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有多少骗子被叫做“大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辉质疑文怀沙
“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 
“文怀沙声明问心无愧”,这场戏很是热闹,国学思维“为尊者、贤者、亲者讳,讳莫如深、深则隐”这些价值观,与“真实、平等”这些现代价值观差之天地、有云泥之别,如今也不必细说。所以总是以为:国学本来就是腐烂的东西,国学大师就更都是扯淡,但是毕竟要会些咿咿呀呀的东西,像文怀沙这样原创只有30字的大师,一直骗到如今还真是个奇迹。
这样的大师是怎么来的?怎么维持的?一个是自我吹嘘,一个是互相吹捧,一个是攀附权贵,一个是宣传塑造……,其实,这些往往是任何骗子“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加警醒:一是多看实际,少慕虚名;二是所有的人都只是人,莫轻信任何头衔;三是对于还没有倒的一切大师和权贵,更是要冷静;四是对于国学,对于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对于一切依附于权贵、国家、民族之上的,对于一切宣传和光环,都应该时刻保有警惕。
【网友热议】
十年砍柴:文怀沙大师大在学问还是包装
在没有真大师的时代,就靠人为地去包装大师。大师,一旦可以包装出来,那就必定泛滥开来。今日中国被媒体冠以“大师”称号的人,恐怕多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是人文精神稀缺、学术泡沫化的一种表征。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喜欢装有文化,一个没有大师的社会,喜欢胡乱批发大师的帽子。因为不自信,因为焦虑,需要这类概念打气壮胆。
全文阅读…… 
棵子:国学大师也“躲猫猫”
社会已经形成了全面解构权威的话语诉求。不管是权力机构,还是文化大师,他们都属于“权力崇拜”的策源地,他们遭遇或理性或非理性的质疑,其实都根源于那个体制弊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公信力如今江河日下就是最生动的证明。事实真相似乎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突发事件”向我们敲响了急促的社会警钟。
全文阅读…… 
文怀沙事件标明“国学”已死
儒学不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儒学一步步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传统儒学不能与传统制度画等号,但它确实托身于后者。因此,随着大一统皇权政治制度的崩溃,儒学也就失去了其安身立命的依托,变成一个游离于现代建制之外的“游魂”。
全文阅读…… 
王来贵:“国学”——沦陷中的贞节牌坊
在信息的畅通之下,能够让国学骗子们发挥的余地变得越来越小,去瞻仰“国学”这座奠基在权力之上的贞节牌坊的人也越来越少。随着凯撒的日渐虚弱,属于上帝的那一份文化权力也将逐渐会归还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当文化权利最终被归还于人们的时候,国学骗子们,那时你们又该如何过活呢? 
全文阅读…… 
【深度评论】
鲁国平:文化学者表演时代,“文大师”不过一演员!
文怀沙“大师”等文化学者们所宣扬的社会复古治世理念欺世盗名,那说一套做一套或为尊者讳的儒家即所谓国学学术思想的最基本 “特色”,它曾经毒害和欺骗了中国人民几千年了,成为社会停滞不前的民思想泥潭。至今还在喋喋不休为既得利益者鼓与呼的伪国学学者以及大师们也该识相点,早些偃旗息鼓那些与现代民主法制思想格格不入的必将为后世所唾弃的拙劣表演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文怀沙到范曾,为什么大众总是被所谓的“国学大师”所忽悠
学术界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没有任何真本事,靠拼凑古集出名
国学大师 文怀沙(下)
国学大师文怀沙
“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的长寿经,让你更健康
《人物》 20111229 国学大师 文怀沙(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