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读《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为什么“民之难治”的原因在统治者?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统治者要从“不以智治国”开始,把“稽式”用好,自查和精进自己的德行,一直做到“以玄德治国”,就会实现“大顺”的理想境界。

其中的难点有两个:①如何从文本的论述上,确信“老子不愚民”?很多人的做法是,把“愚”的含义改成褒义好听的。殊不知,本想证明“老子不愚民”的译法,却变成一件愚己愚人的事。②为什么“民之难治”的原因来自统治者?很多人就是打死也无法理解,怎么说原因跟“民”无关呢?顺民好弄,刁民难治,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如果你也陷在这里,脑子转不过弯来,那就甭想读懂《道德经》了。

【原文】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意译】

1、古代善于为道的统治者,不是在人民面前展现得道者的聪明高调,而是以得道者的愚笨低调(和真心诚意)对待人民。(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们认识到,)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智巧太多、(真心诚意太少)了。所以说,统治者以智巧治国,是国家的伤害;统治者不以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福分。

2、(现在,为道的统治者,)知道这两种方法并稽查自己是否以智治国,(也把它作为一种范式,推广到治国的每一件事情上,)叫做稽式。为道的统治者一直把用于自查的稽式运用好,(凡事不以智巧应对,只以真心诚意为念,真正体现出“不自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精神品质,)到达了一种叫做“玄德”的境界。玄德,(是合道之德,)其境界是极其深远玄妙难以理解的,其实质是与世俗事物的表象相反的,被为道的统治者运用于治国之后,最终达到天下大顺的结果。

【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注意,这是紧密联系的三段话。

我的翻译是:古代善于为道的统治者,不是在人民面前展现得道者的聪明高调,而是以得道者的愚笨低调(和真心诚意)对待人民。(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们认识到,)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智巧太多、(真心诚意太少)了。所以说,统治者以智巧治国,是国家的伤害;统治者不以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福分。

1、“老子不愚民”,现在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一看流行的翻译,真让人哭笑不得。请看,“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知道什么问题吗?硬生生地把“明、愚”的字义给改了!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为圣人讳的译法,不客气地说就是一种愚蠢。可以看出,译家们对“老子不愚民”的论断,信心是不足的,认识是不深刻的。所以,如何通过文本论述、思想要义的角度,来确认“老子不愚民”,就显得很重要了。

2、从文本论述的角度来看。本来,按顺序正推是可以把握老子的语意的,但是,鉴于多数人受古文句式所困,望文生义,而且顾前不顾后,只能以确定性明显的结论性句子来倒推了。大家先看后一句,“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是结论性的句子。其中,谁“以智治国”?很明显,是统治者以智治国!那么,“智”是谁的“智”?当然是“统治者的智”!好,回到本句里,“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想都不用想,“其智”就是“统治者的智”!意味着“民之难治”的原因,跟“民”无关!“民之难治”的原因,跟“民”无关!“民之难治”的原因,跟“民”无关!(重要的话说三遍)

既然这样,得道的统治者就不需要去“愚之(民)”,即不需要教导人民,使之变得淳厚朴实;反而是得道的统治者以自身“愚”的外在形象及“愚”的内在精神去对待人民,相应地,也不会在人民面前高调地展现自己的聪明了。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得道的统治者才能做到的。

再看回我的翻译,中间有两个括号:一个内容是在“愚笨”之后加上了“真心诚意”,是用以表明“愚笨的实质是真心诚意”,防止误读为真愚民;这样加是有依据的,这是与后面的“智”相反的东西,也是全书一直在强调的“信”。另一个内容是问:古之善为道者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说因为他们认识到……表明他们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才有了合道的对治之法。

大家看,流行的翻译以为强行把“愚”的含义改好听一点就行了,其实,本质上还是“愚民”的!因为,在统治者本身问题多多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智多之刁民”?还不是得“愚”之?有人会说,也有好的统治者啊?要知道,对得道的统治者来说,一切依道而行,无为而无不为,“民之难治”根本就不是事!

3、从文本论述上明白“老子不愚民”,只是治标而已。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刻领会老子的思想精义!即民之难治的原因在统治者的身上!才能打从心里认同老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愚己而不愚民。

简单地说,治国的问题来了,老子的主张是统治者“愚己”而不是“愚民”。本章涉及的关键问题是,“民之难治”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就是打死也无法理解,怎么说原因跟“民”无关呢?顺民好弄,刁民难治,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如果你也陷在这里,脑子转不过弯来,那就不用掺和解读《道德经》的事了。

这又得从头说起了。

①首先是“本书的定位”。之前多次说过,本书的定位是“侯王的治国守则”,意味着本书的论述角度始终放在侯王(统治者)的身上,并以侯王为主体形成全书的主轴、主题和主旨。拿摄影的术语来说,就是始终保持第一视角不改变,即所谈的问题都是侯王的,与人民无关。

②其次是老子的“解决问题的模式”。看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老子给出的统治者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逻辑公式!我在前面细读的时候多次提过。其核心要义是:第一,“我”是问题的“因”,“民(百姓)”是问题的“果”。第二,解决问题要对治自己,不需要针对人民做什么;自己改好了,良性的结果自然会在人民身上呈现出来。此模式要强调的是,解决问题时,统治者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如果人民还有丝毫需要改变的地方,作为根源的统治者就会转移焦点,改变就不彻底了。

③看回本章的“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的意思是,因为统治者的智巧太多了,所以人民才难以治理。注意,这相当于说,“民之治,难!”是“统治者的问题”!不是“民的问题”!问题的“因”,在统治者身上,不在人民那里。

举个例子。就拿第五十七章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来说吧,在法令不缺,而且严格的情况下,还抑制不了盗贼的泛滥,就是十足的“民之难治”。连严格施行法令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相当于排除了法治不严的原因,那统治者的问题其实就是:“盗贼怎么老是源源不断啊?”检视下去,发现源头恰恰来自统治者一直有“贵难得之货”的举措,这是一种悖道的价值导向,日久而风行,人民就会争相得之,小争为贼,大争为盗;然后制订更多更严的法令以图制止民之“行妨”,都没有效果。道理很简单,水闸不关,你能让地不湿吗?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说,那盗贼没问题吗?盗贼当然有“问题”。一个人做了盗贼,那是他个人的问题!他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他应负的责任。但是,如果统治者停止了误导,不再挑动人民的欲望,从源头上堵住了偷盗的诱因,使多数人归于淳朴自律,老子称之为“我无欲,而民自朴。”那么,出现少数的盗贼,就不再是统治者“治理上的难题”了!如果还有事,那至多是国家常设机关“有司的事”,依程序处理就行了。

再强调一下,如果对人民施以教育、法治,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是“事”,不是“难事”,其因不在统治者身上;如果说“人民难以治理”,是因为“人民智巧、狡猾、投机、使坏、不淳厚、不听话……”后面说的,只是“难治的种种表现”而已!不是原因!这种逻辑的实质是“因为A,所以A。”只在“果里绕”而已,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举个我们熟悉的例子,有家长说孩子叛逆,然后把原因归结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孝顺、青春期,等等。朋友们,这些所谓的“因”都是“果”!只是“叛逆”的种种表现而已!而真正的原因就在为此感到痛苦、急切的父母身上!父母现在的痛苦和急切,连着对孩子的关切之情、呵护之爱,但父母的欲望和认知却出了问题,于是就对孩子生而有之、为而恃之、长而宰之、功成而居之,这对自由鲜活的生命来说,无疑就是严重的占有和控制,孩子的叛逆是必然的。

说回第五十七章,还有其它三组内容,“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这些都是说“民之难治”的,原因都在“智多”的统治者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不犯忌讳为名盘剥人民、奢靡成风、严刑酷法、无德司彻、为大于其利、轻诺寡信,等等;而深层的原因来自膨胀的欲望和错误的认知。老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在俗人们看来,是可笑的、愚蠢的表现,却是善为道者的高阶境界(与后文的“玄德”相应)。再看第二十章就更明白了,这是一幅外显愚笨而内在却是“贵食母而独异于人”的得道圣人的画像,这不都是“愚己”而不“愚民”吗?

4、注意,①其实,“智”是统治者的智巧,只是手段,“以智治国”并不是“民之难治”的深层原因;同样的,“不以智治国”,也不是究竟的做法。②正因为这样!老子才要接着谈“稽式”,再由其深入到“玄德”的境界,最后才能取得“大顺”的结果。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我的翻译是:(现在,为道的统治者,)知道这两种方法并稽查自己是否以智治国,(也把它作为一种范式,推广到治国的每一件事情上,)叫做稽式。为道的统治者一直把用于自查的稽式运用好,(凡事不以智巧应对,只以真心诚意为念,真正体现出“不自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精神品质,)到达了一种叫做“玄德”的境界。

1、什么是“稽式”?大家去看,基本上都说是“法则、楷式”来的。这只是“式”的意思而已!“稽”哪里去了?!解释一个概念范畴,居然可以把关键字及其内涵漏掉,这算什么学问?

①“稽”,本义是停留、阻滞。这里取“稽查”的词义,认真考查、仔细较核的意思。

②“稽式”有两层意思,一是稽查自己是否以智治国,以及较核不同的治国方法对国家的利害得失;二是把这种自我稽查的做法作为一种范式,推广到治国的每一件事情上,即“每事自我稽查”是不能缺少的环节。

2、“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①“常知”是恒知,不仅仅是知道,而且是深刻了解和一直付诸实际行动的。

②由于老子把“常知稽式”直接等同于“玄德”,那么,解读的时候,我们要把“玄德”的含义赋到“常知稽式”里!不能只说个“知道”,轻轻地飘过,就算完了。

③“玄德”就是合道之德,与本章表述相关的有,信(真心诚意)、不自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精神品质。

④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这些“玄德”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从统治者“凡事稽查自身是否以智治国及其利害后果”开始的,再加上这种“稽式”的持续运用,最后才到达“玄德”的境界。所以,“以智或不以智”治国,虽然只是表层手段式的东西,但也是“政善治”与否的分野;当执政者于此有所警觉、自省和取舍时,就是趋向“玄德”的良好开端。另一方面,如果老子不接着谈“玄德”,就会让统治者停在“以智或不以智”的表层上,不能引导修道者更深入、更稳健地向道而行,境界就低了。第三方面,老子的行文是讲究的,所授之境界是终极的。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我的翻译是:玄德,(是合道之德,)其境界是极其深远玄妙难以理解的,其实质是与世俗事物的表象相反的,被为道的统治者运用于治国之后,最终达到天下大顺的结果。

1、理解本句的几个要点:

①“玄德与物反矣”是什么意思?就人来说,这里的“物”可以理解为世俗事物的表象,是俗人们的认知和作为的集合。就拿“长而不宰”这个“玄德”来说,万物可以亭立而长,也可以像毒草一样滋生,“亭之毒之”都行,道从不主宰、控制。而俗人们对此根本无法理解,做出的是完全相反的“长而宰之”,尽是主宰、控制、占有的的举止。

②“然”是动词,这里是“玄德”被统治者运用而起作用的意思。

③有“玄德”在身的统治者,长什么样?除前面提到的之外,还有就是慈勇、无私、不敢为天下先、抱一为天下式、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清静为天下正,等等,就不是区区“不以智治国”那么简单了。

④对应于“玄德”而来的“大顺”,是老子的理想境界。那它长什么样呢?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天下正”、“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等。

2、全书来看,这句话极其重要。

①解析了“不道早已”的原因。老子说,“玄德”极其深远,难以理解,与很多事物及现象是相反的。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从“物”的角度来说,即“有些物”与“深远之道是反的”,即“这些物”没有复归于“不自生”的生命根本之处,“反”到底了,把“玄德”抛之殆尽。这时,它们完全背离了“道”,质变了,就叫做“不道”。其结果是“早已”,是“道之自然”使然。

②是理解“道可道,非常道”的最好依据。老子的《道德经》并不玄妙,老人家只是说“我这里所讲的道理,是可以奉行的。但是,我说的道理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是啊,人们没法理解深远的“玄德(道)”,只认自己世俗境界的死理,这样就出现了两个相反的东西,一个是世俗的“常道”,另一个是合道的“非常道”。

③是理解“反者,道之动”的最直接依据。很多人总觉得“反者道之动”很深奥,其实,老子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发现“道”的路径而已,就是“朝着比比皆是的悖道言行的'相反’之处去看,就能发现'道’了!”为什么?因为“自然之道”无所谓“反不反”,而“物(大众之作为)与玄德(道)”已经是相反的,相当于“反反得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65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五章:聪明还是愚钝?我们怎么选择?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德经》第65章
道德经第65章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