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药 材 名】草豆蔻

  【别名】豆蔻,漏蔻,草果,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名称考证】草豆蔻(《雷公炮炙论》),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蔻(《本草从新》)、大草蔻(《药材资料汇编》)、偶子(《中药志》)、草蔻仁、飞雷子、弯子(《广东中药》)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姜科植物【药用部位】草豆蔻的种子团。

  【性味归经】辛,温。①《别录》:“味辛,温,无毒。”②《千金·食治》:“味辛,温,涩,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入脾、胃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阳明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分类】芳香化湿药

  【功效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草豆蔻的简介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m。叶片披针形,顶端尾尖渐尖,基部急尖。总状花序直立,密生粗状毛。蒴果圆球形,被毛。种子呈卵圆状多面体,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花期4~6月,果期5~8月。草豆蔻为阴性植物,喜温暖阴湿怕旱,不耐强烈日光直射,耐轻霜,以年平均温度18~22℃、年降雨量1800~2300mm为宜。草豆蔻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腐殖质丰富和质地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合其生长。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1、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

  2、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

  3、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

  4、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

  5、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豆蔻、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草豆蔻的用法用量

  1、用于湿阻脾胃之脘腹胀满,尤以寒湿偏盛者为宜,常与川、仆砂仁陈皮等配合应用。

  2、用治寒湿郁滞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伍应用。

  3、若是寒湿脚气兼有呕吐者可配吴茱萸、槟榔等同用。

  4、凡寒湿困脾,症见脘腹冷痛,泛吐清涎者,可与吴茱萸、高良姜等同用,以增散寒止痛之功。

  5、若气虚寒凝,呕逆不食者,可与人参甘草生姜同伍。

  6、凡痰饮凝聚,胸膈不利,呕吐涎沫者,可与半夏、陈皮等相配,以加强化痰和胃止呕作用。

  7、也可作增香、调味的作用。

  草豆蔻的禁忌注意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

  忌: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用药禁忌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1、《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

  2、《本草备要》:忌铁。

  3、《本经逢原》:阴虚血燥者忌之。

  草豆蔻的选方

  草豆蔻丸: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各30克 大麦蘖(面炒黄色) 半夏(汤洗七次,日干) 黄芩(刮去皮,生) 神曲(炒黄色)各15克 干生姜 橘皮 青皮各6克 炒盐1.5克。

  治妊娠腹胀:草豆蔻(去皮)30克,人参30克,柴胡30克,白术30克,陈皮45克,炙甘草15克。

草果功用主治-草果的功效:
  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①李杲: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②《饮膳正要》:草果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③《本经逢原》:草果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④《本草求原》:草果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草果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草果禁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 3
    采摘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晒干或低温干燥。取仁炒用或用姜汁微炒用。

    草豆蔻的作用
      草豆蔻性辛,温,归肺经、脾经、胃经,草豆蔻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草豆蔻主治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1、草豆蔻治小儿藏寒泄泻不止:草豆蔻一枚,剥开皮,入乳香一块在内,复用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无时。(《史载之方》豆蔻丸)
      2、草豆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满闷、心腹痛:草豆蔻肉八两,生姜(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两(锉碎)。上三味匀和入银器内,用水过药三指许,慢火熬令水尽,取出,焙干,杵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夏月煎之,作冷汤服亦妙。 (《博济方》豆蔻汤)
      3、草豆蔻香口辟臭:豆蔻、细辛,为末含之。(《肘后方》)
      4、草豆蔻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豆蔻子七枚(碎),生姜五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分温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忌海藻、菘菜。 (《广济方》豆蔻子汤)
      5、草豆蔻治老疟久而不瘥,及山岚瘴气,远年不愈,兼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二个(并用面裹煨,一生一熟),厚朴方圆二寸(一半姜制,一半生用),甘草中指大(一半生,一半炙),生姜枣大二块(一块用湿纸裹煨,一块生用)。上分为二大剂,于发前临晓,用水一升,煎取八合,放至来早,再温服,留滓再煎二次。 (《鸡峰普济方》草豆蔻散)
      6、草豆蔻治冷痰呕逆,胸脯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洗去滑,切,焙)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眼,不拘时侯。 (《圣济总录》豆蔻汤)
      7、草豆蔻治霍乱心烦渴,吐利不下食:草豆蔻(去皮)一分,黄连(去须)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胀三钱匕,水一盏,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圣济总录》草豆蔻汤)
      8、草豆蔻治胃口冷,吃食无味及脾泄泻不止,兼治酒后数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饮食:草豆蔻半两(每个面裹煨,候面焦黄,去面用),甘草一两(炙),肉桂(去皮)一两,陈皮(去白)一两,蛮姜一两。上五味,同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更入陈米末一钱,水一盏,枣二枚,同煎七分,温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济方》草豆蔻散)
      9、草豆蔻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
      10、草豆蔻治寒湿中阻证:草豆蔻芳香温燥,长干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故脾胃寒湿偏重,气机不畅者宜之。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11、草豆蔻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豆蔻、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12、草豆蔻治寒湿呕吐:草豆蔻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温中止呕之品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济方》)
      13、草豆蔻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
      14、亦取草豆蔻温燥之性,温脾燥湿,以除中焦之寒湿而止泻痢。用于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泻痢者,可与苍术、厚朴、木香等同用。
      15、草豆蔻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
      16、草豆蔻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
      
    草豆蔻用药禁忌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草豆蔻。
      1、阴虚血燥者忌草豆蔻。《本经逢原》
      2、草豆蔻忌铁。《本草备要》
      3、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草豆蔻。《本草经疏》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1一1)化湿药  1 藿香  2 佩兰   3 苍术  4 厚朴(厚朴花) 5 砂仁(砂仁壳)   6 豆蔻(豆蔻壳) 7草豆蔻   8 草果
    化湿药之砂仁
    「本草驿站」宜食宜药白豆蔻
    白寇 砂仁 草寇 草果
    芳香化湿药
    草果与草豆蔻的功效异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