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的30个细节(18):学校的记忆
学校的30个细节(18):学校的记忆

作者:郭元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5    更新时间:2006-3-15

 

 

参加各种教育改革研讨会,经常能够收到不少中小学装帧精美的学校画册。周末整理书房,发现十多年来不知不觉积累的此类画册竟达百册。本本过目,竟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百十本学校画册,如出一辙,从前至后大多首先是以职位高低排序的各级领导题词、各级领导视察学校的照片,然后是以奖励级别高低排序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奖状、锦旗、称号、牌匾的图片,再后是历任校长、书记的形象、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照片,再次后是学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照片,再再次后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活动照片、学校传统活动图片、教育科研图片,最后是优秀学生标兵榜,等等。每次端详这些画册的时候,总有一种敬意从内心里升起,也有一种隐忧在思绪里累积。敬意的是学校的探索和努力,隐忧的是学校的历史和记忆。

我考察过的德国一所拥有80多年校史的中学,积累了24本《学校发展白皮书》,积累了数千种学生各类作品,积累了无数的学生成长履历,把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史、教育改革史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去年,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北京大学时,北大校方向连战先生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连母青年时代在北大求学时的档案,把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感动得老泪纵横。我想,这也许是学校记忆的力量。

所谓以史为鉴,首先需要有清晰的历史。我们有多少所中小学具有清晰的学校历史的记忆?恐怕不少学校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的重要足迹早就模糊不清,更不用说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或者一百年了。靠什么去展望未来?凭什么来沉淀学校的思想和学校文化?我们的学校好像有一种慢性病,那就是失忆症。

学校记忆的丧失怪谁该呢?有人说,应该怪教育行政部门,因为校长总是被调来调去,校长轮岗制根本不能为校长提供长远规划和实践办学理念的机会,短短的3-5年一个任期,难以使其在一所学校沉淀些什么。也有人说,应该怪校长,因为校长的办学战略本身就缺乏规划意识和历史意识,琐碎的学校日常事务遮蔽了他们看历史、看未来的明亮眼睛。现在讨论这个细节问题,不是为了对谁罪责,我只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关注学校的历史和记忆。

学校的档案室(馆)是学校的记忆库。那儿该记忆些什么?我想大概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⑴学校的重大决策和设计体系,如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的价值体系、办理理念、目标体系、教育活动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符号文本、图像文本;⑵学校的重大事件和行动策略,如教育改革方案、教育行动数据等材料;⑶教师成长档案,如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等;⑷学生成长档案,如学生的学校履历、学生优秀作品等。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保存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是一件难办到的事情了。我们许多学校的优秀教师用一生去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往往随着他们的退休、离世而远离了学校记忆。能不能在他们离开之前,做点抢救性的记忆保存工作?这是我受国家文化部抢救老艺术家的精神财富说想到的。学生的优秀作品,能不能给学生颁发永久收藏证书?学校阶段性的发展规划,能否留下点总结与反思的文本?能否清理一下学校不同阶段的理念和策略?我想,有心人是会做到的。

历史是用来反思的,不是用来后悔的,反思历史是走出过去,创造未来,而后悔则是走回过去,悔不当初。留下探索的足迹,留下清晰的印迹,留下个性化的“经典”,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之镜”。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学校不能只有一个“断代史”。

                                               20063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化育人环境,学生岂能成为局外人
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转载)           王飞云--曲苑杂坛(梨林镇曲中学校)
这个题材,再不拍就要来不及了!
李中群:五十年前的唐河县桐寨铺中学高中毕业记忆
校长治校25言
小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