句丽政权终告覆亡,从此销声匿迹。200多年后,三韩人王建代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高丽国,已是名相如实不相如了。
站在县城一侧的鸭绿江边,对面朝鲜的群山清晰可见,看不到守卫的影子,丝毫感觉不到这是边境。反而在半岛之南的韩国,却为高句丽的历史归属长期与中国争执不休,尤其在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达到了白热化的境地。不管如何,那是一段消逝已久的历史,一个早已湮灭的民族,今天所留存下来的,也就只有这些壮观的遗迹而已,和现代生活已经毫无瓜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
中国世界遗产之三十——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保护历史文物 传承中华文明——盖州市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魏存成:东北地区古代文化举要
被忽略的世界文化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